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水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2013-09-03 08:46张跃彬刀静梅
中国糖料 2013年3期
关键词:施氮氮素甘蔗

张跃彬 ,樊 仙 ,刀静梅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2.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远 661699)

甘蔗(Saccharum sinensis Roxb.)是典型的热带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目前主要集中种植在桂中南、滇西南等边疆民族地区[1]。甘蔗生期长,每季甘蔗达10~12个月,生物产量大,全国蔗区平均单产达75t/hm2[2]。氮是甘蔗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据统计,每吨甘蔗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N)1.5~2kg。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蔗区施肥不合理,多施、滥施氮肥现象严重,据桂中南、粤西、滇西南3个地区甘蔗优势区域肥料利用调查,甘蔗氮肥施用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氮肥投入已占甘蔗生产资料投入的25%以上[3]。然而,在高施氮的情况下,甘蔗产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1990—2011年,南方蔗区氮施用量水平提高1.5倍,但甘蔗产量仅提高12%[4]。

施肥对甘蔗产量的研究,在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已有试验报道,1999—2002年,张跃彬等通过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云南蔗区对氮、磷、钾等因素对春植甘蔗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5],1999年,郭银彩等人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广东蔗区,对氮、磷、钾等因素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6]。但是,氮作为甘蔗生产上最重要的营养元素,针对氮素不同施用量对甘蔗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为此,本试验通过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对甘蔗的影响,以期为甘蔗科学施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于2011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开远第一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区海拔1050m,年降雨量800mm,日照2345h,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348d,是我国西南代表性蔗区。

本试验供试土壤类型为赤红壤,主要理化性状:pH 5.9,有机质22.9g/kg,全氮1.64g/kg,全磷0.67g/kg,全钾 13.7g/kg,碱解氮 82.85mg/kg,速效磷 9.72mg/kg,速效钾 115.87mg/kg。

1.1.2 试验材料 供试甘蔗品种为云蔗05-51;供试氮素为46%尿素。

1.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氮素30%作底肥施用,70%作追肥施用。A.施氮素水平0 kg/hm2;B.施氮素水平 270kg/hm2;C.施氮素水平 360kg/hm2;D.施氮素水平 540 kg/hm2。

小区试验为5行/区,行距1.2m,行长5m,每小区面积30m2,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重复。

1.1.4 田间管理 甘蔗种植时间为2011年2月8日,下种量为8000芽/667m2,氮肥30%作底肥施用,种植甘蔗后灌水1次,小区灌水量等同;6月10日各小区对70%氮素作为追肥施入,其它所有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甘蔗苗期取中间3行,从4月13日至6月6日,调查4次苗量,以6月6月的苗量为最终值进行分析;进入伸长期后,每小区选择代表性植株10株,每个月定点调查植株株高,观察生长速,以12月10日的株高为最终株高进行分析;同时测定10株甘蔗的茎径、采用锤度计测定甘蔗糖锤度;12月12日,进行各小区有效茎调查,以12月25日的小区实产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出苗的影响

甘蔗下种后,进入种苗的萌发过程,种苗萌发初期主要是芽和根萌发。甘蔗萌发能量主要依靠自身营养体供应。当根带上的根点逐渐发育成种根,开始吸收甘蔗养分,从而依靠土壤养分进行幼苗生长和分蘖,其中氮素是甘蔗苗期最主要的养分。

试验表明,在甘蔗苗期,氮素对甘蔗影响很大,氮素与苗量呈正相关,施氮量达150kg/hm2以上的3个处理,甘蔗苗量均比不施氮素的呈现显著的差异,氮素与苗量的相关系数达R=0.82,决定系数R2=0.67,回归模型y=170.05+0.44x-0.00058x2,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当施氮量253.0kg/hm2时,苗量达到最高水平(379株),说明在低施氮水平下,甘蔗苗量即可达到极限,也说明甘蔗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小,但需求十分敏感。

表1 施氮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图1 氮素对甘蔗苗量的模拟

图2 施氮对甘蔗伸长的模拟

2.2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伸长的影响

甘蔗伸长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在蔗茎的大伸长期,对氮的需求较大,氮肥充足,蔗株合成的蛋白质多,细胞原生质饱满。氮又是叶绿素和酶的组成部分,氮素充足,光合效率高,蔗茎生长快。但是,如果偏施氮,也会造成迟熟易倒伏等不良影响。

试验表明,不施氮素的甘蔗株高为172cm,随着氮素的施用量增加,甘蔗株高不断提高,株高与施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决定系数R2=0.82,回归方程为y=171.4+0.096x-0.0001x2,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当施氮量为424.6kg/hm2,出现极限,即株高为191.7cm。

2.3 氮素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在甘蔗生长中,氮是影响产量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每千克纯氮可增产蔗茎70~250kg,但增产的效果并不随施肥量增加而直线上升,当氮肥施用增加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产量不再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7]。这是因偏施重施氮肥,引起甘蔗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反而使光合强度减弱。

氮素对单位面积有效茎、甘蔗株高、甘蔗茎径3个因素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甘蔗产量。本试验表明,产量与施氮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决定系数R2=0.91,回归模型为y=239.6+1.13x-0.0015x2,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当施氮水平384.5kg/hm2时,小区产量达到最高457.4kg。

图3 施氮与甘蔗产量模拟

图4 施氮对甘蔗锤度的模拟

2.4 施氮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甘蔗是制糖工业原料,品质是甘蔗生产上重要的经济指标。甘蔗品质最直观的指标就是糖锤度。氮素作为甘蔗生长上最重要的元素,在甘蔗生长的前中期,有重要的生长促进作用,但当甘蔗进入成熟期,就要减少氮肥使用,因为氮素能促进甘蔗的继续伸长,不利于蔗糖的贮存积累,在甘蔗生长的后期,过多、过迟存在氮素,会影响甘蔗的品质和糖分的提高。

试验表明,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甘蔗糖锤度达到23.16%,在施氮处理中,甘蔗锤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施肥与甘蔗糖锤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81,决定系数R2=-0.65,回归模型y=23.06-0.012x+0.000014x2

3 结论与讨论

3.1 氮素是甘蔗生长中最主要的营养元素,其施用水平与甘蔗生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需求是有限度的,试验表明,施氮水平在424.6kg/hm2以内,甘蔗伸长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水平,甘蔗伸长则不再增加;对甘蔗产量来讲,施氮水平在457.4kg/hm2内,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水平,甘蔗产量则不再增加。

3.2 从甘蔗的品质指标来看,氮素水平与甘蔗糖锤度存在负相关关系,施氮量增加,糖锤度降低,所以甘蔗在增施氮肥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磷素、钾,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品质的下降。

3.3 从本试验研究看出,在甘蔗生长的周期内,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的需氮规律,即在甘蔗生长的苗期,需求量少,但需求迫切,附着植株的生长,需氮量不断提高,在伸长期达到最高水平,进入甘蔗成熟期,则对氮的需求量又减少,在成熟期氮素的存在还会影响品质的提高。

[1]张跃彬.中国甘蔗产业发展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李杨瑞.现代甘蔗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张跃彬,郭家文.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4]张跃彬.现代甘蔗糖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张跃彬,段昌坪,晏发国,等.滇西旱地春植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17-22.

[6]郭银彩,罗明珠,梁计南,等.沙围田甘蔗“三高”施肥模式优化研究[J].甘蔗,2003(4):13-17.

[7]赵炳华,马志和,张跃彬.甘蔗目标产量优化农艺措施推荐及函数模型建立[J].甘蔗,1999,6(1):28-35.

猜你喜欢
施氮氮素甘蔗
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差异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施氮水平对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氮素运筹对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氮肥运筹对地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施氮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