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壮剧研究者的文化自觉行为及方式研究

2013-08-29 09:43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壮剧文山州文山

李 萍

(文山学院 民族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

一、个人层面:云南壮剧的研究者及其研究行为

(一)云南壮剧研究者及其多重身份

云南壮剧的研究,既有个人的参与,也有单位组织的参与。研究者的身份,既有单一的身份者,也有多重身份者,且大多数研究者同时集多种身份角色于一身。

1.根据其所属职业、民族、籍贯、年龄及其与云南壮剧研究相关程度的不同,而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属。第一类,职业强关联的研究者和职业弱关联的研究者。强关联的研究者,一是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如中国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曲六乙)、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李悦)、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黎方、胡耀池、刘佳云)和文山州艺术研究所(刘诗仁、何源景)等。二是地方高校教育和研究系部的研究者,如文山学院宣传部(许六军)、文山学院音乐系(任富强、吕国敏、任仁、刘琉、徐健、程德才)、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李萍)和民族音乐研究所(吕国敏)等。三是云南壮剧传承单位的研究者,文山州壮剧团(汤绍良、李贵恩、何朴清、许六军、邹汉松、兰波、农金佩、吴雪峰)。四是省州县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研究者,如原云南省文化局戏剧工作室(黎方、陈彤彦)、文山州文化局(何朴清、梁宇明)、文山州旅游局(闫金仲)、富宁县文化局(汤绍良、李贵恩等)、富宁县文化馆(黄学巧)、文山市文化馆(赵耀华)、广南县文化馆(曹善)等。五是省级文艺院团的研究者,如云南省滇剧院(何铭)、云南省花灯剧团(金重)等。弱关联的研究者,如文山州境内麻栗坡一中(高星)和广南一中(王家葛)的两位中学教师。第二类,族内研究者和族外研究者,前者如汤绍良、侬怀伦、黄懿陆、许六军、邹汉松、兰波等,后者如金重、李贵恩、刘诗仁、何朴清、刘琉等;第三类,本土研究者和外来研究者,前者如汤绍良、何朴清、许六军、兰波、程德才、黄学巧、吴雪峰、李萍等,后者如曲六乙、黎方、金重、闫金仲、徐健等;第四类,老一辈研究者和中青年研究者,前者如金重、黎方、何朴清、梁宇明、刘诗仁、许六军等,后者如任富强、吕国敏、程德才、刘琉、徐健、李萍等;第五类,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研究者,前者如曲六乙、黎方、刘诗仁、胡耀池、李悦、顾建国、李萍等,后者如王家葛、高星等。

2.从研究者的职业身份变动情况看,有不少研究者由于职业变动而使其具有了多重身份。第一,具有三重身份者,如许六军先生,从文山州壮剧团(艺术工作者)→调入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管理工作者)→再调入地方高校(研究工作者)直至退休,至今仍在从事云南壮剧的音乐创作和研究工作。第二,具有双重身份者,如汤绍良、李贵恩、何朴清等人,从文山州壮剧团(艺术工作者)→调入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管理工作者),而黎方先生则从政府工作部门→调入民族艺术研究部门。职业身份的变动并未减弱其对云南壮剧的关注和研究,反而可以站在不同职业角度去探究云南壮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更为可贵的是有些职业角色的变动使得其依托单位为云南壮剧的宣传保护付出实际行动。

(二)研究者参与云南壮剧研究的文化自觉行为及其方式

1.从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

从云南壮剧论文研究发表的历史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 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视下,一些文艺工作者对云南壮剧的调查和研究便陆续开始了,刘钺、黎方、何铭、曲六乙等人通过调查研究所撰写的文章,大多以论文集收录的方式公开出版,对云南壮剧作了初步介绍。[1]第二个阶段(20 世纪80~9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云南壮剧研究的参与者数量逐渐增多,研究成果方式也呈现多样性。首先,李贵恩、汤绍良、何朴清、刘诗仁、赵耀华、曹善、邹汉松、许六军、梁宇明、陈思妤、崔健国、顾建国等人,在创作实践或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文章,分别通过期刊、报刊和论文集等方式发表。其次,黄懿陆和农怀伦分别以云南壮剧为研究主题撰写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其中,前者的论文还被刊登在《滇桂黔壮剧布依戏历史讨论会文集》内。这一时期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云南壮剧源流的探究方面,也有学者涉及其表演形式、开放性以及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忧思等方面。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期),曲六乙、李悦、金重、黎方、胡耀池、刘佳云、何朴清、刘诗仁、许六军、闫金仲、李萍、吕国敏、任富强、高星、何源景、刘琉、徐健、王家葛、兰波、程德才、任仁、黄学巧、农金佩、吴雪峰等人所撰文章,通过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一是研究选题和分析视角呈现多样化;二是研究者团队已形成一定规模;三是大多数研究者比较注重田野调查,研究论文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从作者的职业身份看,省州级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和云南壮剧传承单位的文艺工作者,参与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

2.从研究者出版著作的情况进行分析

云南壮剧著作的分类,可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其大致归为史志类、介绍类、剧目剧本音乐类、论文集类和综合类五种类型(见表1)。首先,从论著的价值来看,以《云南壮剧志》和《云南壮剧史》所具有的剧种源流考证价值最为突出。前者是一部资料丰富翔实、记述客观可靠的云南少数民族剧种志。[1]而后者的出版,则填补了云南省的民族戏曲剧种无史书的空白。[2](P1)其次,从论著的内容类型来看,现有研究成果虽然不够系统全面,但从公开出版的发行量(共200 万字,印数8200 册)和内部编印资料印刷量(共71 万字,印数4000 册以上)的统计情况看,除了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读者受众面之外,论著的出版发行还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接触云南壮剧,了解云南壮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宣传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3.从研究者申报立项科研课题的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选题内容和课题级别的不同,可将近年来立项的课题分为两类:第一类,云南壮剧音乐研究类课题,如许六军主持完成的原文山师专校级重点课题“富宁土戏(哎依呀)(哎的呶)壮剧班社田野考查及研究”和一般课题“整理、编辑《富宁土戏田野考查资料》”及“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田野调查及研究”。课题组先后对一批壮剧土戏班社和沙戏班进行了壮剧音乐的田野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之上撰写发表云南壮剧音乐的系列论文10 余篇,其中有3 篇论文填补了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研究的空白。第二类,云南壮剧保护和传承研究类课题。一是文山学院音乐系刘琉主持完成的校级科研项目“云南壮剧保护和传承研究”,二是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李萍博士的两个子课题(“云南壮剧文化进校园、进政府、进媒体、进遗产地农村社区开展教育传承模式的探讨”和“地方政府、学者、传承人及其媒体在云南壮剧遗产化保护过程中的文化自觉能力类型构建与建设研究”),分别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840020)和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2XSHO17)进行重点研究。

表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壮剧代表性著作的基本信息一览表

二、组织层面: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参与单位及其活动方式

(一)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

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组织参与单位,主要涉及:第一,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民委以及富宁、广南、文山等三个县(市)的县(市)委、政府、文化局、民委、文化馆、文化站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第二,文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民族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所等地方高校的专业研究机构及其教学研究系部。第三,云南壮剧专业传承单位文山州壮剧团。

(二)单位组织参与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文化自觉行为方式及其特点

1.单位组织参与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文化自觉行为方式

(1)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云南壮剧剧种志编撰和出版工作中的合作。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与地方通力合作,兴起地方剧种史、志的编撰热。[3]从云南壮剧剧种志普查和编撰工作实施的过程来看,是按照由上到下的程序启动的,即从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签发编辑出版的通知→到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委托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等单位牵头→再由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民委组织安排在文山州成立了《云南壮剧志》编辑部→最后在文山州各县成立了编辑小组,参与和投入到这一工作中的专职人员多达三十余人。[1]经过十年的努力,云南壮剧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剧种志。

(2)地方政府组织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如“滇、桂、黔三省 (区) 壮剧、布依戏历史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7日在文山州首府举行,由于会议论文资料大多是为写志而备用的,故所收录的论文大多与编纂民族剧种志相联系,共收入滇、桂、黔三省 (区)著名戏剧学者和戏曲志编纂人员有关壮剧、布依戏历史源流及发展形态的研究文章20 篇,重要内容都偏于阐述壮剧或布依戏的形成及演变。[4]由此可见,会议的召开对于当时正在进行的戏曲志编纂工作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举措,故区别于纯粹的学术研讨会。[1]

(3)地方高校学报通过开设壮剧研究栏目的方式,自觉搭建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首先,2006年11月,原文山师专学报筹建的壮剧研究栏目专家座谈会,在昆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召开,讨论从2007年起开设壮剧研究栏目问题。与会者一致表示支持,并认为此举对于保护、传承、提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5]此次座谈会试图将壮剧研究提升到另一个理论高度,以点带面,将云南壮剧逐渐引入高校办学领域。[4]其次,“壮剧研究”栏目自2007年开设以来,每期刊载2~4篇学术文章,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发表40 余篇论文,对云南壮剧研究成果的展示,对挖掘、保护、传承云南壮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围绕该栏目所形成的壮剧研究学者群权威(如曲六乙、黎方、何朴清、刘诗仁等),又带出了刘琉、徐建等年轻的研究者。[6]因此,在地方高校学报搭建壮剧文化研究成果展示平台的做法,值得借鉴。

2.单位组织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特点分析

第一,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主要涉及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其中以中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活动为多。而地方高校虽有介入,但其在研究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开展的频率等方面都有待拓展和提高,尤其是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应围绕云南壮剧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主题,提供更多的研究服务。第二,从研究活动开展的程序来看,以自上而下逐级进行实施的任务性研究工作为多,而逆向自发的研究活动较少。第三,活动方式,主要涉及对云南壮剧进行普查和收集资料、召开学术研讨会或专家座谈会以及在地方高校学报搭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等方式。第四,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合作开展的研究活动,形式单一(多为专家座谈会形式),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合作活动并不多见。

三、云南壮剧研究者及其参与研究活动单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云南壮剧面临“青黄不接”的研究传承困境

首先,目前研究的主力军仍以老一辈研究者居多,虽有中青年研究者参与,但具有一定影响力者并不多。其次,由于研究参与动机的差异,既有因为喜爱壮剧文化而介入的研究者,也有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而长期介入的研究者,还有出于个人利益需要(如职称评定等)而介入的研究者,这类走马观花式的研究往往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即介入研究时间短,撰写的论文质量一般,却追求文章的快速发表,研究的功利性较为明显。

2.研究者文化自觉能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与老一辈研究者相比较,青年研究者接触云南壮剧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将从某种程度上减少其接受云南壮剧文化熏陶的机会。如果认识和了解云南壮剧的机会越少,则会削弱对壮剧文化的认同程度,再加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能长期深入遗产地去参与体验和调查研究的研究者并不多,容易出现研究参与者文化自觉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其次,从研究成果展示的效果看,研究参与者专业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选题不够到位、研究视角不够多样、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不够专业系统、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等方面,故针对研究者的文化自觉能力及其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培训的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单位间合作机会少,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

从目前已有的合作研究活动来看,组织和参与云南壮剧研究活动的单位,既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有地方高校,还有专业传承剧团。合作类型,既有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合作,也有地方政府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还有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但是这类合作完成的研究活动一是数量较少,二是组织间的合作比较被动,大多数以完成上级单位委派的调查研究任务为多,且有些活动是临时安排的,三是上述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意识淡薄,单打独斗现象较为多见。上述问题的存在,对云南壮剧研究的常规化开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不利,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培养研究者文化自觉的对策分析

从文化自觉能力养成的角度来看,首先,与族外研究者或外地研究者相比,族内研究者和本土研究者有更多的机会从孩童时代就开始接触云南壮剧。其次,与职业关联性弱的研究者相比,职业关联性强的研究者则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所从事的职业了解和认识云南壮剧。因此,对云南壮剧的接触与认知越早越多,那么参与者对云南壮剧的“文化情结”也就越容易形成。壮剧“文化情结”越深,则越有利于参与者对其文化的认同。而认同度越高,则越有利于促使其自觉参与到云南壮剧的研究实践中,并在研究参与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觉反思与成长。因此,培养好云南壮剧相关从业人员参与研究的文化自觉能力,是解决云南壮剧研究人才匮乏、研究者文化自觉能力不足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

1.针对云南壮剧从业者长期开展相关教育课程

(1)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对象。对培养对象的选择,可以根据“专业研究者、业余研究者、本土研究者、外来研究者、族内研究者、族外研究者、老一辈研究者、中青年研究者”等不同类型研究者的身份特征,有针对性地到云南壮剧遗产地的地方政府各级文化事业管理单位、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和艺术类系部以及云南壮剧的专业传承单位等相关部门去招募和挑选,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呼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介入。目前,本地研究者培养的备选单位,有如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所、音乐系、文山州艺术研究所、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旅游局、文山州壮剧团、富宁县文化局、富宁县文化馆、广南县文化局、广南县文化馆等。

(2)培养的重点内容。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能力的研究者参与云南壮剧的研究行为,必定具有共性之处。这种共性即为研究者所具备的对云南壮剧文化自觉认知、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合作和自觉反思的能力。因此,上述文化自觉能力的养成,成为了研究者自觉参与云南壮剧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围绕如何培养云南壮剧研究者文化自觉能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视培养研究者个人和参与单位,对云南壮剧文化自觉认知的能力、自觉认同的能力、自觉参与研究实践的行动能力、研究参与者之间自觉合作的能力和自觉反思的能力,并针对云南壮剧遗产地地方政府各级文化部门的民族文化管理工作者、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地方高校艺术类系部的教育工作者和文山州壮剧团的专业传承者等相关人员,长期坚持开展云南壮剧研究者的文化自觉能力培训工作,将研究参与者上述五种文化自觉能力的培养,作为解决目前云南壮剧研究者文化自觉能力不足和研究传承难等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2.倡导研究单位之间的自觉合作

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等方式,支持开展云南壮剧研究系列活动,不仅能通过各类研究活动促成相关单位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合作、多层面和多样化的合作,而且还可以此类活动整合各相关单位及其各部门之间的研究人力资源,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研究团队建设及其研究者个人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解决云南壮剧研究传承难问题奠定基础。

3.倡议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介入

首先,倡导文山州艺术研究所、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文山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等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应更积极主动地介入到相关研究活动中来,即针对云南壮剧正面临的研究传承断代困境、研究者文化自觉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对策性的研究服务,发挥好地方高校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其次,具体的研究服务方式,可通过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并实施研究的方式进行,并注重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培养老一辈研究者与中青年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尤其倡导老一辈研究者通过课题活动对中青年研究者进行师徒式培养,采用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研究传承教育,以便使中青年研究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而且还能不断积累云南壮剧研究的实践经验,最终提升研究者个人参与云南壮剧研究的文化自觉能力和科研能力,以便为云南壮剧研究培养出更多的研究传承人,保障云南壮剧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1]刘诗仁.云南壮剧研究概览[J].文山学院学报,2010(4):5-10.

[2]黎方,何朴清.云南壮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曲六乙.修史,生命价值的自我砺炼——《云南壮剧史》代序[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7.

[4]吴秋艳.壮剧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0(2):83-86.

[5]胡耀池.文山师专学报将开设云南壮剧研究栏目[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封二,封三.

[6]王光斌.特色栏目与刊物特色 ——《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审读报告[EB/OL].http://wssz.chinajournal.net.cn/EditorB/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b787d5bd-daf0-4334-857bc0274224bd7f&mid=wssz.

猜你喜欢
壮剧文山州文山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文山肉丁
探索有效发挥云南壮剧保护的主体职责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壮剧来啦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