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3-08-15 00:51□武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专业英语我院

□武 洁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教育部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培养原则,“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今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1]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专业技术型人才。

1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山西金融学院英语教学情况为例,将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1 教学对象的多样性

我院的录取分数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这也导致了学生基础水平普遍偏低,再加上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表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针对2012年入学的投资与理财专业新生的高考成绩做了问卷调查:英语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的为 0%;100—119分的为 1%;80—99分的为15%;60—79分的为49%;60分以下的为35%。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仅仅在这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悬殊,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是水平偏低;有些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甚至连基本单词都不认识,更别说开口讲英语了。

在对上述班级另一项关于“英语学习障碍”的调查中显示:56%的人认为记单词太困难;52%的人觉得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欠缺;40%的人认为语法太难学;11%的人坦言自己什么也不会。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词汇、语法、听说等方面的水平各异。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与信心,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英语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从而放弃英语学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总的来说,我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偏低,个体差异悬殊,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很多高职院校所共有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符合职业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贯彻《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能力[2]。但长期以来,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都是基础英语课程,并没有重视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课程开设。以我院为例,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其中前三个学期开设基础英语,最后一个学期学习专业英语,这期间很容易导致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无法有效衔接,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大概明白英语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用处,但由于课程安排的时间太短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1.3 教学评价体系落后

从古代科举制度到现代高考,中国教育评价体系始终都没能脱离应试的牢笼,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依靠考试成绩定位学生优劣的模式仍然存在。在我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通过书面笔试来对学生的优劣进行评价,卷面成绩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考核结果。这种现象往往造成了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久而久之变成纯应试教育。这种模式只侧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考核评价,并不能反映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低。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可以尝试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2 解决方法

2.1 以个人为单位,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分级教学,以词汇和语法为基本教学内容,按照学生水平的增长,逐级增加教学内容和难度[3]。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通过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预设目标。但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假如好学生觉得知识吸取的不够,差学生觉得没有听懂,双方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那么开设第二课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例如我院开设的英语口语大赛,根据专业不同分为英语专业组和公共英语组,这种活动充分调动了各个专业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使整个校园都充满着学习英语的气氛。

2.2 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一些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必须重视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笔者建议将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其中基础英语课程时间不可太长,针对我院情况可设置为2个学期,期间各专业使用统一的教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专业英语阶段可以针对我院专业设置情况开设金融英语、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文秘英语等课程,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以及业务能力。

2.3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不改革,应试教育就难根除。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用”,即在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后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因此只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高考试的难度和要求,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考试内容以及降低评价标准。参考上面提到的教学内容解决对策中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我院学生可在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英语知识时,进行笔试考核;在第二学年进入专业英语知识学习阶段时,采取笔试+口试+听力测试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学生自我介绍、朗读文章、师生问答环节。对于同一个班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在难度要求和打分环节略作调整。这样灵活多变的评价体系,可以促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应把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基础英语学习向专业英语有效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梁 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3]赵晨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专业英语我院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听力课通过英文电影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