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流通部读者服务工作

2013-08-15 03:50刘基昌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图书馆

刘基昌

摘 要: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既繁琐又单调,但正是在这种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努力提高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主要途径有:合理调配人员;及时调配两校区间的图书;加强图书馆宣传力度;建立图书剔旧标准;尝试通过网络途径与读者沟通。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部;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1-02

天津美术学院作为一所美术类专业院校,虽然其性质决定了图书馆规模和藏书量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但是其读者的人均借书量在天津各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根据图书馆办公室的统计,2012年全年借还书总量约十万册,按照2012年统计的在校师生约四千人计算,人均年借还书量为25册。这一方面说明了在校同学喜欢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图书馆在软硬件方面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作为与同学们接触最多的一个部门,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非常重要,不仅要满足在校师生的借还需求,而且在读者与图书馆其他部门之间起到了沟通与桥梁的作用。下面针对当前流通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应对之法。

一、目前流通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

基本上每一个图书馆都会存在人员不足或者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天津美术学院流通部人员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男性馆员比例过低,在正式馆员中,流通部仅有一名是男性,就算加上采用聘任制招聘的馆员,也只有两名是男性。虽然不能说歧视女馆员,但是在客观上女馆员确实都会有生育问题,这就造成在一段时间内馆员数量的相对不足。二是年纪大的馆员比例高。采用招聘制的馆员中还好些,大多是25~30岁的年轻馆员,但这些馆员基本都在新校区流通部工作,在老校区的流通部的馆员年龄都比较大。

2.两校区图书调配不及时

天津美术学院有新、老两个校区,自然也有两个图书馆。这两个校区相距大约5公里,这就对平时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学生还好一些,因为学校在安排专业的时候就把住宿也都分开了,相应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不用为了上课而两个校区之间来回跑。对于图书馆来说,正常业务影响不大,但是每当有新书准备上架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编目工作统一在老校区进行,进入流通的时候就要分清楚是哪个校区的了。相对来说老校区新书上架要及时一些,从编目完成一批图书,之后核对完书单,最后上架不会超过一周,但对于新校区就涉及运输的问题,这就导致等到新书在新校区上架的时候,也许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甚至更久,新书变成了“旧书”。另一方面,虽然两校区之间图书借还系统是互相连通的,可以通借通还,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开,图书馆还是建议同学们在还书的时候归还到借出的那个校区,尽量减少因图书不能及时调配而影响同学借阅。

3.宣传不足

这也是很多图书馆的通病。高校里的图书馆不是企业,不需要面向市场,也无所谓竞争,在宣传意识方面就显得非常缺乏,导致图书馆很多资源并不被同学们所知,资源使用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不仅对于纸本资源如此,数字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的情况往往更严重。

在老校区,因为流通部空间布置的原因,艺术类和文学类图书在一个大书库,其余类型的图书在另外一个小一些的书库,按规定两个书库都是开放的,但是因为人手不足,只有当同学提出要求去小书库查找图书,馆员才会与其一同前往。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小书库,更谈不上对哲学、心理、军事、经济、教育、语言、历史、地理等学科图书的需求与利用了。

4.图书剔除缺乏明确标准

无可厚非,就算是一些纸张已经发黄的旧书,其中也不乏经典著作,但是图书馆馆舍空间、书架空间在一定时间内总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明确的图书剔除标准,那么随着图书馆不断采购新的图书,势必会导致书架空间的拥挤与紧张,这不仅不利于图书摆放,也不利于读者查找图书。特别是在老校区的小书库,随着最近几年对于社科类图书的愈加重视,相应的采购数量也在上升,相对而言,书增加了,但书架却显得非常紧张。本来为了多存放一些书籍,小书库的书架已经是7排的格局,有些比较高的图书不得已就像大开本的画册一样采取了横放的方式处理,就算如此,照近期的发展速度,很快某些新书就会没有合适的摆放空间。

5.与读者缺乏有效地网络沟通

现在是网络化的社会,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化也已经被业界提了好多年,但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来说,与读者沟通方式的网络化亟待改进。因为是艺术类院校,相对于综合性高校来说,在科研方面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网络技术支持方面也不是强项。对于学生来说,对图书馆的很多规定和制度还是需要了解的,虽然新生入学的时候图书馆会组织新生入馆培训,但是很多同学依然对图书馆缺乏基本的了解,不少同学对于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都不清楚,经常出现周闭馆之后还来借还书的情况。而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就算同学们想咨询图书馆,除了办公室电话之外,也没有其他途径,尤其是网络途径。对于更多的80后和90后同学,他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现场咨询或者电话咨询,而是如何在网络上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

二、流通部工作改进策略

1.合理调配人员

人员不足短期内无法靠招聘新人员来解决,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调配。比如新学期刚开始的一周往往是流通部借还书数量最大的一周,特别是还书数量,能达到平时的三至四倍,如此一来流通部工作就显得异常繁重。对此,图书馆临时把其他部门的馆员调配到流通部帮忙,比如办公室、阅览室等。虽然临时调配过来的馆员对流通系统并不熟悉,但掌握最基本的借还书操作还是相对容易的。

在招聘方面以后也应该更加注重性别和年龄的平衡。虽然在图书馆工作并不需要从事很多的体力劳动,但保持一定的男性比例对于图书馆平时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2.及时调配两校区间的图书

针对新编目的图书,老校区上架的间隔期比较短,但新校区时间间隔比较长。由于学校并没有专用货运车辆,因此如果需要调配图书就需要联系搬家公司租用车辆,而费用则必须上报学校审批。这样一来就显得手续比较繁琐,数量太少的话一次性运输的费用也不划算,因此从综合角度考虑,图书馆一般会集中一段时间把新书调配到新校区图书馆,根据数量的多少,可能是一个月,也有可能是两三个月。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些不便,还算不上是及时上架。

对于两校区图书馆借还书不在同一个校区的情况,因为数量比较少,相对比较好解决,如果有驾车的馆员有事需要去另一个校区的话,就顺便麻烦其捎带过去。

3.加强图书馆宣传力度

图书馆里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如果买来不用的话非常可惜,不但学校会因为某些资源使用率低而考虑减少图书馆建设资金,而且同学们也不能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此,图书馆每学年都会开展新生入馆培训,不但介绍图书馆资源,并且让同学们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同时培训后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同学们反映良好,并希望以后继续开展有关图书馆电子资源介绍和使用的讲座与培训。

另外为了方便同学们查看新书,流通部也设置了“新书展架”,集中把近期新到馆的图书放在一起,等到下一批新书准备上架的时候再把这些书按索书号放到相应的书架上。

4.建立图书剔旧标准

当前这一部分工作还比较欠缺,依然没有明确的图书剔旧标准。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工作,也希望在学习、参考其他图书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们自己学校的图书剔旧标准。比如在出版年、流通量、使用率、破损情况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定。

5.尝试通过网络途径与读者沟通

以前图书馆尝试过使用论坛的方式与读者进行网络沟通,但因为缺乏监管,涉及的内容有些杂乱,最后也没能长期坚持。以后可以通过考虑以图书馆咨询部的名义使用QQ或者开设图书馆博客的方式解答读者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比较及时有效地回答读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对内容进行控制,防止恶意信息的传播。

三、结语

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和不断深入,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我们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想方设法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虽然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既繁琐又单调,但只有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用心服务,才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才能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丹,宁岩,初源丽.读者至上,服务为本——访香港高校图书馆有感[J].现代情报,2012,(11).

[2]龙建新,李琳.高校图书馆阅读型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老区建设,2012,(20).

[3]梁晖.关注细节用心服务优化图书馆流通部读者服务质量[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

[4]梁灿玉.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4).

[5]任丽丽.满足读者需求提升服务质量[J].学理论,2012,(27).

[6]赵璐.浅谈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J].科技信息,2012,(27).

[7]王莉.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6).

[8]姜斓.做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文学教育:中,2012,(10).

[9]王恩珍.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中的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1,(13).

[10]钱冬梅.优化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质量[J].中国西部科技,2011,(13).

[11]吴秀.浅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工作[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5).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