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2013-08-15 03:50朱红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曾国藩大学生

朱红

摘 要:曾国藩,作为晚清三大中兴之臣,他的修身思想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高校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思想;大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78-0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理学家,同时又是“湘乡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思想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修身、经世等多个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1917年毛泽东在通读完《曾文正公全集》后,言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对曾国藩也推崇备至:“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大人也已”。而其学生李鸿章对其也做出极高的评价:“我老师文正,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在曾国藩众多思想中,其修身思想是其成功的基础,对其他思想的形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大学生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功利主义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这也影响着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本文将简要论述曾国藩的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曾国藩的修身思想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在复杂多变的晚清社会中屹立不倒,其修身思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的修身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贵在坚持,勤奋不已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地主家庭,家境并不富裕,这就促使其从少年时就养成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习惯。即使在进入官场后,无论是做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的中层官吏,还是做礼部侍郎、两江总督的封疆大吏,他都始终保持着勤奋努力的习惯。曾国藩也曾感慨过:“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治军道以“勤”字为先,做到事必躬亲,最终成功地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之后的官场生涯中依然坚持勤政的思想,最终得以善终。曾国藩能在错综复杂的晚清官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的修身思想。

2.节俭持家、独善其身

由于曾国藩家庭状况的不富裕,他的父亲从年少时候就培养节俭的习惯。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曾国藩可以做到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独善其身是多么困难,而这正是他节俭习惯的结果。曾国藩也曾言:“清贫如寒素,廉奉尽充官用,未尝置屋一廛,食不过食四簋”。即使在面对出嫁女儿这样重大时刻,他也做出嫁金不超过二百金的苛刻规定。曾国藩如此之做不仅起到兴家的作用,更是让他的官运一路畅通,步步高升。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修身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节俭,甚至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依然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年曾国藩在京城做翰林之际,回家探亲时没有盘缠,于是向自己的朋友借路费,并让其家人做好记录,从家返回后马上归还所借之钱。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修身思想在这件小事上得到了完整地体现。而其宽以待人的思想多表现为对朋友、对政敌。曾国藩在晚年之际,李鸿章所组建的淮军逐渐发展壮大,并且有取代湘军成为晚清主要军事力量之势。面对如此形势,曾国藩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为李鸿章的淮军发展提供自己中肯的建议,比如军队建设、武器准备等。左宗棠,作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其最早只是曾国藩的幕僚,但由于政见不同而脱离曾国藩,寻求发展,最终成为晚清治世之能臣,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曾国藩宽以待人的性格。曾国藩曾说过: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走稳,还要别人走稳,自己有门路,但不堵别人的路,不和与自己政见不一的人斤斤计较,绝不锋芒毕露。他的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使得他在晚清社会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4.谦虚谨慎、英明明智

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清楚地知道“骄则满、满则盈、盈则亏”的道理,于是在成功维护晚清政府统治之后,他选择将所有的功劳都让给胡林翼、多隆阿等同僚,并且每每谈及自己同僚之际,也往往言道自己之才华不及他们十分之一。这种谦虚谨慎的思想让曾国藩在动荡的晚清社会中保全性命,保证了在复杂的晚清官场中一路高升。曾国藩的英明明智则体现在他对人才使用和形势的判断。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人才,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罗泽南等。在对这些人才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识才、求才、用才、养才、育才一整套的人才思想,这充分反映了曾国藩的明智。而他的英明则主要表现为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他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后,以慈禧为首的中央政权对庞大的湘军颇为忌惮,一方面对湘军头领曾国藩加官晋爵,封为一等毅勇侯,另一方面责令其对湘军进行裁减。面对如此形势,曾国藩审时度势,主动放弃湘军的统治权,并积极配合中央政权对湘军的裁减。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可以概括为勤、俭、谦、智、恕五个字,他的修身思想保证了曾国藩成为晚清三大名臣,而其来源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与程朱思想。

二、曾氏修身思想与学生党员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素质的好坏更是影响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已经得到广泛地认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曾国藩的修身思想来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下述四方面努力。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

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腾飞、强国富民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今天,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者,依然缺乏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上都很难做到坚持不懈。而曾国藩的贵在坚持、勤奋不已的修身思想恰恰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种修身思想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而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能让大学生在日常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够不畏艰难,坚持到底。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只有在具备基本综合素质以后,才能在社会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多数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节俭习惯。在今天大学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许多浪费现象,如食堂餐桌上堆积着未吃完的饭菜、宿舍垃圾桶中丢弃着未穿破的衣服。而曾国藩节俭的修身思想有助于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进而使他们具备父母身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更能保证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面对着社会上种种诱惑可以全身而退。

3.有助于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

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才有所作为。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缺乏应有的尊重他人的品质,进而难以形成正确的交往能力。这样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常常感觉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曾氏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身边的人和事时刻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态,从而达到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交际能力。当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交际能力后,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同事紧密合作、互帮互助,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让大学生这块金字招牌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4.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性格

一名青年能够通过高考的洗礼顺利成为一名大学生,证明其自身具有优于社会青年的素质,但也让他们具有优人一等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让大学生心中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急躁冒进。进入社会后,面对现实生活,他们心里会产生极大地落差。曾国藩的谦虚谨慎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放下自己的身子,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事,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能够拥有一颗冷静的头脑;进入社会后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具有足够的信心;保证他们的人生达到新的高度。曾氏的明智思想可以让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体现出一名大学生应有的风格,让他们人生境界步入新的阶段。

高校中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骄子,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得到振兴。而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的风云人物,他的修身思想已经得到后人的认可。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曾氏修身思想的作用,把当今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可以信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6.

[2]张必涛,肖旭.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3]曲建武,刘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

[4]江慧,江茵.知识经济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当代青年研究,2001,(6).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曾国藩大学生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曾国藩吃牢饭
大学生就业趋势
曾国藩背书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