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影响研究

2013-08-15 03:50王欣雨吴何女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

王欣雨 吴何女

摘 要: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劳动力的供给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提高对就业的重视、保证区域和谐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消除制度壁垒和保证必要制度的到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转变劳动者就业意识、加大城市化的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58-02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人口的年龄分布状态,以按年岁顺序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来表示。通常分为年轻型人口、成年型人口和老年型人口。其划分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化指数和年龄中位数等。

人口的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年型人口结构或年轻型人口结构,则劳动力供给短缺,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老年型人口结构,加重了国家财政支出,使每一劳动力的人均负担加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年轻型人口结构,导致劳动力不足,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每一劳动力的负担很重,不利于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依然呈现年轻化趋势,劳动力供给短缺和资本不足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而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由青年型转向成年型人口结构,使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得到缓解。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结构由年轻型转向成年型人口结构,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供给旺盛,刺激经济发展,使失业规模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今,中国进入了老年人口结构,每一劳动力的人均负担不断加重,劳动规模又呈现相对缩小趋势,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受到一定限制。

一、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及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人口增加的特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入了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得以恢复发展,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贵州省的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1416.4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475万人。61年间人口增长了2倍多。其中3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人口出现了负增长。1975年是贵州省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期,净增长人口数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与此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转变。2000年以来,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总抚养比下降的特点。

1.根据五普与六普数据比较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根据2010年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贵州省人口总量由2000年的352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3475万人,减少了50万人,减少1.43%;年平均减少5万人,年平均减少0.14%。而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如图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0~14岁的人口为8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22%,比重下降了5.0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2300万人,占总人口的66.21%,比重上升了2.2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8万人,占总人口的8.57%,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未成年人口比重的下降以及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小幅上升,说明我国人口持续老化,但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目前仍然处于“红利”阶段。

2.根据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贵州人口年龄结构构成

与全国相比,2010年贵州少儿人口比重比全国的16.6%高8.62个百分比,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的8.87%低0.3个百分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比全国的74.53%低8.32个百分点。说明贵州人口比全国年轻,潜在的人口增势也比全国大。但少儿比重显著高于全国,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又明显低于全国,导致贵州人口负担重于全国。同时贵州总抚养比比全国的34.18%高16.86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高15.81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高1.05个百分点,说明了总抚养比下降,但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3.人口年龄金字塔呈不规律形状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形象刻画,在金字塔图形中,各年龄组由低到高、自下而上排列。纵轴的左右两边分别表示各年龄男性和女性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从2010年贵州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形中,可以看出有3处明显的凹陷,分别是底部0~9岁凹陷,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表明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中部20~34岁凹陷体现了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省外务工,中上部50--54岁凹陷是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出生人口骤减形成的。该金字塔结构顶部收缩主要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高死亡水平的作用。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生育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在逐步向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少儿抚养比例逐步下降的同时,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期,这个时期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贵州省正处于这一发展时期。

二、贵州省劳动力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1.贵州省劳动力供给现状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未成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这将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总人口中未来15~24岁和25~54岁青壮年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将有降低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未来55~64岁的相对高龄从业人员和65岁及以上老年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根据人的生理变动规律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规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总人口中的青年劳动力的减少和相对高龄劳动力的增加,将对生产率水平及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新增劳动力减少,生产所需要的新技术结构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对增加劳动力和老龄劳动力的培训,但由于高龄劳动力的自身生理因素和其他方面原因如区域流动性差、重新培训的费用高、接受新技术速度慢,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社会的结构性失业,其带来的后果将可能是社会失业率的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总产出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这将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2.思考与建议

一是现阶段贵州省人口正处于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时期,因此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阶段发展靠拢。要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求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要能够取得最优的人口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利用现阶段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资金,由当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加快资金的积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困境提前作好准备。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加快经济发展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使之真正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三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区域流动。人才的培养与区域间的流动将有效解决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一般而言,作为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农业,它对人力资本要求比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现代化的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将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业部门。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结论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优势趋于减弱。因此应对人口年龄老龄化这种危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劳动岗位,减少劳动就业制度障碍,促进人才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从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就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处于人口红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人口红利时期之后,应该注意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出现的人口缩减。目前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众多,对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此之后,这些劳动年龄人口会进入老年,人口的总抚养系数会随着老年负担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多,这些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很重的负担。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因此,为了更好营造有利于就业的环境,相应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政府提高对就业的重视、保证区域和谐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消除制度壁垒和保证必要制度的到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转变劳动者就业意识、加大城市化的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童玉芬.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4).

[4]程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姚引妹.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未来劳动力供给研究[J].浙江统计,2008,(8).

[6]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人口红利
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对人口红利的再认识:来源、结构与机制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浅析人口红利与全面二孩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研究
由“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