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蓬莱美丽乡村”的探讨与研究

2013-08-15 00:51□苏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蓬莱美丽生态

□苏 颖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山东 蓬莱 265600)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蓬莱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从2012年起,蓬莱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蓬莱市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利民工程,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转方式调结构、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1 建设“蓬莱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当前,蓬莱市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很突出,村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挖掘利用等等。这些迫切需要我们借鉴“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安吉的经验做法,推进“蓬莱美丽乡村”建设。从概念酝酿到思路调研,从规划论证到启动,我们认为开展建设“蓬莱美丽乡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现实的可行性。

1.1 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合体,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蓬莱城乡总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30万,占66%的比例。近几年,城区人口增长并不快,一个重要原因是蓬莱市有许多强镇,包括有20多家葡萄酒厂驻扎、距离城区很近的刘家沟镇;有烟台国际机场新址,即将形成现代化物流区域的潮水镇;有临港并依托造船、重工制造项目发展的北沟镇等。这些强镇吸引了一些农民就近到镇驻地集聚并发展。因此,蓬莱市今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根据农村人口和工业布局,因地制宜地建设“蓬莱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符合国情也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

1.2 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

蓬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各个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镇的美丽乡村实施意见,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使“蓬莱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把新农村建设从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化为可操作的工作。

1.3 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蓬莱是一个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的县级市,提出“美丽乡村”创建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落实山东省烟台市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求,以构建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把全市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产业生态高效、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2 建设“蓬莱美丽乡村”的几点建议

“蓬莱美丽乡村”建设总体上要高度凝聚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元素,集聚农村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环境魅力因素,全面彰显品牌产业、品位村镇和品质农民特色,整体营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

2.1 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发展方向

美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到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突出四大重点,打造“四美”新村。一是要村容整洁环境美,即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功能化改造和景观化提升。对城郊村、园区村,以合村并点、集中连片开发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对规划保留村,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元素,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二是要村强民富生活美,即重点推进“一村一品”。对于具备潜力条件的乡村,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一批精品旅游点、休闲度假村,发展一批档次高、带动强的农家乐、民俗游等乡村旅游项目,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促增收。三是要村风文明人文美,即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提升村居形象软实力。开展生态教育、科普宣传,引导开展生态庭院建设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规范抓好村居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等自律组织建设,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村居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开展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四是要村稳民安和谐美,即夯实基层基础,推进规范管理,努力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2.2 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

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产业,就可能“空壳化”。虽然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完善,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明显提升,但在产业发展和培育上还没有取得质的提升,这也是美丽乡村的下步工作的重点。一是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产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引进休闲旅游理念,依托生态自然环境、特色产业(如葡萄酒产业)、地方民俗民风等资源条件,在各村庄发展“农家乐”项目,培育赏花节、采摘节、民俗文化节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二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通过对农村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农业文化的挖掘,开发主题性手艺创意。发展传统手工艺(如剪纸、草编)、传统服饰、传统饮食等农村文化产业。三是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集群。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社会管理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诸方面发展。

2.3 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这种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其次,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投工、投劳、投资。所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明确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把决策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

2.4 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政府引导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采取在电视、报纸、网站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密度,跟踪宣传报道“蓬莱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凝聚市内各方力量支持创建。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分工机制,各乡镇、村也相应建立领导和组织体系。三是要建立协调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建设项目;五是要整合要素资源,形成全市一盘棋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六是要加强考核力度。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纳入包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根据全镇和各村创建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

“蓬莱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农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力争在实践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创新举措,将蓬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1]中共蓬莱市委.蓬莱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EB/OL].蓬莱政府门户网,2010-02-20.

[2]浙江省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概述[EB/OL].安吉新闻网,2009-03-30.

猜你喜欢
蓬莱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蓬莱迎曦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蓬莱凝翠
我们创造美丽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