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译简史

2013-08-15 03:50王旭东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全集黑格尔手稿

王旭东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争议性比较大的马克思早期著作。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性质和理论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这部著作出版之时,围绕着怎么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形成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争,而近些年的《巴黎手稿》文献学争论也为理解这部著作增添了复杂性。国内外对于这部著作的编译也有很长的一段历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译简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38-02

一、世界编译简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最早收录于1927年莫斯科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里,而当时为这部手稿加上的标题是《<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不久以后出版于1929年俄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同样在形式和标题上继承了1927年《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的特点,所以对于《手稿》的地位和问题都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存在较大的误解。

1932年,《手稿》被收录于阿多拉茨基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3卷中,在这个版本中第一次发表了《手稿》的三部分全文,给各部分加上了标题,按照一定的理解次序对其进行了编排,编辑部的引言对于《手稿》做了全面的说明,命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沿用至今,所以这版的《手稿》在编译史中的影响是可见的。

同年,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出版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K.Marx:Der historische Materialismus .Die Frühschriften)第1卷也收入了《手稿》,但是这部手稿没有把第一个手稿收入,对于第二和第三手稿的编纂也是混乱不堪,并把对黑格尔的摘录主观的掺进正文中,给这部著作加的标题是《政治经济学与哲学·论政治经济学同国家、法律、道德和市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个标题对于《手稿》本身内容的概括都是有所失误的。与同年出版的历史考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相比是有一定距离的。

1937年莫里托尔发表了《手稿》的法译本,这个译本根据的是朗兹胡特和迈耶尔的德文版,对于这版中的错误也是完全的继承下来。

1949年诺贝尔托·波比奥译,久里奥·埃诺第版的《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Manoscritti economico-filosofici del 1844)和罗马新生社1950年由加尔瓦诺·戴拉·沃尔佩出版的《早期哲学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Opere filosofiche giovanili 〈Critica della filosofia hegeliana del diritto publico〉.〈Manoscritti economico-filosofici del 1844〉》都是依据朗兹胡特和迈耶尔的德文版编译而成的意大利版。因此一些错误继续保留了下来,但是第二个版本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1953年朗兹胡特在斯图加特重新编订了他的版本,对其进行了修订,依据莫斯科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对于1932年出版时由于手稿字迹模糊造成的编译错误进行订正,但更改的数量很少。

1954年准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时,编译原则要求这版中不把马克思的草稿和未完成的手稿包括进去,所以编委决定把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期的著作收集起来单独成册,题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手稿》被安排在这部书中,并且对于《手稿》又进行了一次订正,对于一些模糊的自己经过考证确定下来,又加上了编辑部的一篇新序和不可缺少的解释性注释,完善了1932年莫斯科历史考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是对于马克思的一些笔误进行了人为的改正,影响了原始手稿。

1959年在1956年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基础上出版了《手稿》的英文版(Karl Marx.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这是莫斯科外国文出版社1959年的英文版。

《手稿》最有意义的版本就是193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中的版本,这版对于原始手稿的介绍和考证也是最详细,基本保持了原始手稿的样貌,虽然相比于朗兹胡特和迈耶尔版《手稿》在传播范围上没有影响一定的西欧国家,但是学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二、中国出版简史

1935年3月,由柳若水节译,刊载于《黑格尔哲学批判》第97—135页上的《黑格尔辩证法及哲学一般之批判》是最早传入中国《手稿》的译文,这一部分是节译第三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

1954年,贺麟节译第三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篇名为《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的批判》,载于《新建设》11月号第46—55页,文前有译者说明。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名为《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34页,32开,横版平装,增译了马克思的序言部分。译文是根据1953年柏林狄兹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神圣的家族及其他初期哲学著作》一书译出。文内有原注和译者注[1]。

1955年,何思敬译,宗白华校,载《新建设》11月号第38—43页。节译第一手稿中异化劳动一章,篇名为《疏远化了的劳动》,标题下有译者说明。1959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第一次把《手稿》的中译文全文全部发表。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包括序言和三个手稿。150页,32开,横排平装,副标题:国民经济学批判,附最后一章:关于黑格尔哲学[1],书后有“译后记”。该书是依据193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辑第三卷译文,即历史考证版第一版,采取其编排顺序。所以是经过编译者人为组合的版本,并不是原手稿的编排形式,但而且最有价值的全集版中考证性和编辑技术性的记号全部省略,决定了这一著作不能服务于文献学研究的先天不足。

1958年7月,中央编译局节译第三手稿中共产主义章中的一段,篇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于《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67—72页。

1979年6月,刘丕坤译,书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50页,大32开,横排平装。这就是后来我们见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的中文原始祖本。这一版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1956年俄文版译出,校订时参考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第1分册,日本大月书店日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苏联外文出版社的英文版单行本和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4年俄文第2版第42卷[1] 。后来经过中央编译局校订,朱光潜、熊伟的意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3—181页。

1980年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版载于《美学》第2期第1—13页,节译第一手稿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中共产主义两章中的部分。

199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出版了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在书后注释说明了依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卷的逻辑编排顺序校订的。在注释中提及了马克思巴黎时期的经济学摘录笔记中的一些内容,对于一些词句的引用与笔记内容进行了对照。

2000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出版了由中央编译局译的《手稿》单行本,220页,32开,在介绍著作的情况中简单地介绍了《手稿》的出版史、原始手稿的自然状况、对于手稿页码的独特编译,编排的顺序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中的逻辑顺序为基础的,书后附录发表的是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

200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收录了《手稿》的全文,这版的特点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译出。

2009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也收录了《手稿》全文,且依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的内容编纂。

三、意义

马克思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一生著述等身,但是正式出版的著作只有四部:《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剩下的均已大量的手稿、笔记、时事评论、书信等形态存在,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整体思想都增加了复杂性。我们要想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必须理解他的整体思想,而要想理解他的整体思想就必须理解他的经典著作,这就是我们人文研究者面临的一个解释学循环的问题。而对于理解像马克思这样一生经历坎坷、著作种类庞杂、著作形态参差不齐的理论家来说不论想理解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还是把握他的整体思想都是很困难的。文献学方式就是不同于以往的一条新的理解马克思的路径,文献学方式打破了那种孤立静态的研究方法,从文献的形成过程、文献形成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如笔记、书信)、经典文献之间背后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出发点等角度去探索每一部经典文献所囊括的思想因素,使思想活动起来,在文献的产生过程中去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还原马克思创作时的历史语境。中文版《手稿》是很早一批进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但是现在看来研究者的着眼点只是从哲学方面,其中的经济学部分研究水准还是有待提高。其中的异化思想部分的译介还是在传入我国很久以后才被意识到的。对于《手稿》编译简史的介绍,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文献传播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手稿》这部著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图书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文综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391-392.

猜你喜欢
全集黑格尔手稿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对话”小伙伴老舍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
会告密的闹钟
促进数学思维训练的好题
辩证法家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