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国际定位

2013-08-15 00:49王明春
关键词:和平定位体系

王明春

(保山学院 政治学院,云南 保山678000)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

2003年11月3日,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2003年12月10日,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强调:“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和平崛起”首次进入官方语言。此后,“中国和平崛起”多次出现在官方语言中,并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所谓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特指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改革开放,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中,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及其所坚持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与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中第三部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世界历史告诉我们,自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以往大国的崛起,几乎都采用了一种模式,即对内暴力压榨和剥削,对外武力征服和掠夺,整个崛起的过程充满着血腥与泪水。中国的崛起方式区别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模式,即中国的崛起既不会对内暴力压榨剥削,更不会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损害任何国家的利益,威胁任何国家的安全。中国不会将自己崛起的快乐建立在本国民众和他人的痛苦之上,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会。中国将以自己的力量塑造自己的魅力。当然,和平方式的崛起是有底线的。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外敌对势力兴风作浪,尤其是三股势力十分嚣张,严重威胁到我国国家安全在内的核心利益。这些问题,是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和必须解决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当我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等国家核心利益遭到严重威胁损害时,当所有的和平手段无效时,我们就必须动用武装力量,以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例如针对“台独”、“藏独”、“疆独”包括现在蠢蠢欲动的“港独”势力等。中国不会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换取所谓的和平。换言之,为了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我们的底线。如前所述,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自己的核心利益,并通过自身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因此,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保障国家的和平发展。[1]

中国的和平崛起,不能也不会复制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模式。中国的和平崛起,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间,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如我们的市场、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积累,以及通过改革所带来的机制创新等。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同样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将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求同存异,展开合作,友好往来,实现共赢。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是要告诉世人: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符合公正、合理、正义的原则。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则向世人证明: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倡导者、维护者,而不是威胁者。这也是破解“中国威胁论”的最好方式。

二、当前中国的国际定位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的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国际秩序正在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形成。探讨当前中国的国际定位,认清中国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将有助于明确中国外交战略的方向和选择。每一个时代,中国分别在不同的国际机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演进过程不是线性逐个替代的,而是呈现出各种角色进程交错发展 的 态 势。[2](P32~33)从 威 斯 特 伐 利 亚 体 系 到维也纳体系,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再到当前的多极化体系,中国在不同的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梳理学者们的观点,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主要包括边缘游离者、挑战者、参与者、建设者、塑造者、改革者等等。其实,关于中国的国际定位,学者们都在回答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怎样定位,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国际角色等问题。国际角色定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国家力量的变化,国家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国际体系的转型,对国家的定位也必然会发生改变,因此,中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国际角色定位,以不断适应新的国际角色的挑战。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人均GDP的占有量还处在世界中等偏下的水平,我们的民生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教育水平、科技力等诸多方面,还需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坚定不移地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模式。中国台湾问题 中国钓鱼岛问题以及南中国海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国家厚颜无耻地利用这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借题发挥,干扰我们的视线,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同时,“三股势力”勾结境外敌对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威胁着我们的主权和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正积极地融入其中。对中国而言,显然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成为国际体系和平转型的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的定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没有领导国际体系的主观愿望。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当前,西方国家仍然扮演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规则依然横行,这是导致南北差距、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所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的时候,将通过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将极大地促进国际关系多极化和民主化进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3]为此,中国应积极扮演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规则的改革者和建设者角色。

中国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负责任大国的定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中国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世界负责;另一方面,中国在遵守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履行合理的国际义务时,将依据自身的实际,量力而行,有所作为。我们将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1]俞邃.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J].当代世界,2004(4).

[2]王家福,徐萍.国际战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和平定位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博弈·和平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期盼和平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