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宋代张载国学宗旨的当代价值

2013-08-15 03:50王樱颐苑慧香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现实价值国学

王樱颐 苑慧香

摘 要:国学的博大精深,又一次引起了国学热,除本土外,还波及了全世界。这是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历史必然。它既是一面官方的文化旗帜,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又是一种自然而发的民间文化现象,是过度物质之后的精神需求,又反过来服务于人的精神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学;张载的国学宗旨;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B2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32-02

一、国学的博大精深

亘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以其久远神秘的智慧、独步天下的文化传承,令举世赞叹不已,引来无数本土及东西学者、文人好奇探究的目光。是谁在千百年的今天,仰观宇宙,八卦人生?是谁周游列国推行礼乐仁政?是谁开启智慧大门,唱响百家争鸣,在文化的长河中留下珠玑宝典?是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奏出“无韵之离骚”?是谁坐盼长江东逝,遥望大漠孤烟?又是谁垂怜众生,布施圣洁菩提心?又是谁道破宇宙天机,逍遥人生?

五千年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对当下人来说,无论是生活、工作抑或高校的学子们,能怀揣一部经典,便开卷受益。正如清代诗人萧抡谓所言:“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读书有所见作》)在物质生存状态下,关注一下心灵,涵养身心,通晓“物之所以为物,人之所以为人”①的道理,可谓不唐捐功力。

二、国学热的背景

当下,海内外的国学热,那是什么催生的呢?是经济复兴后,全世界的华人,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以传统为内容的本族文化进行的反思、正视、重新定位。这是人们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民族魂下的文化身份和民族尊严之紧迫感下的自然爆发、自觉弘扬和创新发展,属于当下人的文化渴求。

其实,面对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内心是既期许着民族的,又期许着世界的。期许着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共融与发展,使人类文化趋向一个更加科学、健康、和谐的发展态势,从而为全人类谋求一个快乐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这是人类对文化的共同需求。正如翟鸿■教授所言:国学的复兴就是要“古代智慧现代化,西方智慧中国化,中西智慧全球化。”它道出了中国文化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兼容并蓄精神,精辟地赋予了国学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三、学习国学的宗旨

宋代张载说学习国学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②它对现实具有不可估量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第一,“为天地立心”。《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记录帝王言行的文献汇编,其中大量史料体现了“以德配天、敬天爱人、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商、周时期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伊尹和周公既是“商周政治统治经验的系统总结者,也是华夏政治文化的最初传道者”。伊尹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敬天保德”。在《尚书·伊训》中,他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伊尹只是借天之威教育太甲,说明老天爷用降百祥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来惩罚不善者。说的是人在做、天在看,做事要对得起老天爷。这是敬天。再看保德。他说:“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同上)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保持天地的精神,以德治国,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做事想着天与地,就是在“为天地立心”。

《四书·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何明德?——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要修养自身只有“为天地立心”,才算“正心”,这是修身的基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同上),这是一切事物通向成功必经之路。这里“修身”是一个人的根本,而本的基础又是“正心”。张载作为儒学大家,能将学习国学的宗旨总结为“为天地立心”,足见其对古圣先贤的精神理解之透彻。的确,“为天地立心”是一切做人做事的根本,这是古人讲的并且应该扎根于每个中国人心里的安身立命的“道”。当下一些干部,如果将“正心、修身、德治”放在自己立身处世的头等重要位置,并时刻告诫自己,那么贪污、腐败、渎职等祸国殃民的现象就不会屡屡发生。

第二,“为生民立命”。《春秋左传》有“蹇叔哭师”的记载。秦国的大夫杞子,派人向秦国通报说郑国人让其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希望悄悄派兵占领他们的国家。秦穆公就此事问蹇叔可否。蹇叔说:分析了劳师伐远,祸患无穷的道理。秦穆公没听,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从东门带兵出发。蹇叔哭着对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又对随军的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我到那收你的尸骨吧。

蹇叔哭师是在“为生民立命”,而秦穆公急欲扩张势力,利令智昏,不顾大军生死,作为国君,他不是在“为生民立命””而是草菅人命。后来秦得了天下,因为它不是“为生民立命”,短命也就成了必然。

国学告诉我们: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就没有了戒惧,私欲就会急剧膨胀,继而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回到当下,利令智昏,使得多少人失去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标准和使命。

第三,“为往圣继绝学”。“半部《论语》治天下”,且不说《论语》里“仁、义、礼、智、信”思想,仅仅一个“孝文化”,就影响中国人几千年。

对父母怎样才算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二·子游问孝》)“孝”与“敬”分不开,平时说的“孝敬、孝敬”就是此意。《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来说,给他们多少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尊敬他们。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惜、爱护父母给我们的生命,从爱护我们身体发肤开始。当下一些人的文身、美容美体手术以及因为人与人之间暂时的不理解,而大打出手逞“匹夫之勇”而伤筋动骨等等现象,称不上是孝。《论语·学而篇第一》里子夏说:“贤贤易色。侍父母,能竭其力。”对待父母,不在事情的大小钱财的多寡,而在“勿以善小而不为”①,只要我们诚心尽己所能就够了。《孝经》里有《庶民篇》,说到普通百姓的孝,它说:“故自天子以至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孟子说:“为长者折枝”,“是不为也”,“非为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孝者,德之本也”,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何谈其他社会公德,又何谈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最报不了的是父母的恩情。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论语·里仁》),就是大家平日里说的“行孝不能等”。2013年春季的“青歌赛”上,将歌曲《白发亲娘》和《我的老父亲》列入民族唱法的选手必唱曲目,不难看出是这种情感的时代呼唤。

谁会不愿意让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只是我们身边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太多,浮躁的环境快淹没了我们,来不及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国学的悄然复兴,到现在的越来越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过度物质之后,人们开始向内求。国学的复兴正合了人们久旱逢甘露的精神需求。

对国学的继承,就是在“为往圣继绝学”。我们知道,德行的养成会在今后的立身处世中变成行为的自觉。所以,对国学中的这些精华,很好地学以致用,涵养我们的身心,无论对己、对家庭、对身边的人乃至对社会,都将受益,我们会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常言道“知足者富,人敬者贵。”

第四,“为万世开太平”。当年子路问老师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志向与《礼记·礼运·大同篇》“大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这种精神的再现。它不仅是华夏人的追求,人类发展所诉求的理想状态不正是如此吗?有谁不希望全天下的老人都能安享老年?有谁不希望朋友信任自己?又有谁不希望天下大同呢?继承并将这些精神付诸我们的行动,就是在为“万世开太平”,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以上,通过对几本国学经典片段的引述,阐释了张载为我们总结的学习“国学宗旨”的深刻含义及其对当下人的启示。这里引用当代著名学者龚鹏程老先生在《国学入门》一书中谈他对国学的感受,来结束全文。龚鹏程先生说:我与国学“一方面是应时代之需;一方面是消个人之业。国学是我的缘,也是我的业;是我的力,一切力量的来源;也是我的愿,愿昌明其学于天下。”先生看到了国学是时代之需,愿意将其昌明于天下,笔者也借此文希冀当下之人思考。

猜你喜欢
现实价值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低星级酒店员工晋升制度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趣味国学
众说“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