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2013-08-15 00:54秦志洪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感染性阳性率医护人员

秦志洪

(贵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贵州 福泉 550599)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在大中小医院中推广开来,并逐渐成为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参考近期文献资料,现我院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月的进行临床检验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了解流行病分布现状,探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进行临床检验的患者,共收集到5315份标本,将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其中2364例为呼吸道标本,1782例为血液、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96例为粪便标本,1073例为伤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

1.2 检验方法:两个阶段临床检验标本采用恒星HX-21型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标准化操作检验其阳性率,并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2]。

1.3 观察指标:对两个阶段的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进行对照分析,对各项可能因素造成阳性检出率差异进行探讨。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两组的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比较,比较两个阶段呼吸道,血液、胸腹水及脑脊液,伤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2010年10 月-2012 年10 月阶段的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6.72%,7.895%,35.69%,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阶段的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0.75%,10.32%,27.59%,两组检查标本的阳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粪便标本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的积极的指导作用,并逐渐成为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在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进行临床检验的患者的标本微生物进行回顾性分析过程中发现,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低为主要因素。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和方法不够规范,微生物标本的保存、运送不够规范,L 型细菌培养不够规范,细菌鉴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和检验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涵盖了人为、环境、资源限制等多种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问题手段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和临床主治医生和护士颖较强沟通和联系,使临床医护人员能够规范了解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要求、规范和注意事项。如果护士的宣教力度或解释不足,患者对标本正确留取的意识不强,极有可能造成标本量不足、未取到异常标本等,从而会导致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检验下降[3]。对于标本留取和检测环境,在维持病原菌的活力的基础上,要做好防治非致病菌污染和过度繁殖[4]。

通过医学卫生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了解流行病分布现状,可以促进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促进病人的更好更快的进行恢复,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的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推广使用。

[1] 梅雪飞,左改珍,范恒梅,等.临床医护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8B):27-28

[2] 郭辉,苏民.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错误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14-15

[3] 李梸佳,董开秀,许辛伯.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7):756-757

[4] 童明庆.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2):65-66

猜你喜欢
感染性阳性率医护人员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