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形成、特征与传承

2013-09-04 05:57沈建华卢伯春
体育科研 2013年4期
关键词:海派体育教师上海

沈建华,马 瑞,卢伯春

在近代中外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大量国内外移民的涌入,与之相随的是东西方各种异质文化的汇聚与碰撞,上海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和包容这些文化,使之共生相容,并由此逐步产生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精髓和卓越的城市精神特质,使得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体现在学校体育发展中,是一方面主动吸纳西方体育文化之精粹,另一方面又承担着向全国辐射西方体育文化的重任,近代上海学校体育文化成为向全国辐射之源。上海学校体育也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卓越之路。

然而,上海学校体育在卓越领先的同时,还缺乏对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精深的提炼和探究。俗话说,“实力制胜,文化致远”,上海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挖掘与宣扬,以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为引领,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砥砺自身,奋力前行。本研究回顾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历史,提炼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特征,思考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抛砖引玉,以期推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形成的基础

1.1 近代上海体育教育奠定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起点

上海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接触、冲撞、互动、融合,使得上海成为中外体育文化结合的空间场域,创造了上海新的“体育文化基因”,它是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进化”的核心动力。具体说来,上海体育教育的源头可追溯至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时期。西方体育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上海,在传入初期西方体育出现在军事学堂、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等社会活动中,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活动主要还是在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中最先开展,并借此进行一种宗教输入和文化的征服。传教士在上海开设各类教会学校,从1847年至1900年,在上海创办了16所教会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体育活动和组织体育比赛,一是率先在上海教会学校中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其体育项目几乎包括所有现代体育项目。二是将竞技体育的观念和比赛带给了上海人。对上海近代体育产生最大影响的教会学校是圣约翰大学,他不仅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传向上海,而且将近代体育活动引进校园,所涉及的项目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等,为上海近代体育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上海近代体育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除了基督教会的作用外,受洋务运动的影响,上海逐步开设了多个“洋务文化教育”为主的新式学堂,仿照外国学校开设课程,体育(当时被称为“体操”)也被列为课程之一在学堂中开展,但其内容主要以本土的竞技、游戏、民俗为主,例如1878 年创办的梅溪书院,就设有武术、投壶、习射、蹴鞠和八段锦等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此后1897 年开设的南洋公学,不仅开设包含足球、棒球和网球在内的体育科目,并且还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召开体育运动会,在当时引起轰动。1916年创建的精武体育会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进中国,借鉴西方的体育手段来发展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除了深入到大中小学开展“强国强种”武术教学外,先后成立了足球队、网球队、乒乓队、篮球队、田径队等,以强健身体、养成人格、服务社会。

近代上海学校和学堂中的体育课程的开设,是西方体育和教育文化濡化的产物,不仅开创我国体育教育之先河,更从思想、形式、内容等方面奠定了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起点与基础。

1.2 学校的创办者宣扬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1]。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同样是上海学校教育者们思考、实践体育的结果,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可以觅得海派学校体育思想的雏形。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认为体育比赛可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指挥,在竞争中他们会变得大方起来[2]。再如梅溪书院的“举德、智、体三育而兼之,与东西洋教授之法意多暗合者”的教育宗旨,使得上海的体育教育自创办之初就兼顾健体与育人的功能。此外由徐一冰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最早的体育杂志《体育界》第一号的“论说”栏目里,刊载的题为《敬告教育界启》文章,充分论述了学校教育德、智、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体育占教育之大部分,与德、智二育并列者也。从事教育者应如何使三者相辅而行,不稍偏废,以冀受教育者得到圆满之要求乎。”之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大师麦克乐于1913至1926两度来华,推广体育教育,强调“体育能发展本能的活动,建立健全身心和培养社会行为[3]。”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的特征,他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有识道德而无健全之身躯,则筋骨不能劳,体肤不能饿,心意不能困,咸施夸毗之病夫,又何能运起学识道德,以树不世之业,而为人类造莫大之福哉”。他大力宣扬“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提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体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体育与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在其任职南京高等师范教务科主任、创办南京晓庄师范、育才学校期间,将其教育思想融入体育卫生课程中,尤其在育才学校开设了生理卫生、心理卫生、环境卫生与卫生环境之创造、急救、营养、医药看护常识、田径赛与球赛、国术、游泳、柔韧操、童军操、爬山、露营、远足等课程。由此项种种,不仅确定了体育教育在新教育框架中的地位,更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1.3 培养体育师资传播海派学校体育文化

在上海开设体育课程的同时重视培养体育师资,最早的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包括留日学生何东1905 年创于松江城西祭江亭的体操传习所,传习所共办4期,为上海地区培养了最早一批体育教师。1908 年,徐一冰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专门培养的体育师资学校:中国体操学校,为上海,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教育人才。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沪上体育专门学校和体育专修科的创办呈兴起之势。据统计从辛亥革命后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上海开办了十多所新式私立占多数的体育专门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学校体育发展所呈现的繁盛的局面。这些学校不仅为上海中小学培养了优秀体育教师,也为建立近代上海学校体育在全国的影响力提供人力资源,在实践与传播体育教育思想的同时,积淀、传播了海派学校体育文化。

另一方面以开放性、灵活性为其特点的“海派”文化使上海青年体育教师具有思想活跃,反应灵活,博采众长和接受力强的素质。尤其是开放、改革的新时期,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沿海城市,频繁的国际间经济、文化往来又使上海青年体育教师的开放心理上涂抹了求新、求异和易变的时代色彩。这些人格特征和社会氛围使上海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开创体育教育的新局面,许多上海的青年体育教师在全国的体育教学比赛中屡屡得奖,注重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元素在课中运用,也成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4 体育教材编撰是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载体

学校是文化的容器,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自体育被纳入新教育课程框架之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勤奋书局等沪上出版机构出版印刷了多部与体育教育相关书籍,既包括幼稚园、初小、高小、中学各学段体育教材,也包括《实用体操讲义》《体操上之生理》等体育师资培训用书,以及《教授体操之一得》等教辅书籍。报刊《体育界》第一号中解答“女学校如何教授体操”、“学校无室内运动场下雨天如何开展体育教学”等问题。从上海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三育并重”,体育是德育、智育之基础等体育教育思想、文化,到容纳海派体育教育思想、文化的“容器”——将体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的学校出现,以及海派学校体育思想、文化的“载体”——体育教材、书籍出版,标志这一时期上海已初步建构起海派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为海派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体育教育价值观的支撑,并通过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输出形成对全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力,发挥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2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表现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是上海在多年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体育教育文化。它是近现代上海体育教育发展的浓缩,与海派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体现出开放、多元包容、创新、领先和务实的核心特征。

2.1 开放1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能以开放的姿态开拓其发展空间。一方面,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必须坚持上海城市的独特精神和品格,才能自立于世界学校体育文化之林;另一方面,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只有向各种文化形态敞开胸怀, 并且保持自己的特点, 才能在相互吸取中共存共赢。因此,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发性特征,首先表现在教育管理者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上。1905 年清朝政府于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后,上海新式学校的兴起改变了中国传统教育死读“四书五经”的教育方式,开创了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成为近代上海学校体育的宗旨,更奠定了现代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学校教育管理层对体育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一方面传承于上海近代体育教育一贯的宗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与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作为国内一流城市,沪上名校学生是国外优秀高校目标生源,体育活动经历和能力往往是决定学生是否能被录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使各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育的质量。此外,上海教育管理部门为学校校长提供国外基础教育考察的机会,一些校长深入考察中小学后发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多样的体育课程,校园的生气,作用在学生身上呈现的是朝气和自信,运动能让一个人,进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人格、品质和素养都发生很大改观[4]。”

其次表现在体育学者能以开放姿态学习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上海“学校体育要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目标,在上海教委分管学校体育部门、学校体育工作者和高校体育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共举办1992 年中日学校体育研讨会、1997年中韩学校体育研讨会、1999年和2001 年的中日研讨会、2007年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五次大型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体育专家、学者实地观摩了上海市多种类型的体育课,观看国外体育教学录像,了解国外体育教学改革动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国际体育研究会不仅是国人了解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的窗口,也是国外体育专家了解上海、中国学校体育的窗口;在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中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沿,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推进上海学校体育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体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要求。

其三表现在学校体育教师能积极报名参加出国进修培训。近期实施的“2012年上海市教育系统体育教育学科带头人”培训方案的培训措施中就有为期8周的“国外研修”。经过学习,参加国外研修的20位体育教师都撰写了学习心得,回国后接受了市教委对其学习成果的考查与评估,纷纷表示将会把国外学习的体会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各自学校、区域内开展实验,实现本土化,形成上海地区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正是这些年青体育教师参加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使得这种文化充满活力与前途。

2.2 多元包容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另一特征是多元包容。多元与包容是联系在一起的,从总体上看上海学校体育的课程、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组织形式是多元,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看就是包容。具体看来,从教育行政管理层面,为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爱好、传承体育文化的教育目标,上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原来单一的体育课改革为包含基础体育课、拓展选项体育课、研究(体育课题)综合课在内的立体课程体系。学生在基础体育课上学习掌握的包括跑、跳、掷在内的基本运动技能;在拓展选项课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在学校提供的多种运动项目中选择一项至两项进行学习,以培养体育爱好;在研究(体育课题)综合课上与同学一起探究体育相关文化[5]。这种阶梯性课程体系,改变了“千人一书、万人一纲”的局面,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体育学习需求,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选择,也促进了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发展。

从学校管理层面,如何在现有教育框架下让青少年学生更加深入学习体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很多学校做出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安排改革。

从教师教学层面,体育教师也充分发挥教育智慧,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体育文化的习得。

简而言之,多元包容贯穿了上海学校体育教育各个层面,多元包容是海派学校体育“百花齐放”的秘诀,是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得以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2.3 务实3

上海开埠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引入大量西学,特别是格致之学,首开全国之先河。格致之学,培养了人的理性思维,也使得求真务实、格物致知成为上海的城市底蕴。受这种海派气质的影响,上海的学校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层以及体育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想方设法将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国大部分省市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樊篱,“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普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辩证地处理了体育教育与主科教学的关系,站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高度,制定、颁布了《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为学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实《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提供政策支撑。在学校管理层面,很多校长认同体育强健体魄、培养人格、促进主科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坚持强化学校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独生子女社会,学生怕磕怕碰、校园伤害事故易发、学生家长苛责学校责任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并不避重就轻,坚持按大纲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操鱼跃前滚翻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材料。甚至有校长把体育放到学校教学的中心地位上,“学校体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体育是学科教学的基础”,这是上海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评价,由于将全校学生体育课按兴趣水平跨年级混合分班,川沙全校课表围绕体育课的安排来编排。此外,上海的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意体育的育人功能,很多学校校园体育活动与其说是身体活动,不如说是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活动自始至终都蕴涵着对学生人格与文化的熏陶。

教学管理层面上,各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学校教学管理层面上,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相关制度的制定,例如上海中学“一五结构”体育改革、西南位育中学“校三好学生评比体育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层面上,各种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评分与体锻评分软件的开发,运动会无纸化报名系统的开发与设立……诸如此类,无不显示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中,各个层面的体育教育从业者,为提高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爱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传授学生体育文化而做出的切实可行的努力。

2.4 创新4

创新是海派文化的精髓,也是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之一。上海学校体育从近代到现代一直走在全国之首,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梅溪学堂体育课的开设,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体育运动的兴起,中国体操学校的创办,《体育界》杂志的创刊,体育教科书和体育规则的编写出版,到现代学校体育的实施和改革,创新一直是上海学校体育的特征和诉求。

以课改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启动新一期课改,在全国首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观念,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将传统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保健”。1996年,当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意见后,全国体育教育参照上海一期课改开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上海并未满足于这一步的领先,又于1998年开始了二期课改,将体育课更名为“ 体育与健身”,更加突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形成包含基础体育课、拓展选项体育课、研究(体育课题)综合课和体育活动课在内的立体课程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的整合是二期课改突破点,在体育教学中上海学校体育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优化体育学习方式。除了课程改革外,上海还是首个将体育考试纳入到中考考试体系,以及通过《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城市。这两个重要举措,不仅为上海学校体育教育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更为教育部体育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创新点有:开拓性地改革升学考试内容,上海崇明中学首次在全国推出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把体育加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1981 年4 月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对上海崇明中学的做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上海育才中学的“ 男拳女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经验被推广后,对上海及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学校体育立法由单一教育行政部门向综合立法发展突破,由上海市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提出“学生健康促进工程”,为改变学生体质下降保驾护航;为了实现体育教育强身健身、培养人格、传播文化的教育目标,上海学校体育在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师教学等几个层面,积极发挥专业人士的聪明才智,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图1)。

图 1 海派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Figure1 Innovation of Shanghai School PE Teaching

综上所述,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得益于近代上海学校体育的影响,上海丰富的体育项目文化和较高的体育教师素质,在海派文化精髓的影响下,以开放性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突破传统的陈规旧习,以“海”般的胸怀包容多元,务实与创新并举,敢为天下先,在全国确立了示范性、先导性地位(如图2)。

图2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特征的相互关系Figure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School PE Culture

3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传承的思考

3.1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根与魂

“开放、多元包容、务实、创新”是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魂”,这是由上海学校体育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背景、发展方式以及社会特有的文化底蕴所决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是海派体育文化的“根”。

“开放、务实、创新、领先”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上海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离不开上海在全国各个历史时期教育改革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离不开上海市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传统与风格。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敬重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将上海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发扬光大,把“根”和“魂”融合起来,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才会出现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一方面,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要不断借鉴和扬弃外来的先进体育文化和教育文化,从不同的形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以“开放、领先、务实、创新”的特质进一步发展海派学校体育,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更要注重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在上海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划与远景勾勒中要兼顾国际性与地方性、时代性与传统性,避免过度追捧外来体育文化,忽略本土体育文化的传承。例如在体育教育的运动项目设置上,更要重视上海特色的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素材的整理和发掘。诸如打弹子、滚圈子、套圈子、掼结子、顶核子、跳筋子、造房子、扯铃子和抽陀子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弄堂传统“九子游戏”,不仅要成为体育教育素材,更要从校本课程甚至地方课程的角度进行开展,继承和弘扬上海的乡土体育文化遗产。

3.2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在“开放、务实、创新、领先”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精髓的引领下,上海的学校体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丰富的创新性体育教育教学成果。上海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体育教育先行者的创新性教育成果,更要继续坚持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

上海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智慧并未得到充分的延续,一些创新性的教育教学形式、内容、方法,最初轰轰烈烈,最后不了了之,甚至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被其它省市的体育教育者学习、借鉴、应用,成为他山之石。这一方面与海派学校体育更重视创新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沪上学校体育不注意对体育教师教育创新的总结、提炼、推广有关。

基于此,海派学校体育要继续坚持原创性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革新,更要在传承现有体育教育教材、教法、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3.3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形式与质量

“形式多样”是上海学校体育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多样体现在体育课程的设定、体育教学形式的变化、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上,这确实使上海学校体育工作在全国范围一枝独秀。但是,在专注多样化创新的同时,更不能放松对质量的要求,避免重形式、轻质量。只有将高质量体育教学与形式创新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体现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优越性。

目前,青少年体质提高和体育参与度正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使青少年有更多时间、更大范围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能素质,上海各级学校体育均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包括错时体活、增设项目、丰富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率,但对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质量与效果却鲜有关注。因此,海派学校体育更要注重形式创新和质量保证之间协调平衡,不仅要强调在校园有限的时间内保证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更要想方设法保证单位时间内青少年切实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为全国学校体育做出表率。

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操作者,其素质决定了学校体育的质量和方向,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上海体育教师智慧与付出的努力不无关系。未来海派学校体育,要更加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坚持以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同样要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通过强化培训质量,提升青年教师的技能,拓展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上海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3.4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海的学校体育管理者、教育者想方设法使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满足学生健身及技能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体质,这仅仅是一种“短期效应”。我们的体育教育教学更应该追求使学生保持体育兴趣,基于自身需要的运动愿望,以及自觉自愿地坚持体育运动,形成终身的习惯,即追求一种“长期效应”。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讨论、梳理、总结、提炼,定会为众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了解上海学校体育的传统、特点、成绩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这也只是一种“短期效应”。文化是要靠“养”的,任何文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打造”出来。海派文化的发展,就要靠一代代人的精心呵护、培育、经营,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它不断地发扬光大。从长远看,随着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研究中来,随着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理论体系的建立的完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必将会成为指导上海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示范全国体育教师的重要理论依据。

4 结语

19世纪后叶,优越的地理位置伴随西学东渐之风,上海成为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登陆的文化码头。重视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价值、重视体育师资培养、重视体育教材的编撰以及体育教学教法的探讨,近代上海学校体育确立了体育教育的先进性和系统性,成就了海派学校体育的文化源头。现代上海学校体育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的精髓,凭借上海丰富的体育项目文化,充分发挥海派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形成了开放、创新、领先和务实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特征。

得益于与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上海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更加开放,更加与国际接轨,更加兼顾体育的健体和育人功能;体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层以及体育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身心全面为发展的目标,想方设法将体育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全国形成了示范性、先导性,成就了卓越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传承,更要秉承“开放、创新、领先、务实”的理念,处理好海派学校体育根与魂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形式与质量的关系、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关系,将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启发我们:体育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部分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是近代上海市民生活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仍须从现代的社会生活入手,让体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体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6:13-63.

[2] 胡卫青.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6.

[3] 郞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4] 沈祖芸.体育格调——一所非示范性高中的示范之路[J].上海教育, 2007(4):10-14.

[5] 沈建华.操场风雨历程60年——上海学校体育回顾与展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海派体育教师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