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 03:50杨琨王祥灵李在吉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生

杨琨 王祥灵 李在吉

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教育界广为关注的重点。当今社会大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思想、行为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日益显现。因而,能够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现状并且给出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及策略,对新时期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24-02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各级各类的高质量人才。现阶段的毕业生普遍不能适应社会的各类岗位。他们往往在具体的工作面前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弱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与他们在校期间缺乏应有的实践锻炼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自我实践的锻炼,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全面结合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需要从多种渠道入手。实践表明,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便是其中一项有效的途径,它对促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满足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现阶段,全国高校普遍扩建,大学宿舍不断呈现出社区化趋势。学生住宿分散,班级的概念逐渐模糊和淡化,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工具,为大学生提供了空间上的无边界、时间上的无限制、伦理观念上的无约束的环境,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人格向着非常规的方向发展。加之相当部分高校管理模式和思政工作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问题变化不大,旧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工作发展的新需求。因此,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对适应思政新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3.顺应大学生差异化培养的需求

随着学生在校人数的迅速增加,个体间的差异日益明显,由此出现了一些特殊群体,如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家庭背景、民族状况等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由父母包办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缺陷。升入大学后,他们脱离了各方面的监护,相对开始独立自主地生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机制,对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尽快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4.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够使自身充分利用环境给予的条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自主地利用自己所处的环境,调动起情感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一个良好的利于个体发展的人际环境,使其能够在自身所处的和谐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及创造力。所以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个体的潜能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特征

1.自我学习管理被动

高中的学习主要以高考为目的,强调外部管理,强调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采取一些强制性的、约束性的措施,而且大多在高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管理下完成,这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和管教,学习氛围逐渐变得宽松,自我支配时间不断充裕,这样由“硬”变“软”的学习环境,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了学习目标和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压力,迷茫和无助成为了他们的普遍心态,更为严重的同学会出现厌学行为,影响其成绩,甚至导致休学或者退学。

2.自我生活管理缺失

在传统教育理念、模式和环节的影响下,我们的高中教育和家庭教育普遍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造成部分学生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社会和家庭生活条件变好,许多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过于溺爱,包揽过多,使得大学生养成了完全依赖父母和老师的习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管理自己。这造成了当前大量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和安排一个人的生活,无法独立处理个人的事务,物品、财务一团糟,无法融洽地与室友和同学相处,矛盾、冲突时时出现,甚至会酿成大错。

3.目标战略意识淡薄

人才规划设计是人才成功的关键步骤。大学生入学后,绝大多数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自我管理目标的展览策划,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没有深刻的思考。有的大学生以为目标战略意识就是为了求职择业,因而不慌不忙,到毕业时才去考虑,没有及早进行自我职业发展的积极规划;也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缺少充分了解和掌握,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目标战略意识比较模糊;还有大学生由于没有主动去获取资源有限的生涯教育机会而缺乏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被动地被推入到就业大潮中,不能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选择工作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此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给社会、高校和大学生本人造成极大负担。

4.自我资源管理低效

自我资源管理低效表现在两个方面:金钱管理随意和时间安排欠妥。

第一,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远离家乡,享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生活费的权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渐渐提高,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盲目、随意地支配金钱,不但会浪费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攀比成风,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金钱和娱乐的诱惑下误入歧途。

第二,大学里自主性学习和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带来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使他们变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造成部分大学生时间管理计划性差,零散时间和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不高,缺乏时间压力,每天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设置目标,没有计划,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情说爱、影视娱乐及聚餐等,时间安排不均衡,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权衡轻重缓急。

5.心理健康管理不足

伴随着高校扩招,与日俱增大学生的数量,竞争也随之日益激烈,多数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生存的焦虑、竞争的压力、发展的期许、情感的困惑等问题,难以有效地控制和调节,不能转移和调节消极情绪,会使其深陷心理困扰的危机中,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途径及策略

1.更新观念

在人才化培养的今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应转化意识、更新观念。以往教育或管理者多以管理与服从的方式同学生们相处,这样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动性,从而容易造成大学生逐渐丧失自我管理与规划的意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而,要更新观念,就要先从管理式转变为互动与融合,增进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主体意识提升。然而被教育者,即大学生,应从大学之前的高压管理中将自我解放出来,认清自我的定位,确立自我的目标,将叛逆转化为迎合,根据教育与管理者的引导挖掘自身的自我管理意识与潜能。

2.营造氛围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自我管理的宽松与舒适的环境。将学校中每一位同学都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与主体的意识,增强其归属感,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在此环境中,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到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育者应引导或吸引学生注重自我管理中的规则与章程,最终做到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大氛围下产生认同感和自觉维护意识,并能够很好地自觉约束自我。

3.创建平台

创建平台不仅仅是为了整合学生们课余空暇时间,更多的是为了丰富眼界、锻炼能力、提升自我,其中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平台展现风采的同时,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并成功地完成一次自我管理与主体意识所纵使的活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学校中学生会组织,社团联合会,生活园区管理委员会等等都是为学生准备的锻炼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校方应更多地创建这样的平台,也要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积极与充分的发挥其能动性。

4.加强指导

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首先是让大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其次让其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但是在此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者的引导与指导。指导作为中坚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在培养学生产生自我管理意识之后,应该指导他们在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我管理的意识与方式。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校园中各种资源,进行自我管理活动的实践。并在导引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效能,使学生干部的自我行为语言影响其余同学,树立榜样意识。

5.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必须首先发挥学生的自主与自觉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再根据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和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将问题归纳为一般到特殊,逐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才能迈出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一步。继续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与制度更加离不开每一位领导与老师。教育者们应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并能够将这些问题反馈出来完善该制度,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们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6.开展活动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学习与生活都同等重要。现今,我们愈发觉得:大学,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乐土更是大学生塑造人格,培养能力的最佳环境。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在

老师的引导和与同学们的接触以及自我实践中逐渐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因而,在学习之余,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是十分有益的。自我管理意识必须融合于具体的活动与实践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管理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运用自我管理的方式去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于帅.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华章,2012,(11).

[2]毛锐.浅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3]陈梦婷.九零后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建设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3,(3).

[4]葛丹阳.加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引领学生参与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