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3-08-15 00:43牛生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牛生光

(伊春职业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保持经济活力。面对当前越来越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其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各高校要抓住时机,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向大学生传授创业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根据国家、政府和高校的各项创业政策,鼓励、扶持他们创办各类创业实体,并不断促进其发展和壮大。

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创业文化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结果就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缺乏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在这种教育观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强调通过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高等院校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中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面对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创业意识的培养。一个人的创业意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养和积淀,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应当遵循教育规律,自觉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院校整体的育人机制当中,在各高等院校校园内努力营造和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高等院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创业的重大意义,从而转变大学生就业依靠国家、学校和父母的守旧思想,逐渐树立创业光荣、自主创业大有可为的观念。首先要努力将创业精神提升到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其次要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平台。再次要努力建立合理的创业评价制度和创业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的热情。

二、要努力整合校内各种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校内平台

首先,要实行课程改革,开设与创业有关的各类课程。开设的课程是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各高等院校设置哪些专业、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应该有哪些内容、要采用哪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去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内容?这些都是各高等院校进行改革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通常很少进行市场对人才能力需求和大学生长远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而是闭门守旧按老黄历搞专业设计,照搬多年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各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应当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在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各方的意见,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各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2.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3.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4.使学生形成创业知识结构体系。在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又要注意重点教育与普及性教育相结合,既要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公选课,又要开设针对有强烈创业愿望大学生的创业核心课。

其次,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适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能否成功进行创业教育的关键。第一,提倡教师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情景体验式、课外训练式、创业基地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法,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学生思考,多争辩,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要把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要学会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和各种资源库,提高学生获取各方面信息的能力。第三,还要改革考试的方式,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实践操作、模拟实境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各方面创业能力。

再次,要建立和培养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一直以来,各高等院校只注重引进专业研究型人才,而很少或基本不引进能进行创业教育具备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面对急需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现实,各高等院校应当加快引进能适应创业教育需求的人才,对现有创业教育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深造和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业教育水平,并通过教研、产学研合作、企业挂职锻练等形式,建立和培养出具有创业教育能力和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最后,要搭建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大扶持。各高等院校要努力创办高校科技创业园区,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园区成为本校学生进行创业的“孵化器”,并制定本校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指导机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可用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第一,向学生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了解高精技术设备和最新科研成果,鼓励师生一起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第二,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体验,让大学生虚拟创业公司,鼓励学生建立大学生超市、家教服务中心、书市、教育培训中心等创业实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高等院校要利用自己的校内资源想法为学生创业解决问题,为本校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培训、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三、协调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首先,要落实好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争取制定更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和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在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服务方面做好几件事:第一,要把各级政府出台的创业贷款、税收减免、创业援助等方面创业政策,进行汇编整理,免费发放给创业大学生,以帮助这些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国家的创业政策;第二,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运用政策,通过举办创业报告会、讲解课、创业实践指导课、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创业大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国家的创业政策,学会熟练运用国家的创业政策为自己创业服务;第三,要积极帮助大学生争取更有利的创业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时亟需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调查和研究,力争尽快出台相关的创业政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不断改良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规范市场的管理,完善现代市场竞争规则,对扰乱创业活动发展的违法乱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通过多种渠道努力营造创业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利用多种融资渠道,为创业大学生缓解资金压力。为帮助创业大学生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各级政府对创业资金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有时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各级政府如果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压力:第一,由政府或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作担保向银行贷款,由贷款银行对大学生提供减息让利,必要时还可以提供贴息。第二,对各高等院校评选出的创业之星或举办的创业大赛的优胜者以及优秀大学毕业生等提供信用担保贷款。第三,由政府主导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搭建实践平台和“孵化器”,通过减免创业园区的场地使用费、保证金等形式,减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资金花费。第四,降低创业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适当降低公司注册资金数额和灵活出资形式,减免大学生办理工商、税务等的相关费用,给予创业大学生营业初期以一定的税费减免。

再次,政府、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创业培训。第一,对思想守旧、没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通过举办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第二,对存在创业意识但欠缺相应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通过开展系统的创业技能培训、创业素质训练、创业实习与见习等形式,使其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第三,对在实际创业中欠缺实践经验的大学生,通过配备创业导师等形式,对其进行创业辅导,以丰富其创业经验。

最后,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工作。第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发布创业信息和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业信息。第二,指派有丰富创业经验的老师担任专职创业指导老师,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提供创业跟踪服务。第三,成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服务机构,安排专职法律人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须的法律咨询、合同订立、纠纷处理和维权服务等。第四,开展大学生创业例会制度,分析和研究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交流与分享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

[1]张红保.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赵磊.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3]房芸.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2).

[4]宣言,梅强.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