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为例谈城市历史特色的维护与规划

2013-08-15 00:51徐慧忠
山西建筑 2013年3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钟楼街巷

徐慧忠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0 引言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唐代诗人李白也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而如今的太原现代建筑拔地而起,高楼林立,已经很难感受到它悠久的历史,好不容易在一条小巷中看见一栋老建筑时,它却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破烂不堪,它们周围早已被几座高大的现代建筑包围,这座老建筑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1 现状问题

太原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一大批“国际式”的规划和建筑蜂拥而至的同时,老街区、老建筑被盲目拆掉,城市文脉、城市历史、城市特色也变得不复存在。典型的例子有:太原铜锣湾购物中心占用的是原先西夹巷、宁化府、大濮府、小濮府等四五条老街区的位置,2002年铜锣湾工程的建设,使这几条能反映太原旧城商业区特色的历史街巷被夷为平地,大量的历史建筑以及珍贵的传统街区肌理遭受毁灭。一片类似“欧陆风”建筑风格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城市失去了历史的记忆,让人感到混乱和迷茫。

在全国各地,“随意”破坏历史建筑、规划缺少文脉、设计不尊重地方文化的现象不胜枚举,昔日有着灿烂文明的历史城市变成了“国际版”城市,无论城市中的建筑多么花哨新奇,也无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城市的悲哀。

2 借鉴学习

大多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都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发展。总体说来,他们认为城市是不断变化、生长的有机体,城市生长由零起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一系列的演变过程,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对“场所精神”的保护应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在进行实体环境开发的同时必须要对根植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认真考虑。

借鉴西方国家对历史城市特色维护的理念以及协调新旧建筑的做法,回顾我国城市规划的做法,很多都缺乏对历史线索的牵引、演变规律的探求、地方文化的尊重,使城市的生长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正确的轨道。

为了维护我们的城市特色,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整个城市应该有一个贯穿昨日、今日与明日,富于历史演变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这是一个维护与创造城市特色的基本准则。

2)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结合起来,合理的规划实施步骤,并抓住突破点以及起步区的选择,从点到面逐渐开展。

3)谨慎处理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和建筑,不盲目拆毁,应从历史街区的功能分区、发展模式、居住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一种既尊重历史,又能使老街区在未来有发展前景的保护规划方案。

4)对于城市中的新建街区或建筑,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并分析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同时,也要体现时代感。

5)城市老街区交通问题的改善,要在保护基本肌理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内部及外部交通组织方案和路网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停车问题等。

6)城市设计应当鼓励公众参与,广泛争取市民的意见。

3 探求与运用

以太原市的老商业街——钟楼街为例,谈谈笔者对钟楼街呈现古城太原城市历史特色、延续历史风貌规划整治的概念性设想。

钟楼街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老街市,东西走向,全长约600 m,宽约13 m。与柳巷、桥头衔、柳巷南路,呈“十”字衔连。与其十字相交的还有食品街、柴市巷、靴巷、南仓巷等十余条老街巷。现在的钟楼街由清朝后期的老钟楼街、按司街及东羊市街三条街巷合并而成,钟楼街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市大约是在清末民初,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钟楼街因地处闹市,其商业一直繁荣不衰,历史上著名的店铺有路南的上海饭店、老香村、老鼠窟元宵店、华泰厚服装店、亨升久鞋帽店等,路北有津广天吉盛、北京三盛恒、亨得利、开明照相馆等。现在的钟楼街虽繁华依旧,但经过二三十年多次的盲目改建,街上规划建筑风格各异,杂乱不堪,广告牌匾五花八门,随意搭建,使现在的钟楼街变得毫无历史风貌可言,街巷整体环境较差,除此之外,还因街道人流车流过多,使这条老街拥堵不堪、特色丧失……

为使钟楼街体现出具有太原特色的传统商业街面貌,体现老街的历史延续性,使钟楼街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展现传统风貌,我的设想如下。

3.1 规划设计原则

1)交通道路规划。

延续钟楼街街道走势和历史肌理,初步设想钟楼街及其以东的桥头街改为步行街,车辆改道为平行于钟楼街走向的鼓楼街及南肖墙一线。所有与钟楼街和桥头街相交的小街巷在规定时间,也都不允许车辆通行。钟楼街除入口处和出口处为与城市衔接和解决集散的需要而适当的放大之外,街道宽度保持15余米左右。

2)高度空间控制。

钟楼街上的商业建筑及周边小街巷商住建筑高度均控制在12 m之内,柳巷,柴市巷等较宽的街巷建筑高度不超过24 m。各区块建筑群体高度应保持高低错落,延续街区起伏多变的天际线和屋顶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3)拓展开放空间。

在食品街街口建设以体现太原历史风貌为主题的休闲绿化空间,这种空间节点不仅可以缓解钟楼街与食品街交叉口的大量人流压力,而且还可以增加绿地、体现历史文化、活跃钟楼街的购物休闲气氛。

3.2 街区风貌控制

延续钟楼街街巷传统商业建筑风貌及形式各异、组合多变的特色,应用现代技术加以提升,坚决抵制毫无历史文脉依据的仿古街,但要追求街区传统风貌的艺术魅力。

1)修复类建筑。

修复钟楼街历史上两座著名的由佛教寺院改建的商场——大钟寺和开化寺,由于这两座建筑历史渊源悠久,历史上一直是钟楼街的重要建筑,但由于其原先建筑样式杂糅,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认为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以体现历史风貌是个可行的做法。运用对景、借景以玻璃隔断的反射、折射,形成良好的商业效果。

2)修饰类建筑。

对于老乡村、亨得利、老鼠窟、华泰后等老店,由于其店铺尚在,只是大多运用了现代的装饰风格,不能体现历史老店的特色,因此笔者主张采用“修旧如旧”的更新理念,根据一些老照片和史料进行店内外整体性修饰复原,使其具有较好的历史风貌。

3)调整改建类。

除去上述修复和修饰的几座历史商铺外,钟楼街上的商业建筑大多是近年来新建的,这些建筑一定要在风格上借鉴传统商业建筑风格,对于这些新建的商铺由于设计符号的概括简化并用现代材料,所以它们就可与上文提及的“修旧如旧”的老商铺区分开来,这样,新老建筑拼贴在一起,从一系列的建筑成员上既可看到延续性,又可看到时代的变异性,从秩序中获得统一。

4)街巷胡同整治。

对与钟楼街交叉垂直的其他小尺度街巷、胡同,如靴巷、南仓巷和酱园巷等,由于小街巷肌理尚存,但建筑状况不佳,首先应对建筑进行风貌整治修复,对于“前店后宅”的建筑,还是应当鼓励经营像裁缝店、杂货店等不污染周边环境的店铺,以利于钟楼街整体商业气氛。

4 结语

一条老街的历史性规划整治远远不足以体现一座历史城市的风貌特色,作为规划师或建筑师的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优秀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重视继承并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历史与文脉,使我们的城市享有贯穿历史脉络的、富于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我们呼唤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设计。

[1] 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3):27-28.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钟楼街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边走边唱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雨中的街巷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钟楼
钟楼的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