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报纸竞争力探讨

2013-08-28 06:42文/王
中国记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报人报纸传统

□ 文/王 辉

传承传统文化是报人文化自觉的基础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是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5页。一个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依恋,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上。报纸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通俗易懂地将之传递给读者。报人要将传播传统文化与满足读者需要结合起来,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报纸在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就要在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正如法国学者于连说:“在世纪转折之际,中国知识界要做的应该是站在中西交汇的高度,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如果不做这一工作,下一世纪中国思想传统将为西方概念所淹没,成为西方思想的附庸。”中国传统文化是复杂的有机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媒体要善于引导。

借鉴多元文化是报人文化自觉的条件

正确理解文化的多元化。当今全球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高雅的,通俗的,等等,各种文化相互碰撞、长期并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何承认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保留各种文化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要,是报纸需要面对的问题。报纸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下,从平等的立场看待不同的文化,以开放的心态理性地面对各种文化带来的冲击,尊重和接受世界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

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类及其文化有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社群、个体的共同性。报纸要更多地探索各种文化的共性,而不是人为地加大这种差异,要寻求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存在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平衡点,找到多种文化对话的基础。

在处理中外文化的融合上,其实中国文化对人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全球伦理和普世价值,东西方文化可以就此展开对话和交流。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文化需求,报人首先要了解读者群的文化口味,比如,青年读者喜欢时尚文化和流行文化,报纸可以选择一些青春活泼和充满朝气的大众文化满足他们的需要;中老年人喜欢温和的文化,报纸就应该多选择古典传统的话题,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放松自己;白领阶层更想获取文化信息,希望通过报纸了解中国当代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新动向。

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是报人文化自觉的关键

坚持先进文化。文化多元化,能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多元化文化必须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报人要实现的文化自觉是先进文化的自觉。先进文化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报纸应当成为先进文化生长的土壤,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深入人心。报人的文化自觉,还要求报人要深入研究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多层次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报纸精品。

发展和谐文化。弘扬先进文化,还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文化是立国之本,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不仅在于它在全球文化政治版图中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恢复自信,也不仅在于它将继续维系中华民族的内在统一,而且在于它在参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及其代表的国家软实力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贡献。”③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的特征。报纸传递的新闻和信息是健康的、多层次的,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都能听到报纸的声音。

猜你喜欢
报人报纸传统
2023年《中国地市报人》征订单
中国地市报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报纸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老传统当传承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