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

2013-08-15 00:51卢新宇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核算基础

□卢新宇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是德国首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的一套先进理论。该理论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相关职业体验。它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当然也符合我国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会计职业基础》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职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的实践能力,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从《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来看,若仍以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基础编排,并不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改革理念,实质上也不利于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且以先进的“工作过程导向”理论为基础,对《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将是有益的尝试。

1 传统的高职《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的弊病

(1)传统的高职《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按照会计核算方法的顺序予以编排,不利于刚入门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传统的高职《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一般分为总论、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报表。有些教材是以“章”为序,有些是以“项目”为序,但换汤不换药,本质都是一样的,大体上都是按照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的顺序,即会计核算方法的先后顺序编排教学内容。以这种方式来编排教学内容,不利于刚入门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其原因有二:第一,高职《会计职业基础》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都是在会计类专业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在这个时间,对于全是门外汉的新生来说,直接以非常专业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顺序灌输给他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效果并不好,理解困难,教师需要结合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会计的专业名词;第二,教师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让学生理解了这些非常专业的会计基本原理后,学生仍然可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很好地将整门课程系统化地掌握。原因很简单,按会计核算方法顺序编排的教学内容,刚入门的会计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和领会,也法,就无法以此为基础把整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串起来,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把握往往是孤立的。

(2)按会计核算方法的先后顺序编排教学内容,实质上,仍然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这样的编排体系并没有体现出社会生产实践与高职教学的结合,不符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工学结合”的改革理念,从而也不利于学生对社会实践中会计岗位工作职责的把握,不利于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方法,而会计工作流程是建账、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流程。会计工作流程实质上是在使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但会计核算方法是理论性质,而会计工作流程属于实践性质,当然,按照会计工作流程编排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直接接触实践工作中的内容,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会计工作实践能力。

此外,传统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没有反映出高职教育之理论够用为度的新理念,有些理论性内容不好理解,而这些内容不是高职学生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知道的,像这类内容应该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比如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的本质等。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2.1 与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会计核算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

《会计职业基础》作为会计类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设计当然要与对应的工作岗位相对接,会计类专业的岗位一般包括会计核算、出纳、财务管理、税务会计、审计助理、财务分析岗位等等,在这些岗位中,会计核算岗位又是所有会计类岗位的基础,因此,《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要围绕会计核算岗位来展开,与会计核算岗位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依据会计核算岗位工作过程及其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需求,来选取、序化教学内容。

会计核算岗位基本工作过程前已述及,即建账、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流程。而会计核算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胜任会计核算岗位而必须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任职资格,当会计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二是步入职场之后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基础的方法能力,即会计专业学习能力和拓展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岗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等。

2.2 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衔接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且按照教育部[2006]16 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即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要求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让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要考虑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标准相衔接,使学生学习后能适应相应等级的会计职业资格鉴定要求。按照山西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申请者要通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珠算五级》等四个科目考试,其中的《会计基础》科目与高职《会计职业基础》课程是基本相同的,那么《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设计要与《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紧密结合,来实现课证的深度融合。

2.3 坚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够用为度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教育部[2006]16 号文件精神,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改革内容的重点即抓“实践性”。当然,《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应紧紧围绕“实践性”要求,而以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工作流程来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实践性,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真实企业的典型案例,设计真实的工作情境等方面以更好地体现“实践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够用为度的原则。尤其是理论内容部分的设计要坚持这一原则,该部分内容的设计可以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会计基础》考试大纲为基础来设计。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具体设计

依照上述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本课程将根据一个完整的会计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将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必备的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处理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等。

第二部分:实际工作过程。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一个新成立的小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载体,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并依照工作流程分为五个项目:

项目一:初始建账。主要包括: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了解主要岗位职责;认识账簿与建账。

项目二: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认识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传递和审核;认识记账凭证及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登记日记账与明细分类账。

项目三:期末会计处理。主要包括:财产清查;损益结转和利润核算;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对账与结账。

项目四:编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认识财务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

项目五: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主要包括:整理与装订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档案;会计工作交接。

该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方面要与会计核算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设计完成每一会计工作流程所必须的理论知识。本部分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完成会计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使理论性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系统化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工作实践结合,使知识的学习直接转换为岗位工作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第三部分:账务处理程序。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该部分内容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它是对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总结,通过对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体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该部分内容。

第四部分:综合模拟案例。以上述企业下一个月的各项经济业务为例,按照第二部分的会计工作循环设计一个完整的案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旨在强化学生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仅仅是《会计职业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要想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当然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如课程标准的设计、师资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条件的改革等等,限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仅讨论教学内容,就不在此一一赘述。

[1]赵红英.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基础》课程设计[J].商业会计,2010(22).

[2]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会计之友,2010(1).

[3]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山西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会计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张春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6]欧阳炜昊,吴振峰,罗卓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4).

[7]朱 强,江 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8]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9]吴全全.学习领域:职教课程内容重组的新尝试——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8).

[10]张 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核算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