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干部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2013-08-15 00:51管永前樊志洁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朝阳区人才队伍国际化

□董 伟,管永前,李 岱,樊志洁

(1.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北京 100028;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借助奥运等重大历史机遇,将提升国际交往窗口地位作为发展目标,区域国际化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国际化已成为朝阳最重要特征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干部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以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 朝阳区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优势

目前,北京市将近一半的外资企业,50%的外籍人口,60%的外资金融机构,70%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80%的国际组织、国际商会,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全部聚集在朝阳,国际化已经成为朝阳最重要的区域特征和发展优势。[1]

1.1 国际资源加速聚集

随着朝阳区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各类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进一步聚集。截至2011年,朝阳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79家,拥有普华永道、毕马威、埃森哲、麦肯锡等200余家世界级高端服务业企业,聚集了IBM、三星等近百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成为全市最大的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区和需求提供区。朝阳区还集中了近80个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代表机构、26家国际商会,分别占全市的86.2%、78.8%;外资金融机构262家,占全市的60%以上,已形成国贸中心、华贸中心、环球金融中心三大国际金融聚集区。[2]

1.2 国际商贸快速发展

朝阳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活跃,外贸进出口多年居北京各区县前列。2011年朝阳区实际利用外资额2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累计进出口总额1 637.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2%。近年来,在原有的商圈基础上,朝阳区重点推进高端时尚消费和旅游特色消费,依托国贸、燕莎、蓝色港湾、丽都、朝外、雅宝路、秀水街等国际化商圈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高端商贸活动的繁荣发展。

1.3 国际交流日趋活跃

近年来,朝阳区积极构建CBD友好城市发展平台,精心打造奥运友好城市链,不断优化友城布局,目前已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个城市、城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全方位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与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联系,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通过举办CBD国际商务节、跨国公司CEO论坛等大型活动,北京CBD品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2 国际化发展对朝阳区干部人才队伍能力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的国际化发展,要求朝阳区干部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国际服务能力和国际创新能力。

2.1 扩大国际交往要求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国际交往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局面愈加显现,不同国家、城市、企业、组织、个人之间的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广泛。[3]朝阳区国际商贸往来频繁,国际交流活跃,干部人才在各级岗位上的工作性质往往已跨越了国界,经常参与和涉及对外事务,专业性更强。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就不能正确地掌握与之交往的分寸和策略。不了解对方国家社会风土人情、基本常识,不了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规则和惯例,就很容易陷于被动的地位,使国家、人民利益和声誉受到极大的损害。

2.2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参与国际贸易能力

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推进国际化的重要支撑,而吸引国际高层次要素聚集,推动产业不断向更高阶段升级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随着朝阳区转型期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未来产业体系高端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朝阳区干部人才队伍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世界眼光;既要善于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大势,又要善于捕捉对朝阳发展有利的发展机遇;既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善于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3 集聚国际高端人才要求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国际服务能力

建设国际化城区,离不开国际高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对国际高端人才的服务和一般人才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创业、就业、生活的宜居环境、人文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4]近年来,朝阳区在外籍人员服务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4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国际创新能力

国际化城市往往是全球创新中心,在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处于重要支配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无一能够离开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十二五”时期,北京提出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这就要求朝阳区干部人才队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跳动脉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 提升朝阳区干部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干部人才发展理念国际化

随着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朝阳区各级干部应树立人才发展国际化理念。首先是人才选用培养全球化理念,即以全球性的眼光审视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层次和机制,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适应能力。二是人才流动国际化理念,即人才的选用培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促进人才国际化流动,但在流动中防止人才流失。三是人才选拔培养市场化理念,即改进人才选拔方式,加大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探索建立组织配置与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人才选用新机制。四是人才竞争全球化理念,即培养、选拔出的人才应该在人才国际化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3.2 推进干部人才评价标准国际化

为应对区域国际化发展需要,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必须以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各级干部。对干部人才国际化进行量化考核,需要构建一套既能反映国际化大都市干部人才发展要求和趋势,又能结合朝阳区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人才国际化考评指标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其基本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国际性原则。二是一致性原则。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立既要考虑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又要适合中国国情和朝阳特点;既要把眼光放在世界范围的高度考察干部人才国际化问题,又要立足于朝阳区目前的干部人才国际化现状。[5]

3.3 推进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

朝阳区干部人才培养工作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国际化要求,对运用各种培养措施全面提高干部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不够,特别是对如何进一步使干部人才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干部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首先,应突出抓好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特别是顺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干部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国际化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现代科技、经贸、金融、法律、管理、信息、外语等方面知识,使其不断积累更新知识,学会按照国际惯例、国际市场规则发展经济、处理问题。其次,转变干部人才境外培养方式。一要从短期培养向中长期培养转变。国际上通常认为,只有通过一年以上的国外工作和生活经历,才有可能初步塑造出熟悉一国情况的国际化人才。要改变过去层次低、时间短、开眼界式的境外培训方法,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具有较高学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年轻干部,送到国外进行中长期系统培训。二要从单纯地听课向在国外工作、实习转变。只有亲身参与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学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软硬件资源,设立“有形”和“无形”的海外培训基地。[6]再次,培训管理要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在其他培训制度中加入国际化相关培训内容,使国际化能力培养成为干部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并完善有关国际化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综合协调、形成合力的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对干部人才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学习保障机制,对不同层次的干部人才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根据朝阳区干部应具备的国际化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测评标准体系。

3.4 推进干部人才选拔制度国际化

虽然近年来朝阳区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看,选人的视野和渠道都还不够宽,适应区域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干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还没有形成。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放面向社会选人用人的大门,打破干部人才资源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和地区所有的束缚,发现和挑选一批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配置到朝阳区各级领导班子中,有效加强领导班子的专业技术领导力量。同时,要进一步促进不同地方、行业与部门之间干部人才的相互流动,盘活干部人才的存量资源。其次,积极扩大政府雇员制在朝阳区先行先试,面向全球招聘各级各类紧缺人才。目前,奥运功能区正在试行政府雇员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朝阳区可以在总结奥运功能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行政府雇员制,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政府团队,参与朝阳区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并在待遇、政策上给予被聘用的各界精英优惠。第三,重点扶植国际化知名社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晰相关区域内相关部门的人才需求,积极尝试与人才中介组织合作发现、挖掘人才的方式,探索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引进人才的有效办法。

[1]程连元.国际化已成朝阳重要区域特色[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20915/120713148549.shtml,2013-01-16.

[2]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北京市朝阳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EB/OL]. http://wenku. baidu. com/view/1e063de9102de2bd960588 3d.html,2013-01-15.

[3]连玉明.世界城市如何集聚高端人才[J].北京规划建设,2010(4):64-67.

[4]倪鹏飞.人才国际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8.

[5]孟秀勤,史绍洁.国际化人才战略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6.

[6]蔡哲人.走向人才国际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21.

猜你喜欢
朝阳区人才队伍国际化
心智教育 筑梦成长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简介
朝阳区成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
聚焦港口国际化
疫情防控 朝阳区各级工会组织在行动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首都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朝阳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