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宿舍心理联络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3-08-15 03:50韦宏霞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韦宏霞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宿舍,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出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支持,学校应从加强对宿舍心理联络员的选拔、培训着手,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宿舍心理联络员;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50-02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许多院校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构建高校心理预警机制与网络的研究,以宿舍为基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幼师”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学校,学校根据办学需要实行跨区域办学模式,这无疑给该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设置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必要性

宿舍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环境,宿舍是他们睡眠、休息、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主要活动场所,有资料显示,除去睡眠,大学生每天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仍有5-7个小时[1]。可见,宿舍是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笔者所在的学校女生居多,女孩子扎堆、独生子女间个性冲突、生活习惯各异等问题往往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以及开展日常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现宿舍成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频率最多的场所。

据此,该校在拟制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健全逐级逐层、反应迅速、覆盖广泛的心理防护网络体系。”但学校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心理预警机制,宿舍级的心理工作网络还在孕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如何更好发挥学生间同辈人心理辅导工作,解决学校跨区域办学条件下学生管理瓶颈以及目前心理辅导“生多师少”的局面,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我们在宿舍区域开始设立宿舍心理联络员,这将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开展学生心康健康教育工作拓宽了思路。

宿舍心理联络员的产生,进一步壮大了原有的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这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学校面临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不足的状况。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2]。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自发性和义务性、简单有效性、直接干预、覆盖面广等特点[3],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学校也在努力推动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与完善,致力于朋辈心理辅导与专业的心理辅导彼此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及时为学校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二、做好宿舍心理联络员选拔、培训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其对开展此项工作的人员具有严格的要求。宿舍心理联络员的选拔条件一般包括:由宿舍全体成员选举产生,在学生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自助能力,如责任心强、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等;具有较强的交往、沟通和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由于学生情况各异,在初选时他们不一定都符合这些要求,这就需要在平时定期对宿舍心理联络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经过系列严格考核,筛选可胜任强的人员担任心理联络员角色。

通过对宿舍心理联络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强化学习,使得他们具备一定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能力。同时,要加强宿舍心理联络员心理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如何识别心理危机;遇到心理危机如何给予他们心理疏导;遇到舍友产生心理危机如何处理、应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工作流程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知识和常识,提高他们识别心理危机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宿舍心理联络员难免还需要对同学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也是必要的。培训教师可通过互动式教学为主,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形式让宿舍心理联络员在体验中感受朋辈咨询的理念与具体方法的实施,还可以在他们上岗前安排见习咨询,由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督导,并通过现场观摩实际案例等来提高自身的朋辈咨询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还要不断强化宿舍心理联络员的责任意识,他们与宿舍同学朝夕相处,能够及时调节同学的情绪,主动化解心理困惑,积极协调同学关系,主动帮助有心理需要的同学,为他们进行一般的心理辅导。宿舍心理联络员能够较早发现同伴中存在的心理危机倾向,一方面可以进行紧急干预,同时及时上报到系部或校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这使得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存在心理危机的信息,使心理干预成为可能,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危机事件早预防、早发现、及时解决。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宿舍心理联络员实质上扮演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他们空间距离近,交往频繁,能在日常中非常便利地为同学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而不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那样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同辈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容易相互理解,便于沟通交流,具有其他心理辅导模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此外,宿舍心理联络员在接受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培训后,可以把所学的迁移到日常的工作中,在宿舍及班级内举办类似的活动,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切实体会心理的成长与感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关爱自我意识。宿舍心理联络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身各种能力的提升,在助人中锻炼自己,在助人中不断成长,真正做到了心理辅导“助人-自助”的理念。

三、宿舍心理联络员积极发挥其在宿舍心理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对大学生来说,宿舍对他们起着“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学校”的作用[4]。有研究表明,创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5]。那么,作为宿舍心理联络员,又该如何在宿舍区域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呢?

一是宿舍心理联络员可以在宿舍建立微组织,而微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就是宿舍心理联络员本身。宿舍心理联络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舍友的心理状态,如通过浏览QQ、微博、校内网等同学们抒发感情、发泄不快的地带,了解到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同时,宿舍心理联络员要在许多方面做出榜样,正确地引导和规范宿舍行为。

二是宿舍心理联络员积极带头参与和谐宿舍文化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洁净整洁的宿舍物质文化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促进身心健康,而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使学生更具归属感,为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宿舍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都会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宿舍心理联络员作为宿舍成员之一,要以身作则,合理布局空间有限的宿舍,保持宿舍整洁干净,同时积极配合校园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门牌设计赛、星级宿舍评比等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友爱、健康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尤其是在宿舍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宿舍心理联络员要通过开展生动、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运用真诚、共情、自我揭露等心理学技术让舍友们打开心扉,擦亮心灵的火花,体会集体的温暖。从而使得宿舍人员间能够进行深入沟通,而不再停留在表面的交往和肤浅的猜测,舍友间学会关怀和理解,这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学校重视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工作,及时对其进行督导

宿舍心理联络员本是心理问题学生与老师沟通的纽带,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而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与宿舍心理联络员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他们有不少“抱怨”的声音,如很多时候感到开展工作有些吃力,被同学误会成班主任辅导员的“间谍”,有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身边同学担心隐私被泄露,不敢找宿舍心理联络员谈心或咨询,导致有些心理联络员的岗位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到一定的作用,使得宿舍心理联络员面临着角色尴尬带来的心理压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担任这份工作的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责任心以及抗压能力。有人说,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人就像一只精神垃圾桶,如果不能及时地清除这些精神负担,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烦恼,他们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对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工作给予一定的鼓励,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同学要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同时要定期了解心理联络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感受,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疑难。各系部、学校层面都要关注宿舍心理联络员的成长,不定期为其进行心理疏导,还要安排专业心理教师对其进行业务督导,不断提高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工作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网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宿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进而提高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率,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积极关注和求助意识。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出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支持,同时它的有效干预,更加成为学校和老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得力助手。然而,目前仍存在诸如宿舍心理联络员自身素质、其在大学生宿舍中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特殊性,以及目前该队伍还尚未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等问题,宿舍心理联络员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有待于我们深入思考。如果能抓好在宿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那么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能事半功倍,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智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措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王嫣,周贤,孙潇.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模式与效果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

[3]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报,2003,(3).

[5]葛伟丽.和谐的宿舍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03,(3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