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3-08-23 09:41
科学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面层摊铺碾压

梁 锋

(广东三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500)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多种,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不一,在施工中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把信施工各个环节。尤其在我省的漫长冬季里,产生裂缝的机率更多。由于地表水的侵入,使路面结构层和路基的含水量增加,降低了路基的强度,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加快了路面的裂缝发展,使路面破损,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功能,缩短了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原因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没有超前意识,路基、路面结构不能满足道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没有或很少有路基排水设计,忽视对路基基底承载力的检测。

1.2 材料因素

第一,垫层材料含泥量过大,天然级配砂砾在整平碾压时,有离析现象。

第二,基层材料结合料投放计量不稳定,水泥结合料投料超过上限过多,易产生收缩裂缝,过少则承载力不够,基层板易破碎产生裂缝。

第三,沥青面层材料级配不正确,油石比过低,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

第四,选择沥青原材料不正确,低温延展性差,形成路面早期开裂。

1.3 施工因素

第一,路堤填筑: 不同类别材料杂填,不能全宽填筑,有帮填的现象。碾压不到位,局部压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并使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引起路面开裂。

第二,垫层施工中,天然级配砂砾中没有彻底清除超大粒径,整形刮平时粗料集中,压实度不均匀,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裂缝。

第三,基层、面层在施工中,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全宽摊铺,纵缝接茬宽度窄,新铺与原铺纵缝处理不到位,没有完全结合,产生纵向裂缝,横向接缝也有类似问题。

第四,水泥稳定砂砾摊铺后,不能及时养生,从而产生干缩应力,从而产生干缩裂缝,养生期满,随着暴晒时间的增加也会产生干缩裂缝。

第五,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由于设备组合不当,使摊铺时间过长,混合料温度低,或供料不及时,不能连续摊铺,形成多处接缝,也可产生裂缝。

1.4 其他原因

第一,我省冬季气温低,在每年11月中旬至来年的2月末的冰冻期,必产生冻缩裂缝。

第二,由于利益驱使,当今大型运输车辆超载严重造成路面过度疲劳,不能正常自我恢复,使之产生疲劳裂缝。

以上多种原因,都能使沥青路面产生多种形状裂缝。因此应采取各应对措施,预防或减少路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以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保证运输安全快捷。

2 防治措施

2.1 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设计应本着一次设计满足发展的需求,路基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土质、气候、水文资料,加宽坡脚及土路肩的宽度,以保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第二,做好挖方路基排水设计,尤其是路基两侧邻山或一侧邻山,有空山水水线段,应设计盲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以外,并结合地表水走势做好排水,本人结合城市某主干道工程,在K2+270~K2+450段右侧邻山,有空山水水线,K3+160~K3+220段右侧邻山,斜路方向有水线。因此,建议业主在K2+270~K2+450段设管式盲沟,将水排入已建雨水检查井中,K3+160~K3+220段设碎石盲沟,按水线走向将水从路左侧排入原有排水沟,至今这两段没有因水出现病害。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应从货源抓起,在选好料场的同时,应按规定的频率严格检验,发现有检验超差,应增加检验频率,如有不合格批次应坚决不能使用,清除出场。

第一,垫层材料,要严格控制最大粒径,压碎值不能超过公路规范标准,天然砂砾还应控制含泥量。

第二,底基层、基层材料,以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料为例,应选择终凝时间长的水泥,砂砾应选无杂质、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的河砂,应选择10 cm×10 cm方孔筛,去掉大粒径后使用,严格控制水泥剂量,不能超过设计标准,在试验的基础上,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前提下,应选择水泥剂量的下限。

第三,沥青面层材料。①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②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2.3 施工阶段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路基是承受整个公路的静载和动载的基础,因此在填筑路基时,保证整体稳定性是关键所在,在施工中应控制以下环节,防止或减少路面裂缝。①填方路基应在设计坡脚线的基础上,两侧各增加一米宽度,在保证碾压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全宽压实度,预防纵裂缝的产生。②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层、分段、全宽填筑。③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④加强检测,检查各层的平整度、压实度,以保证沉降均匀,防止路面网状裂缝的产生。⑤每作业段、每标段接头、桥涵两头,后填筑作业必须按规范挖台阶,防止路面横向裂缝。⑥高填方路基在达到设计标高还有20 cm时,应停止填筑,在经过一个冻融期沉降后,再补填到设计标高,可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第二,垫层施工时应注意离析现象,如有局部离析应铲出换填或用细料篏缝,篏缝时应充分浇水、碾压,以保证压实度,垫层验收时,除检查弯沉、压实度,还应注意检测平整度、横坡,以保证基层的厚度均匀。

第三,底基层、基层施工,应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合理确定施工段,尽量减少横向施工缝,并在底基层横向施工缝处做好标记,以免在基层施工时施工缝重叠。在不能封闭交通情况,底基层、基层在纵向应留有台阶,在先施工侧底基层宽度,须超出中线70~80 cm,基层宽度须超出中线20~30 cm,后施工侧时,须清除先施工侧基层松散部分 20~30 cm,洒水湿润后,再浇水泥浆,保持后摊铺与先摊铺结合部在湿润状态进行(图1),防止纵向裂缝。

第四,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须在水泥稳定砂砾初凝后进行覆盖,保湿养生7 d以上方可摊铺基层。

在底基层、基层施工养生期间,须封闭交通;严禁车辆碾压,基层达到养生期,须尽快浇洒乳化沥青做透层或做稀浆封层,减少基层干缩裂纹反射到路面。

第五,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首先应合理配备碾压机械,两台摊铺机应配备性能良好的双钢轮碾压机四台和一台胶轮碾压机,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长度,初压温度须控制 120℃左右,复压应紧跟其后,终压温度应大于70℃,碾压长度应控制在60 m以内,以保证压实度和密实度,减少路面水害,控制网裂的产生。②沥青路面施工接缝必须紧密平顺,纵向热接缝上下两层应错开 15 cm,冷接缝上下两层应错开30~40 cm(图2)。纵向冷接缝先摊铺一侧应保持接缝端直顺,采取措施保护接缝面清洁,如有泥土,应采用铲、镐及工具清除,不能用切缝机清除,再摊铺另一侧时,接缝面须洒粘层油,使接缝能很好结合,避免纵向裂缝的产生。③沥青路面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斜接缝,上下两层,及相邻两幅的横向接缝须错开1m以上。平接缝宜趁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刨除端部厚度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刨除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并保护端面清洁。本人不赞成用切割机切直缝做平接缝。接缝前须涂刷粘层油,接缝时应用热料将接茬软化,人工找平后,碾压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根据摊铺厚度,以0.4~0.8 m为宜,搭接处须洒粘层油。

以上横接缝如能严格控制可减少接缝横向裂缝。

图1

图2

2.4 其他措施

第一,在我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冬季突然大幅度降温引起沥青面层产生低温收缩裂缝;再者日气温变化引起沥青面层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使沥青面层产生温度疲劳裂缝。因此,应选用沥青较稀、黏度较高的优质沥青,减少温度疲劳裂缝。

对于冬季大幅度降温引起的沥青面层低温收缩裂缝,应加强养护,宜采用喷灯加热裂缝两侧5~10 cm,缝中填热沥青,避免和减少路面冰雪融化的水进入路基形成水害,形成网裂,避免路面砂土进入裂缝,在天气转暖后,温缩裂缝难以恢复,形成路面病害。

第二,对于当今大型运输车辆严重超载已引起各级政府的关切,还应加强治理,维持良好运输道路;再者应选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沥青路面疲劳裂缝问题。近几年,胶粉改性沥青面层的使用,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3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因素很多,设计、原材料质量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在多年的施工中体会到,施工质量为第一重点,树立质量高于一切的观念,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检查验收,做到事前有措施,事中有检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处理补救,将裂缝控制在小范围,加强养护,及时修复,才能够确保道路畅通,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1]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资讯,2009(12).

[2]辛殿书.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与预防[J].中华建设,2013(02).

猜你喜欢
面层摊铺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钢轮碾压工艺对SMA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分析
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探究
高速公路 AC-20C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工艺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