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3-08-15 00:45张立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胰管胰腺癌敏感性

张立华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内外分泌腺体发生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损害、胰腺实质被纤维组织取代的炎症过程,并最终导致胰腺发生各种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炎症。胰腺癌主要是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胰腺的外分泌肿瘤,据报道,它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其具有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疗效欠佳、预后差等特点,病死率接近100%,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5%[1,2]。胰腺癌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资料也表明,胰腺癌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上海市1963年为1.16/10万,1977年为3.8/10万,1982年为6.92/10万,1995年男性为9.6/10万,女性为9.2/10万[3]。

慢性胰腺炎病变中有时可有胰腺癌病灶,因此,有学者提出慢性胰腺炎可能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1993年Lowenfels等开展的一项涉及6个国家共155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国际性大样本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胰腺炎诊断后10年和20年,患者发生胰腺癌的累积风险分别为1.8%和4.0%[4]。Ekbom等在一项共有7956例急慢性及未明确类型的胰腺炎患者参与的研究中发现,慢性胰腺炎发生胰腺癌的标化发病比(SIR)为 3.8[5]。Talamini等对7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平均随访10年,发现其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SIR为18.5)[6]。也有学者认为胰腺癌多有导管上皮化生,癌肿超越一定体积后即阻塞了胰导管使胰管压力增高,胰液淤滞,最终导致胰腺炎。因此,关于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议。

1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病因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欧美等发达国家60%~80%的慢性胰腺炎与长期酗酒有关[7]。有研究者认为胆管系统结石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8],但2007年的一项全国多中心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酒精已成为我国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9]。而胰腺癌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多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和慢性胰腺炎、慢性胆石症等有关、此外,情志抑郁、嗜烟酒者的发病率较高。Bonelli等的研究表明,吸烟是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相对危险性(RR)是2.36;糖尿病和胰腺癌密切相关,糖尿病史2年以内者患胰腺癌的RR是4.76,而3~5年病史者是2.84,5年以上病史者降到2.07,说明新出现的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10]。

2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病理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组织病理学上各有明显特征,因而较易区别。慢性胰腺炎常见病理改变为腺泡细胞的损伤及数量减少,间质不规则纤维化、炎细胞浸润、腺管结构改变。胰管可见狭窄、扩张、鳞状细胞异形增生及蛋白栓子和结石。纤维化区域和腺泡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神经束周围也可见炎细胞浸润。病变可为局限性、节段性或弥漫性。疾病早期纤维化仅出现在小叶周围,后期逐步弥漫至小叶内和小叶间。部分病例除慢性胰腺炎表现外,还可能出现急性胰腺炎的表现,如水肿、出血、坏死等。由于慢性胰腺炎标本中常见不典型增生现象,因此推测慢性胰腺炎可能有增生→不典型增生→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从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90%的胰腺癌为导管型腺癌,肿瘤主要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

3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有时很难鉴别,因为胰腺癌时出现的上腹饱胀、疼痛、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等症状同样可见于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也可以表现为胰腺癌常见的阻塞性黄疸及胰头肿块。甚至手术中用手触摸,两者质地均较硬,也难以鉴别,特别是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癌者就更容易误诊漏诊。但慢性胰腺炎病程长,且多有反复急性发作史,腹泻和消瘦只是在经历较长病程后才较显著,而胰腺癌病程短,一般确诊后不治疗显有超过6个月者,病情进行性加重,无反复发作史,早期即出现消瘦。

4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

随着20世纪诊断方法技术的进步,胰腺疾病的检出率已明显提高,但缺乏早期诊断的病例,也缺少特异性诊断。需要选择多种方法联合检查,并极大地依赖于技术掌握者的熟练程度。

4.1 B超及螺旋CT检查 B超对慢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约为60%,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约为80%,并能发现有否淋巴结及肝转移等。慢性胰腺炎早期CT显像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胰管扩张、胰腺钙化或萎缩,胆管变细等。胰腺癌的CT直接征象为病变区肿大、密度不均匀、胰管远端扩张均匀;间接征象为胆总管扩张突然中断、胰周血管脂肪受累、转移征象[11]。王孟薇等报道增强CT预测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可提高达97%,但对小于1.5 cm肿瘤的敏感性仅67%,而大于1.5 cm的敏感性为100%[12]。B超与CT联合检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4.2 超声内镜 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胰腺结构,较明确地判断各部位病变程度,胰腺实质回声异常是慢性胰腺炎超声内下的主要表现[13]。超声内镜在胰腺癌中能显示癌肿是否侵犯门静脉、腹主动脉及脾静脉;显示胰腺前方被膜的侵犯程度,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时还能显示胃壁和十二指肠壁有无侵犯,有助于胰腺癌的手术治疗。贾海峰、徐 明等报道,超声内镜对胰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5.3%[14]。近年应用胰管内超声,可从胰管内探查胰腺实质,准确探测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及位置,并可显示胰管的变化。

4.3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 可以观察组织形态学及细胞学变化。Giovannini等报道在胰腺肿瘤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其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5%、100%和79%,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及并发症[15]。

4.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ERCP是目前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金标准”,有报道其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100%[16],但由于具有创伤性及合并症,致使应用受限。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据是X射线片下见主胰管近端狭窄与远端扩张、主胰管截断现象[17]。卫金歧等报道,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达87.88%,但ERCP对不侵及胰管的肿瘤和胰尾部较小的肿瘤诊断较困难,而且由于ERCP所获得的胰腺癌的胰管像无特异性,与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胰管像不易鉴别[18]。

4.5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 MRCP 可以清晰显示能清楚地显示胰管病变及梗阻的部位、程度和梗阻远端胰管的变化,因此为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19]。它是一项安全、敏感的检查方法,与ERCP有较高的一致性。

4.6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据国外报道对胰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及88%。但仍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由于价格昂贵,必须与其他方法联合检查[12]。

5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目前认为,在慢性胰腺炎过程中,细胞因子、氧自由基、趋化因子及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会导致细胞和DNA损伤,反复累积的损伤将最终导致DNA修复失败,从而引发癌症[20]。目前研究发现,血清糖抗原19-9(CA19-9)是最常用的胰腺癌标记物,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疗效,并为肿瘤复发提供证据;另外,K-ras突变、p16失活、p53表达上调、肿瘤抑制基因dpc4失活及其他癌相关基因如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的改变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目前还没有单独一种基因能成为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故大多数学者对上述指标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

胰腺炎与胰腺癌关系密切,但它们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设备及技术的提高,人们会更好地来区分胰腺癌和胰腺炎并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9[J].CA Cancer J Clin,2009,59:225-249.

[2] Hidalgo M.Pancreatic cancer[J].N Engl J Med,2010,362:1605-1617.

[3] 李兆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54-555.

[4] Lowenfels AB,Maisonneuve P,Cavallini G,et al.Pancrea-titis and the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J].N Engl J Med,1993,328(20):1433-1437.

[5] Ekbom A,McLaughlin JK,Karlsson BM,et al.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Natl Cancer Inst,1994,86(8):625-627.

[6] Talamini G,Falconi M,Bassi C,et al.Incidence of cancer in the course of chronic pancreatitis[J].Am J Gastroenterol,1999,94(5):1253-1260.

[7] Jura N,Archer H,Bar-Sagi D.Chronic pancreatitis,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the black box in-between[J].Cell Res,2005,15(1):72-77.

[8] 赵玉沛,李秉璐.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关系及诊治现状与展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6):521-522.

[9] 王洛伟,李兆申,李淑德,等.慢性胰腺炎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J].胰腺病学,2007,7(1):1-5.

[10] Bonelli L,Aste H,Bovo P,et al.Exoerine Pancreatie caneer,eigarette smoking,and diaberesmellitus:aease eontrol study in northern Italy[J].Panereas,2003,27,143-149.

[11] 傅礼洪.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影像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9):20-21.

[12] 王孟薇,万军.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8):565-566.

[13] 郭涛,钱家鸣,杨爱明.超声内镜在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C].2005年全国慢性胰腺炎学术大会专集,2005:43-44.

[14] 贾海峰,徐明.超声内镜对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的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9):3016-3017.

[15] Giovannini M,Scitz JF,Mongcs G,et al.Fine-needlc aspiration cytology guided b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results in 141 patients[J].Endoscopy,1995,27:171.

[16] 袁海鹏,李福康.ERCP、MRCP、CT对胰胆疾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泰山医学学报,2009,4(2):295-296.

[17] 韦璐,令狐恩强,杨云生,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胰胆管腔内超声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3):197-199.

[18] 卫金歧,边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4):50-51.

[19] 赵立群,金彪,曾凡永,等.1.5T MR弥散加权序列对胰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78-79.

[20] Whitcomb DC.Inflammation and cancer-V.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4,287(2):G315-G319.

猜你喜欢
胰管胰腺癌敏感性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MRI平扫结合MR胆胰管造影在胆管壶腹区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