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2013-08-15 00:51冀换兰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鞋底绘画美术

□冀换兰

(山西省康乐幼儿园,山西 太原 030001)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美术教育常常是管理者和教师们教研活动中争议最多的领域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美术教育,快速、全面地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解读童心,培养兴趣

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学不同,它靠成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的生活情境以及强烈的爱心、耐心去唤起幼儿稚嫩的心灵,激发幼儿自由参与、主动表达、相互讨论、创作出独特的作品,不能有丝毫的强制性。

1.1 选材内容贴近生活

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个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幼儿惯用的形式激起他们作画的愿望,让幼儿在自己的大脑里暂且存放的物体得以清晰形象地再现。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气球”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期的准备中应做到:第一要充分了解幼儿所画物体的熟知程度。由于幼儿在过节或是参加其他活动中接触到很多种气球,所以幼儿对所画物体的熟悉和形象的偏爱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尝试心理;第二必须掌握幼儿年龄段的目标要求。3-4 岁的幼儿对物体形象的理解最初是从圆形开始的,愿意尝试画圆是小班美术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在绘画气球的过程中幼儿再现了他们生动的生活经验,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他们玩气球的情景,还对环境、场景等进行了多种想象。在中班美术活动“小牙刷”中,同样教师在活动前期的准备中也是如此。由于幼儿之间对牙刷的作用、形象、色彩太熟悉了,而且牙刷的外形特点是长直线和短直线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再加上教师有趣的引导,所以幼儿绘画的小牙刷作品得心应手,别具特色,添加情节形象逼真。

1.2 导入环节趣味性要强

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我们一般常用的方式有故事导入、情景导入、想象导入、游戏导入。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鞋底”中,用了故事导入的方式。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非常勤劳的孩子,有一天,有钱人家找制作鞋底的工人,找了好多个制作鞋底的工人,经过加工穿上后鞋底始终打滑,有钱主人很是苦恼,最后找到了这个勤劳而又爱动脑筋还不怕苦的孩子进行设计,这个孩子通过几次反复实验,最后找到了窍门,鞋底设计出了许多条纹图案,耐用不滑且又好看。故事结束了,幼儿自觉地伸出大拇指夸这个聪明的孩子,并且纷纷观看自己的鞋底和同伴的鞋底进行绘画,幼儿灵智绽放,审美思维得到了启迪,对于鞋底的条纹图案,幼儿有说不完的组合,创作的积极性和欲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1.3 过程浸润其中

导入部分有了良好的开端,中间部分没有相关的同步进行,将会导致活动效果失败。教师在最初的兴趣导入后,给幼儿步步深入的感觉。如美术活动“有趣的鞋底”中,具体做法是:暂停创作——树立榜样——思维碰撞。导入环节结束后,稍作停息,利用最初的故事情节进行榜样的力量即幼儿思维碰撞,让全班幼儿关注某一至三名幼儿的作品,或者教师故意大声说出某一幼儿因为已经创作出多种线条交叉和图形变形组合的鞋底,受到了故事中主人的表扬。在这样的解读童心,挖掘幼儿内在的心情下,激发全班幼儿完成作品的构思,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4 结束部分思路再次畅通

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往往会因作品的成功而兴奋不已,这时,教师为了使更多的幼儿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再次有所获得和提升,激起幼儿继续的想象。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鞋底”中,小结时教师要抛出:今天我们为故事中的主人设计出了爬山鞋底,我们还要设计出什么样的鞋底呢?这一问题,幼儿的思路再次被打开,他们的创作激情再次被激发,并在后续的活动中得以发挥。

2 自由想象,激发创作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不是技能的传授,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幼儿尽情的、无忧无虑的、无拘无束的、不分时空的自由遐想,给所画的动植物注入生命与热情,即拟人化的手法最具特点。鼓励幼儿自由畅想,创作出离奇、夸张、变形的作品,扫除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地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并通过表达,展现出富有情节的画面。让所有绘画的幼儿进行资源共享,最大化地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借形想象”中,具体做法是:每位幼儿准备一张不同形状的简易范例图——轻音乐伴奏——启发引导——榜样示范。教师提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简易组合,准备一首悠闲的儿童乐曲,让幼儿尽情地根据所提供的简单图形大胆地创作,教师不时地启发激励或榜样力量,幼儿的画面生动、形象,他们把画有十字形的线条变成美丽的小花伞、变成儿童医院的标志、变成小雪花并加之五官四肢成雪花人,一种小组合变百种小故事,充分发挥了幼儿自由天性的创作能力。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创造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幼儿照搬和适应成人的世界,幼儿的想象受到一定的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

3 提供材料,尽展潜能

美术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整合领域活动,教师只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就会有奇异多变的创作。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技能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如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者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达思维。教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帮助幼儿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

4 欣赏作品,合理评价

幼儿在欣赏作品时相互进行交流,这是一种隐形的“教”,也是支持同伴相互学习的良好方式之一。教师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欣赏,共同提高。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幼儿的画是幼儿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积极发表看法。评价的内容变“学术性”为“情感性”,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评价的主题变“单一性”为“多样性”,评价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的事情。评价的标准变“水平化”为“层次化”,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评价应从活动目标的达成、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幼儿的绘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

总之,美术教育兴趣是前提,观察是基础,想象是核心,情感是灵魂,技能是手段,爱心是保证。重视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是培养未来人才必备的基础,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这是每个幼教者在实施美术活动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1]叶蔚青.探索中班绘画活动中的教学相宜[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1).

[2]吕耀坚.论幼儿园美术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

猜你喜欢
鞋底绘画美术
画与理
创意美术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鞋底防滑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关于一种鞋底清洁装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