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2013-08-15 00:54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康复作业

洪 思

(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随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h或以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杀手。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较高,高达87.3%[1]。然而早期的康复训练,大大的改变了这种状况。早期的康复训练在提高患者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药物治疗,使病人身心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意义: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2]。早期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替代的。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3]。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恢复自我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都有着重要作用[4]。

2 护理

2.1 偏瘫早期康复训练的时间和综合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不仅要关注药物治疗,而且在早期就应开始康复治疗。关于早期介入康复的时间,以前普遍把在发病半年内开始的康复治疗归属于早期康复。WHO推荐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国家/九五0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表明,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应尽早开始,最好在发病14d以内开始。还有学者提出超早期康复的概念。宋成忠等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12h)、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24h),观察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

2.2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2.2.1 肢体功能的护理: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是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等。Jette对美国6家康复中心972例平均年龄为66.1岁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的物理治疗做了统计描述,物理治疗占73%。患者平均每天参加57.2min物理治疗,每期持续38.1min,步态训练和功能前训练使用最频繁。步态训练中主要进行平衡和姿势意识训练,功能前训练中主要进行力量训练。Pang对轻中度脑卒中患者有氧运动的系统综述表明,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阶段进行有氧运动,均有助于提高氧含量。de Wit和Mehrholz的研究表明,训练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轻患者活动时的困难感,提高患者的自信和独立性。常规康复技术:如在用Bobath、Brunnstr om、PNF、Rood等技术,可充分发挥神经肌肉的主动和被动作用,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协调主动肌群和拮抗肌群舒缩能力,有效地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降低继发性残疾。

2.2.2 作业治疗及护理:作业疗法及护理并非仅仅针对运动功能的治疗,而是全面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社会心理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的综合康复。国外随机对照研究选择脑卒中患者107例(53例治疗组,54例普通治疗对照组)也证实通过作业治疗后,进行广义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巴氏指数评定和健康问卷调查发现,3个月后作业治疗组广义日常生活活动和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普通治疗对照组(P<0.01),并且在(6个月后的广义日常生活活动评定中的运动能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作业治疗组患者的工作能力健康问卷调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作业治疗在出院后短期内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日渐受到关注。Tham等提到半侧忽略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其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阅读能力,故推荐采取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助于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

2.2.3 语言康复护理: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早期语言的康复护理是合理并且可行的。Laska对79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接受每天45min、持续15d的语言加强护理,3周后的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ANELT评估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Bakheit对70例失语症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强化组的语言护理时间为5h,标准组为2h,结果表明虽然强化组和标准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强化组并没有治疗性效果。Sellars进行的评估语言疗法对脑卒中后构音困难有效性的系统综述表明没有良好的证据证明或者驳斥语言疗法的有效性。目前,语言康复护理应该何时进行、持续多长时间、治疗的强度尚没有达成一致。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语言疗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以及探讨利于康复的最优模式。

3 讨论

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使其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是患者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很多学者对于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已达成共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早期活动是早期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是主要内容,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争议,比如早期康复开始的最佳时机、具体内容、合理的时间和强度,哪些干预措施是最有效的,有待更多的实验性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

[1] 温宏武,陈秀英,朱丽荣等.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加刮宫术中止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7):770-771

[2] 王渝.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2(1):88

[3] 陈莉婷,陈睿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护理体会.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21):472-474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康复作业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作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