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实施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困境思考

2013-08-15 03:50李艳萍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研究生

李艳萍

摘 要:研究生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教育质量的滑坡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思考。研究生培养实施过程管理的建议在理论界和管理一线人员当中受到了青睐。但是,研究发现,单纯地实施过程管理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必须更新刚性的管理理念,实施柔性管理,才能够使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38-02

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一直是理论界和管理工作的关注热点,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作为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关注的重点。通过实施过程管理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受到了许多理论工作者和管理一线人员的青睐。但是,从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实施过程管理也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概述

在管理学理论中,过程管理是为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标管理虽然可以使人们明确组织的目标与工作方向,使组织活动可以紧密围绕目标展开实施。但是,目标管理容易忽略对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端。实施过程管理,通过对目标实现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活动,可以通过一系列短期目标的逐步实现切实达成组织的长期目标,从而有效改善目标管理的不足。

从已有的材料来看,当前对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实施范围的建议并不完全统一,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的实施范围主张涵盖了从研究生招生直到毕业的培养全程,狭义的实施范围主张则重点关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

(一)广义的过程管理实施范围

关于广义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范围的建议,谨选取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叶宏在其《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的论述作为代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组织导师及相关人员,利用教学资源,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顺利完成而实施的系列活动。”综合各种材料,广义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范围可以细化为(研究生招生工作——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实施课程教学——指导科学实践——中期考核——组织论文选题、开题——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评审、答辩等)诸多密切联系的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衔接,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失误和缺失都会对整个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对各环节和相关要素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和偏差,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狭义的过程管理工作内容理解

关于狭义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范围的主张比较少,基本都着眼于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管理。这种主张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性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获取学位的重要依据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最能够综合反映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位论文,必然成为研究生管理的重点内容。因此,狭义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基本着眼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管理。

(三)对两种过程管理工作内容理解的分析

关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实施范围的不同主张,各有其优缺点。广义的实施范围主张将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纳入过程管理工作范围,可以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要素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能够较好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将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纳入过程管理的工作范围,需要处理的关系主体就比较多,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管理工作的内容也会相应的比较庞大复杂,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工作内容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狭义的实施范围的主张,工作目标比较明确,集中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操作性比较强,需要处理的关系主体也比较少。但是,由于没有将学位论文写作之前的环节纳入过程管理的实施范围,相应的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够保证前期环节的实施质量。由于狭义的过程管理实施范围内含于广义的实施范围,故而拟选取广义的实施范围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二、地方高校实施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

地方高校实施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从改进管理工作的角度来改善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确实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实施过程管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实施过程管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认真地思考和对待。

(一)招生自主权不足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始于招生,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招收高质量的考生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多是实行全国统考招生,自主招生的比例较小,报考地方高校的考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重点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调剂考生占地方高校研究生录取的比例还比较大。而为了实现招生计划,地方高校的录取分数基本上与国家线相当。因此,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地方高校的工作就面临着招生自主权不足、生源质量较低等困难和挑战。

(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管理理念是管理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导。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管理理念偏重于刚性管理,通过制定各种规范约束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约束型管理带来的逆反心理。

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其教育对象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他们都具有较强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强调个人自主。但是刚性的管理理念给予他们太多的约束和不信任,由此带来的是研究生群体的逆反和不满情绪的累积,以及管理人员和研究生群体之间彼此越来越不信任的恶性循环。给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而实施过程管理,将研究生的培养细化为诸多环节和步骤,与研究生管理理念没有直接的交集,并不能带来研究生管理理念的更新。如果是在刚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施过程管理,恐怕会给大多数的研究生带来更多的约束感,引起更多的不满。

(三)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片面化

当前研究生的管理内容比较侧重于教学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又局限于出勤率的抽查,而对于教学的其他内容的管理则有较大的欠缺。对于研究生的生活管理、学术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一般也都只有一些陈旧的上线要求或者刚性的条例约束。总之,在研究生的管理内容方面,约束型的管理远多于服务型的管理,由此,很容易将管理人员与研究生置于对立面,事实上不利于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管理手段方面,当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中运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多为惩罚性管理手段,比如缺勤次数超过规定则不允许参加考试、开学不能及时报到者予以通报批评等等类似手段。而事实上,作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对于自己的学业有着符合自身特点的规划,过多地惩罚性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自由发展。而在研究生需要的支持方面,服务性的管理手段却不是很多。

三、更新管理理念实施服务型过程管理的思考

(一)更新管理理念实行柔性化管理

刚性的管理理念,偏重于以惩罚性的管理手段在教学管理中约束研究生,各种条例和指令使得学校管理人员与其他管理主体之间、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对立和不信任,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采取柔性的管理理念,放弃管理人员的“官”的思想,采取民主化、人性化的多元手段努力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和谐的氛围。对于原则性的质量要求,坚持制度约束,而对于研究生的生活管理和学术管理则尽量的采用民主化的服务性手段,通过与导师以及其他管理主体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实施服务型过程管理的思考

在新的柔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过程管理细化到研究生培养的全程,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仅仅局限于教学管理的过程管理,而是包含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学术管理等较为全面的过程管理,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实施服务型的全面过程管理,需要针对研究生的整个学业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民主化的管理决策,调动其他管理主体的合作以及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工作,最终达至以服务性和引导性管理手段,激发研究生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良好状态。以学制三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为例,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应当分别侧重开展如下活动。

1.入校新生的引导性管理

在研究生新生入校之初,由于他们对研究生生活特点还不熟悉,还不了解研究生需要遵守的各种规范,因此及时开设一定学时的学业规划指导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开设学业规划指导课程,使新入校研究生及时了解掌握研究生生活的特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结构、导师队伍的组成,以及研究生应当遵守的各种规范和专业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引导新入校研究生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的教育培养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2.二年级的指导性管理

当研究生对研究生生活较为熟悉,基本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以后,应当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组织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类似活动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研究生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引导研究生明确自己的毕业去向,对于分别侧重选择考博或就业的研究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帮助,为研究生的后续发展出谋划策。

3.毕业生的服务型管理

对于毕业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的去向。对于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本阶段需要按照学位论文的写作管理程序,顺次展开过程管理的各项内容,保证毕业生及时、高效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另一项工作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此类工作,一方面要依据相关的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开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毕业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金云学,朱德书,郭宇航.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2]李伟,彭彬,胡承孝.教育质量视阈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创新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4).

[3]鲁萍.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

[4]溥纯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6).

[5]叶宏.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32).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研究生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基于慕课的学位和传统在线学位的五点不同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