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的教育活动

2013-08-15 00:49
关键词:社会学师生信息化

王 全

(红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当前在许多学校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已经开始习惯“Apple生活”、“Google生活”,智能手机,业已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生活,值得深入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教育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主题宗旨是进行人的培养和训练。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及其所有分支学科都对教育活动有共识,“课堂教学”是活动形式主体,活动内容基本可归纳为“教育知识”。我们能深入认识 “为什么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完全显著”等困惑,帮助人们更好地去把握技术研究的方向、改善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

(一)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传统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来源于教学论和心理学。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信息化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产生了变化,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育行为,亦改变了教育传统的活动习惯,这是教育技术学的贡献。而在社会学看来,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基于社会学的视角,课堂被重构了,吴康宁认为课堂教学自身就是社会系统,它受到社会制约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功能,我们能从微观上解析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式。[1](P185~186)

马和民进一步简化了社会学解析层次,提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主要的三个层面:一是课堂教学结构层面;二是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2](P131)无论哪种分析角度,均可以将社会学视角引入到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看待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学问题,或者,以社会学的方式,解释信息技术重构的“新”课堂。

(二)主要活动内容:教育知识

广义上,学校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都可成为“教育知识”。基于社会学的知识分类视角,教育知识一般被划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三者的结构及其互动关系,构成了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影响。目前,信息技术首先对教育活动中的显性知识产生了直接的改变,如苹果公司的电子教科书改变了知识汇聚的形态;其次,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在非正式教育影响的隐形知识领域,在学生的生活经历、学校文化等层面,出现新的组构形态,如信息化本身成为一种学校文化特征;第三,信息技术施加于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日常经验影响,也越来越带有网络社会的诸多特征。

二、课堂教学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一)信息化课堂的结构分析与社会学解释

教育技术研究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进行解构,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能)出发,依据一定的学科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 重构课堂的时空结构 在这个重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方式被改变了,如信息化的教室中“前排—中间效应”与“后排效应”的泛化与变异。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探讨系列问题:信息化条件下课堂师生互动时间分配结构;信息化条件下课堂活动类型的时间分配结构;信息化条件下课堂学习内容的时间分配;信息化对课堂物理环境对课堂中人际互动的影响;传统“课堂空间效应”的破坏与重组等。

教育技术发展,对课堂中的师生角色结构带来的冲击尤为剧烈,学习者主体等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反权威主义在信息化课堂中得到技术支持。虽然技术在发展,但我们经常会遇到“赋予学生主体地位,但学习结果并不理想”等种种困惑。因此,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实证地去审视师生的课堂角色结构,是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我们可以讨论下述话题: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课堂角色认识研究;信息化课堂中性别、民族等自然因素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信息化中师生的自我概念与课堂参与;信息化课堂中师生角色的动态变化等;信息化课堂中师生互动冲突及处理等。

上述可演绎扩展开的研究话题,侧重于得到基于社会学角度的解释。传统上,在大多数课堂教学活动中,包括教育技术学本身,常常将课堂视为一种与社会隔绝的自我封闭系统,“简化”地来讨论教与学的艺术与技术,如“微课程”的精细化设计,强调技巧与方法,强调重视学生动机、兴趣。采用社会学解释视角,好处是能够从更为广泛的背景中识别课堂教学(当然难度大增),可试图联系社会环境要素,去更合理解释信息化课堂的实际进程。

(二)问题行为与课堂控制

课堂教学包括教学与控制两个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整,同时也在调谐教师自身的行为。教育技术学某种程度上是在通过技术手段和教学程序设计,将上述过程精细化。表面上看,信息化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现干扰其他学生、破坏课堂活动、违反纪律甚至对抗教师等导致课堂秩序发生混乱的问题,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学生问题行为并非如此简单。仅从社会学的“标签理论”出发,我们就会得到一种不同的理解:我们可能习惯于抱怨学生的信息素养、习惯于从教师视角出发界定学生的“不良行为”,比如在移动学习开始显现雏形的今天 教师粗暴定义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属于问题行为并加以惩罚,“究竟谁有问题?”显然值得商榷。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可以从家庭、文化差异、同辈群体等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网络社会与教育问题,显然是可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上述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师生问题行为的审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回答如何适度进行课堂控制问题,“中止授课”与惩罚在信息技术介入之下的变化,是一个研究的方向,但基于教师印象管理的技术方法,保持信息化、网络化学习中教师前后一致的行为印象,避免“网络面具”的出现,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问题。

三、教育知识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对知识组织形式的设计是重要领域,它使用精细化的方式重新组构各种教育知识,通过技术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那么,在教育知识组构的过程中,对“教育知识”的理解与选择,就自然成为基本的研究话题,而此类话题的出发点,还是落脚在课程知识之上。作为课程知识的研究,课程论围绕课程编制和设计开展研究,把课程作为一种科学工具来看。而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会将课程看成“社会事实”,力图从更广泛意义上分析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关注“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进入学校课程”。课程从产生至今,它就一直具有社会性的烙印特征,知识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至少在“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间就是不对等的,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上,则更有价值选择的倾向性,技术开发者需考查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设计开发课程。此外,我们还可演绎一系列与教育知识相关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话题:课程知识社会控制的信息技术方式;信息化校园与隐性教育知识;教育信息化中的反学校文化;网络大众文化与学校教育知识;学校职员的信息(网络)文化;网络社会中的代文化;作为同辈群体的学生生活经验数字化体验等。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社会学师生信息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月“睹”教育信息化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麻辣师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