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013-08-15 00:43邱立国
关键词:供应链绿色管理

邱立国 史 烽

(1.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410200;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541000)

人类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明显增强,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集团与企业间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供应链的形成只有大型企业的参与,其间也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介入,这样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中小企业如何在绿色供应链背景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概念于1996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提出,在经历了尽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学术界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其主旨达成基本共识,就是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中要考虑到资源的优化和对环境的影响,其理论来源是以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绿色制造理论为基础。绿色供应链的参与主体涉及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其过程包括原材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1]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把企业产品生产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力求降低社会生产活动对人类及其居住环境带来的危害,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等。在实践方面,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先驱。如美国通用汽车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供应商培训计划,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评估,其评估的指标之一就是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类似的跨国企业还有宜家、惠普、诺基亚、耐克等,他们都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的倡导者。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SWOT分析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1.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机制相对灵活。中小企业由于其组织结构简单,运行机制相对灵活,这样的优势使得信息在中小企业能快速、准确传递,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强。而大型企业结构庞大,人员相对臃肿,信息传递速度慢,决策程序相对复杂,市场反应灵敏度慢。因此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能准确、快速、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方向,生产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

2.中小企业单个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少。中小企业虽然其数量多,但是就单个企业而言,规模小、产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远远小于大企业,甚至有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从社会发展的长期过程来看,中小企业数量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忽略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3.中小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相对较强。企业的资源整合主要是对不同来源、结构、层次和内容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配置,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系统性、条理性、柔性和更高的价值,对资源进行重构后形成新的资源体系,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技术水平都难以抗衡大型企业,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其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劣势分析

1.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认识的欠缺。正确的认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解其精髓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对绿色供应链的正确理解存在误区,企业经营者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畏难情绪。企业经营者认为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势必会增加更多的投入,这其中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他们势必会担心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增加的投入是否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何时带来经济效益?三是新的投入是否会对其他投入形成影响而造成新的生产压力?由于对绿色供应链认识不清,那么作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宣传和生产实践都会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2.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受到资源的限制。从目前了解的相关资料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一些大型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实施的范围广、效果好,而在中小企业中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的资源受限,主要体现在财力资源。中小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问题还一时无法解决,资金投入何时带来效益?是否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这都是企业经营者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机会分析

1.企业绿色环境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重大方针,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之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2006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加强企业环境监管,标志着我国的企业环境将与世界接轨。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建设环保节能型社会作为今后建设的重点,这些为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国家还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改善生产经营坏境,主要体现在相关的税收政策上进行优惠,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使用税等,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其收益。

2.与企业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统计的相关数据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环境保护相关法律29部、行政性法规36部、环境保护条规800多条,涉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大气、土壤、噪声、水资源等环境污染,今后这些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出台和完善,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2]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威胁分析

1.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不够。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在企业生产环境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体现在有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相关部门在执行的时候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不够,操作缺乏必要的强制性,违法企业支付的违法成本较低,从根本上达不到需要的效果,如企业违法生产经营后只要支付一定数量的罚款,然后又继续生产,环保法律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者,甚至有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给违法生产企业开绿灯,导致环保部门和法律法规形同虚设,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障碍重重。

2.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意识欠缺。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绿色消费理念接受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和消费支出偏高,消费者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于低价格的消费品有一定的偏好,由于绿色产品本身的成本较一般产品要高,绿色产品的销路势必受到影响,那么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也不愿意生产销路不好的绿色产品,严重影响这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明显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相继进入我国市场,其严格的环境标准体系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但要与我国的大企业进行合作与竞争,同时还要与国外的先进企业进行合作与竞争,其产品环境标准达不到相应标准就谈不上合作,更谈不上能在竞争中取胜。在短期范围内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是产品成本的增加。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从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过程来看,中小企业在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要获得发展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企业自身、供应链合作伙伴和政府。

(一)发挥企业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1.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正确认识。中小企业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国际市场接轨并且获得战略上的发展就必须彻底的摒弃原有的错误观念,也就是说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战略层面上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环境保护纳入到产品成本预算,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保护产品成本,但是随之而来会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长期降低生产成本和后期的环境治理成本。

2.面向消费者需求。企业从事生产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获取利润的生命线,中小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对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以较低的经营成本实现自身产品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快速流转,根据绿色供应链中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有传统的“推动”模式向以顾客需求的“拉动”模式转变。同时中小企业要关注顾客服务,从战略角度满足顾客。

3.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现代化供应链管理需要各参与者高度信息共享,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能力,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也是获得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4.打造企业绿色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打造企业绿色文化有利形成本企业特色,打造企业良好品牌。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能够创造出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树立绿色观念,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经济目标和社会环境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参与的绿色企业文化。

5.稳定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养。中小企业面临人员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中小企业人才缺失也是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其素质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对原有职工加强培训,建设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队伍。

(二)建立战略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发展自身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绿色供应链系统中去,与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建立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而战略型合作伙伴建立的基础就是要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间要进行各种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的前提。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公司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其自身的资源局限性,无法建立与大企业、大公司同样规范的组织结构和框架,为了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中小企业可借助网络技术建立虚拟组织,克服其缺陷。

(三)争取法律与政策支持

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引导。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应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一是要强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宣传,强化绿色消费的内在驱动作用,让消费者产生绿色消费需求;二是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加强监督,要使环境保护执法部门或执法者不能亵渎法律法规。

2.搭建良好平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除了加强立法保护外,政府还应对中小企业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即通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其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资金短缺,政府一方面可以从筹资渠道上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另一方面就是对优秀的中小企业给予现金奖励、政策性补贴和降低相应税收等激励,以促进其建立绿色供应链的积极性。[3]

[1]吕瑛.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吴艳丽.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刘霞玲.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学术论坛,2009,(11).

猜你喜欢
供应链绿色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绿色低碳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