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究

2013-08-15 00:47袁明智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原始凭证基础会计实践性

袁明智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广东 东莞 523808)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会计专业又属于应用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为此,高职的会计教育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会计技能高手。[1]《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核算方法及基本技能,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考评等方面与教育部制定的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不容迟缓。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职教学经验,根据现阶段《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学理念,构建了“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通过“我好做会计——我来做会计——我做好会计——我来评会计”四个渐进的模块,把实践性教学融于整个《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一、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基本由理论与实操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等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是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实操内容。目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过重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少量的实践教学也是在理论教学之后,未能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时互动。[2]这就导致了在课程讲解完之后,学生却未能对该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互动联系了。

(二)教学方法较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

当前,主流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一支粉笔一本书,对照PPT课件以讲授法为主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授课模式,授课过程过重关注于记忆与计算,难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会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那些刚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本身并不具备相关的会计知识基础,更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下,很难一下子接受并理解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在如听“天书”般的茫然中,最终丧失学习会计知识的信心与兴趣。

(三)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气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快速融入到高职教学中。虽然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配置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在《基础会计》课程讲授时,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粉笔与黑板来完成,较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手段,缺乏现代气息。就算使用了也只是简单地实现了纸质教案电子化,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四)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不客观,整体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成绩考核一般分成两部分:平时成绩(一般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70%)。这种“一考定效果”的模式,显然有失公平,同时也不够科学,未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就需要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起全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二、“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树立德智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素质教育是一个方向标,符合新形势下会计人才的实际培养需求。高职院校会计教育需要以加强素质教育为核心,始终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辨证统一,最终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教师在讲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当中,要重视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心理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全面培养。

(二)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互动教育观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所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学生所处的则是主体地位,两者都不可被忽视。所以,在开展会计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充当“导演”一职,而不是去当“主演”。教师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握自我,善于探索。

(三)树立理论和实务并重的全面教学观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记住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样去应用。所以,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工作要树立起理论和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念,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快速适应会计工作岗位。[4]所以,高职院校会计学教育要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做到理论与实务、知识与操作的有机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应用理论。

三、“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通过“我好做会计——我来做会计——我做好会计——我来评会计”四个渐进的模块,将实践性教学融于整个《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

(一)我好做会计

对于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他们对会计是一份怎样的职业、有哪些会计岗位、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等一无所知,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激发起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向往,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产生“我好做会计”的职业热情,必将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

1.播放企业会计工作实况录像。在新生入校之后、军训之前,教师可以给他们播放一些关于企业会计工作实况的纪录片,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会计是做什么的、怎样做的等职业问题。

2.参观会计实训基地,了解会计核算方法。教师事先联系好几家有条件让学生参观的企业,通过分批的方式组织学生去企业财务部门见习,让财务部门准备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给学生观看,同时让财务人员给学生介绍本部门的岗位分工、工作流程及主要的工作职责,并回答学生对会计实务的一些主要的疑点,学生通过看、听、问,会对会计职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如果无法去企业参观,也可以与本校的财务部门进行沟通,让学生去学校财务室参观。[5]

3.参观会计实物,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教师可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校内“模拟公司”,通过原始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用品的观看与讲解,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在开始授课之后,学生也能够随时去参观会计实物,从而将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形象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没有建立“会计模拟公司”的学校,也可以给学生发放高年级学生做过的一些仿真的实训档案进行观摩以增强对会计工作的了解。

4.介绍会计职业现状,进行会计职业生涯规划。由会计专业的主干课堂教师负责,重点介绍会计专业职业现状,包括资格考试、就业形势以及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从而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会计专业学科,并做好个人的会计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热情。如果有几位已毕业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师兄师姐来给他们讲授自己的成功之道,将会产生更好的激励作用。

(二)我来做会计

在学生通过观看会计工作实况录像、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与会计实物后,学生对会计职业充满了向往,这时便可以启动第二步“我来做会计”了。这时教师要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工作程序进行会计核算,同时在授课时突破原来的知识体系,打破原来先讲理论再进行实务操作的顺序,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会计记账方法放到会计凭证中介绍,让学生边做实操边学理论,实现学做合一。

1.填制原始凭证。教师事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车票、购货发票等单据以增强对原始凭证的认识,也可以将一些常见单据的电子版图像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看看它的模样,接下来讲解这些单据的填制要领,然后再发放几份事先准备好的高度仿真的原始单据让学生去填制,填制完以后让同学们相互审核填写的正确性,最后教师使用已经做好的课件连续动画地演示这些原始凭证填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原始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所代表的经济业务。

2.填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只是证明发生了经济业务,而要把企业发生的这些具体业务用会计语言的形式表示出来,在会计上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的形式进行的。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几张空白的记账凭证,并告诉他们用会计语言反映经济业务就是通过填制这些凭证来进行的,这时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可是他们却发现上面有许多陌生的名词,如会计科目、借方、贷方等,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入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等相关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毕业后自主创业筹办一家公司,并提问创办这家公司要做哪些主要的事情,学生说要投入钱,要采购材料生产产品,然后变卖产品赚取收益,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在公司里的钱、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会计上叫资产,这就是会计要素;同时对资产等会计要素要进行细化以便于具体核算,把公司可以对外变卖的商品在会计上叫“库存商品”,把存入银行的钱叫“银行存款”,这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益六大会计要素及“库存商品”等会计科目就有了比较感性地理解。然后教师可以用故事中的几笔具体业务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最后再按资金的运动过程,把企业的经济业务分为筹资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的形成与分配过程五大类,准备好相关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去填制记账凭证。[5]

3.登记账簿。会计账簿有总账、日记账和不同类型的明细账,填制要求也较高,教师很难对全部种类的账簿进行讲解与示范。这时教师可把登记账簿的规则用简洁的文字总结出来,并选取几种常用的账簿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要把每种类型的账页发放1~2张让学生自己填制,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登记账簿的操作过程在屏幕上连续动画式演示出来。通过演示让学生对登记不规范的部分进行总结,并对实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跳行、跳页、金额登记错误等不同的情境与学生一起分析并演示具体的操作办法。

4.编制报表。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份空白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以及一份某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及收入、费用类科目本期发生额的资料,让学生填制会计报表。学生在填制过程中,发现报表上有些项目与会计科目不一致时可能会向老师求助,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看教材并相互讨论,总结出有哪些项目不能直接根据会计科目进行填制,这些项目要怎样进行填制。学生通过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探讨、自我总结的过程,就会对报表的基本结构、填制方法有较深的理解。

(三)我做好会计

以上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都是单项的活动,业务并不连贯完整,因此有必要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一项综合性的实训。实验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让学生组成项目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出纳、制单、审核、记账、财务主管等不同角色,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个的会计账务处理过程。在实验过程当中,可以一个小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具体经济业务作为原始资料,然后在高仿真的实验条件下让学生转换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身份,开展日常会计工作。从引导学生准确辨别真假原始票据直到完成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地按照会计实务操作规范进行识别与仿真处理,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工作的技能与方法,提升了实地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学生以企业财务人员的身份进行“实际工作”,以达到“我做好会计”的目标。

(四)我来评会计

《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评是一种过程重于结果基础上的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分段式的评价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学生自评与项目组互评的评价依据主要是平时作业、课堂发言、课堂活动、模拟实验、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考评和单项实训以及综合实训技能的考核。为了保持评价的公正性,学生与项目组的评价要写出评价结果的理由并在全班公示,并与教师平时记录的情况进行复核,若没有大的出入原则上应尊重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做更改。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比例可考虑分别为20%、20%、60%,同时在教师评价的60%中可考虑理论知识的考评占总体结果的30%,平时的单项实验占总体结果15%,期末的综合实验占总体结果15%。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的考核由于学生自己决定部分成绩,因而在平时就会更加注意自身学习态度。同时这种分阶段的测试,可以全面、直观、准确的验证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水平,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个人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基础会计》课程“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通过“我好做会计——我来做会计——我做好会计——我来评会计”四个模块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基础会计》课程“四步式”实践性教学模式可以使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认知,逐渐掌握基本的会计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思维,最终实现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左卫青.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2(7):21-23.

[2]袁良荣.优化《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1(3):122-123.

[3]徐海燕.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2(7):107-108.

[4]陈之举.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吴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财会月刊,2012(8):93-95.

猜你喜欢
原始凭证基础会计实践性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
再谈原始凭证的收集与整理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谈谈原始凭证分割单的运用
浅议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