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

2013-08-15 00:54江登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情绪老年人心理

江登波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4)

抑郁症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比较的低落,缺乏兴趣,容易产生悲观的心理,思维比较迟缓,缺乏主动性,没有食欲,睡眠质量差,并且还会怀疑自己得了各种疾病,感到身体很不舒服,严重者会产生自杀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功能逐渐的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退休、失去老伴以及家庭的不和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老年人的悲观、焦虑以及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最终导致老年抑郁症。

1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1.1 情绪比较的低落:抑郁症患者整天都愁眉苦脸的,容易自责,觉得自己得了很多病,缺乏他人的关心,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常会进行自我折磨惩罚自己,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倾向。

1.2 思维反应迟钝:抑郁症患者的思维反应比较的迟钝,语言低沉,语句比较的简单,对于他人的回答比较的迟缓,甚至不去回答学习工作的能力降低,患者记忆力下降。

1.3 出现自杀的倾向:抑郁症发作最危险的症状就是自杀,重度抑郁症发作的患者,自卑感极低,很容易产生极度的忧伤跟悲观,出现绝望的心理,感觉度日如年,内心很痛苦。期望能够以死来解脱自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杀的企图跟行为。

2 导致老年人抑郁症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脑功能的退化以及血管疾病跟老年抑郁症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抑郁症的发生跟下丘脑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功能减弱、不正常的睡眠以及紊乱的生物周期以及脑形态的变化等有关,比如说衰老、疾病以及缺乏营养等。

2.2 心理因素:性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良好的内在控制能够有效的防止女性产生抑郁的情绪,而对于男性来讲,神经质性格的人比较容易患上抑郁症。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跟消极的认知比如自责心理以及幻想等有关,他们退休后不适应在角色上转变,觉得寂寞无所事事,导致了抑郁情绪的出现。

2.3 影响因素: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会受到自尊以及日常生活的自理水平、社会的支持、疾病以及经济状况等的影响,特别是自尊跟社会支持,到了老年,任何对自我的不良认识跟评价都会影响到个体的自尊,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不能自理,经济不充裕等会加大老年人对家庭跟社会的依赖性,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照顾跟社会支持,就会改变老年人的自我想法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产生无助,自我毫无价值的抑郁情绪。

3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

3.1 心理疏导

(1)多跟老人家沟通,多关心他们,利用温和的语调跟患者接触,经常观察老人,从他们细小的情绪变化中发现他们内心的冲突矛盾,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说服,鼓励患者用语言或是非语言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内心感受,让他们能够清楚自己的病情,找出生病的原因,从思想上去认识了解自身的治疗情况,帮助他们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经常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比如说打太极锻炼身体,写书法等,多看些书籍报纸,看看新闻,听听广播,多跟其他的老人家一起交流沟通,这样能够有效的宣泄内心抑郁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跟孤独失落感,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

(3)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理解和尊重,关心体贴,有的放矢的解决老人的情绪问题,分散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老人能够忘记不开心的事情,保持一个愉悦的心境,鼓励他们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淡忘掉烦恼的事情,当患者情绪稳定后,保持心理平衡,耐心的跟他们交谈,进行思想跟言语上的交流,让老人把心里积攒的情绪都倾吐出来,这样心情自然就会舒畅。

3.2 精神护理

(1)提高日常的护理质量,精神护理的效果是建立在良好的生理护理基础上的,人在生病后,第一反应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最好的治疗,身体能够快点好起来。因此说在病人中普遍存在着敏感以及脆弱的心理状态,在某种情况下,还会产生出过激的心理反应,因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尽快准确的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第一时间采取治疗。

(2)多跟病人家属沟通,要患者家庭成员间能够互相关爱,多体谅患者,安排一个时间活动表,比如说早晨陪患者去花园里散步做晨操,在家看早间新闻,上午跟老人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增加他们跟外界的接触,下午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跟其余的老人家一起下棋打麻将、聊天等。多带老人家去接触大自然,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

4 总结

要针对老年抑郁症展开积极的预防性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一些有关抑郁症的知识,让患者树立起能够对抗疾病的信心,对于抑郁症患者要进行基本的护理跟生活护理,让他们经可能消除焦虑以及烦躁抑郁的情绪,乐观的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1] 徐振辉,闵艳华.适应护理理念的转变,做好老年患者护理的三贴近[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

[2] 刘瑞彩.老年病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02)

[3] 刘照月,王英,罗敏.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

[4] 宗宝玉,熊红芳,李占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01)

猜你喜欢
情绪老年人心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