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乳头错觉认知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2013-08-30 07:25孙小玲吴瑜玲曹耀萍郑雅宁
护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错觉乳头产科

孙小玲,郭 梅,林 征,蒋 红,吴瑜玲,曹耀萍,郑雅宁

母乳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十分重视母乳喂养,要求4个月以下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达到80%以上,以保障儿童健康。但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母乳喂养失败的情况,通过观察,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新生儿乳头错觉或乳头错觉发生后未及时纠正。乳头错觉是指婴儿表现出强烈的觅食反射但当触及母亲的乳头时却哭闹拒食、烦躁不安、嘬口吸吮、嘴张大不含接[1]。若不及时纠正,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医护人员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母乳喂养的成效。因此,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程度如何,能否运用乳头错觉的理论知识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纠正新生儿乳头错觉,值得探讨。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5所医院176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程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为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培训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内5所综合性医院(三级甲等3所,三级乙等1所,二级甲等1所)在临床一线从事产科护理工作的护士176人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岁~51岁(28.72岁±6.43岁);中专7人,专科103人,本科66人;从事产科护理工作0.5年~31.0年(7.53年±6.97年);护士66人,护师77人,主管护师32人,副主任护师1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参考新生儿乳头错觉相关文献[2,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4名护理专家、教授多次审阅指正后反复修改而成,共3部分25个条目。函询专家入选标准:①在产科临床护理或护理教育领域有10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②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③对本调查研究的问题熟悉。调查问卷:①个人一般资料,包括所在医院等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产科护理工作年限及职称;②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理论的了解情况及认知情况,包括对新生儿饥饿后的3个反射、有效吸吮的表现、引起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原因、新生儿乳头错觉的预防措施、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护理措施知晓情况以及认为新生儿乳头错觉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有哪些等9个条目;③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干预措施相关的工作行为和需求情况,包括期望了解新生儿乳头错觉知识的途径,对“新生儿乳头错觉是一定可以纠正的”这一观点的态度,是否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乳头错觉是可以纠正的、指导乳头扁平凹陷的产妇进行各种乳头伸展练习、主动严密观察新生儿乳头含接姿势,当发生新生儿张大嘴但不含接乳头、哭闹拒吮时,是否一直指导产妇直到含接成功,是否会选择奶嘴、奶瓶或杯勺进行哺喂等10个条目。所有条目均为封闭式答案,根据选项如实选择或分为3个不同层次,如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调查问卷重测信度系数为0.865。

1.2.2 调查方法 统一培训5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设有统一指导语,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现场调查,要求产科护士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际情况对各个项目进行如实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97.78%。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理论的了解情况(见表1)

表1 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理论的了解情况(n=176) 人(%)

2.2 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情况 产科护士认为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母亲因素(94.89%)、新生儿因素(90.34%)、家属因素(82.39%)、医护人员因素(44.89%)、其他(14.77%);117人(66.48%)赞同“护理人员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程度会对新生儿和(或)产妇产生影响”这一观点,57人(32.39%)部分赞同,2人(1.14%)不赞同。

2.3 产科护士与新生儿乳头错觉干预措施相关工作行为和需求情况 产科护士期望了解新生儿乳头错觉的途径依次为:讲座(84.66%)、护理类期刊(64.77%)、培训班(49.43%)、护理专业教材(45.45%)、其他(9.09%);98人(55.68%)赞同“新生儿乳头错觉是一定可以纠正的”这一观点,78人(44.32%)部分赞同,不赞同者为0;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干预措施相关的工作行为见表2。

表2 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干预措施相关的工作行为(n=176) 人(%)

2.4 产科护士认为新生儿乳头错觉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见表3)

表3 产科护士认为新生儿乳头错觉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n=176) 人(%)

3 讨论

3.1 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认知不全面 本调查显示,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原因部分了解的59.09%,对新生儿乳头错觉预防措施部分了解的55.12%,对新生儿乳头错觉干预措施部分了解的56.25%,提示目前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产科护理教科书中尚未将新生儿乳头错觉这一概念独立系统地提出并进行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通过本调查发现,有关新生儿乳头错觉理论了解情况的条目中选择“不了解”选项的,全部为产科临床工作3年内的护士。研究者分析,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护理知识大多来源于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的护理经验,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低年资产科护士在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得不到足够的新生儿乳头错觉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的护理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还表明,98.86%的产科护士赞同或部分赞同自己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程度会对新生儿和(或)产妇产生影响,但在具体预防和护理措施方面大部分人选择了部分了解或不了解,表明临床护士能够认识到新生儿乳头错觉的重要性,但对预防及干预措施认识不全面,因此,在加大理论宣传的同时,重点应加强对预防干预措施的培训。

3.2 强化产科护士工作行为,预防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发生 新生儿乳头错觉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工喂养、母婴分离、医护人员知识缺乏或责任心不强以及产妇乳头扁平内陷[2]。调查表明,100%的产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情况。当产妇遇到问题时经常因求助对象不明确或对年轻护士缺乏信任感而失去求助信心[4]。所以,对于存在新生儿乳头错觉发生原因的产妇尤其是母婴分离、乳头缺陷的产妇,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产妇的信任,并为其提供及时的母乳喂养帮助。表3表明,临床工作中发生新生儿乳头错觉时,只有45.45%的产科护士会一直指导产妇直到含接成功,93.19%的人会选择或有时选择人工喂养,表明需时时、处处加深护理人员母乳喂养的意识,强化产科护士工作行为,提高其对新生儿乳头错觉护理的干预作用。

4 护理对策

本调查显示,84.66%的调查对象期望通过讲座形式、64.77%的调查对象期望通过护理类期刊的形式来了解有关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护理知识。针对调查结果,我科连续4周举办有关新生儿乳头错觉理论及护理知识的讲座,采用情景式教育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新生儿乳头错觉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设计成培训模块,内容包括新生儿吸吮母乳的原理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发生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原因及危害;新生儿乳头错觉的预见性护理;新生儿乳头错觉的纠正方法等。每周的护理讲座重点培训模块中的一个部分,1个月后再次强化集中讲解所有内容1次。创设多媒体教学情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纠正乳头错觉的方法等做成PPT、视频,向护理人员进行播放教育,达到图文并茂、真实直观、简单易懂的目的;创设经验交流情景,由曾经在产后发生过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护理人员进行角色扮演,现身讲述乳头扁平凹陷、母婴分离等导致的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身心感受,交流过程中授课者对交流的内容适时指导,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创设游戏学习情境,通过组织一些小游戏,让护理人员融入发生新生儿乳头错觉的现实场景,如授课者请某位护士示范乳头扁平凹陷者如何进行霍夫曼乳头伸展练习,正确者给予小礼品奖励,并请其余护士评价示范是否正确,对示范不正确的护士给予纠正。通过培训,我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呼吁护理教育专家们将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护理知识加入护理教科书中对其进行普及。

[1] 陈彩平.产生乳头错觉的原因及其母乳喂养指导[J].护理研究,2006,20(3B):715-716.

[2] 姜魁芹.婴儿乳头错觉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7.

[3] 邱淑巧.婴儿出生后两种喂养方式对乳头错觉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8(2):103-104.

[4] 黎梅芳,彭婉仪.对住院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强化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6,13(1):67-68.

猜你喜欢
错觉乳头产科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错觉极限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有趣的错觉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