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3-08-15 00:51李勇贵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院校

□李勇贵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4年10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2005年3 月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突出成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不断深入,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新的形势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今世界形势、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思潮多元化且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2 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既需要提高科学文化专业水平,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社会秩序得以运转、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是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与完善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攻坚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居于统领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的内容是“八荣八耻”,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引导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同时要注意包容多元化思潮。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包容多元化思潮和各种思想理论观点,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包容度。对学术理论问题,要坚持民主与平等,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对思想认识问题,要摆实事、讲道理,以正面教育为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意识形态渗透和西化以及分化图谋。对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既要防止因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排斥多样,又要防止因为包容多样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理想教育应放在首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切实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实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读懂”他们所展示的理想、情感、兴趣乃至烦恼、郁闷、渴求等,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每位大学生的心中。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调节大学生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识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善于改革创新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持久的良好的校园风尚。让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积极培育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要努力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良好校园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贯穿于校训、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政治课教师尤其是年轻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科学匹配教学资源,注重效率效果,因材施教,辩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各学科的教学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其中。校内外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合力,积聚正能量,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日常宣传教育工作中。要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教育,结合重大活动,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永远跟党走”、“学习党史、坚定信念”等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要以维护校园稳定为重点渗透教育,围绕国内外形势热点,开设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举办以思想政治课内容为主题的辩论赛及“形势热点面对面”、“大型思想政治活动宣传月”系列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以经典案例、视频教育大学生。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例来影响大学生,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晚会等视频资料,结合点评和讨论来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实施“铸魂工程”、加强学生骨干培养等方式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

[1]吴玉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N].光明日报,2011-08-22.

[2]廖 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机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7).

[3]周 红.论基于协同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