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

2013-09-05 10:2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北京朝阳医院学系核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于2006年3月24日经首都医科大学批准正式成立,2006年6月24日隆重举行学系成立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学系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按照《首都医科大学关于临床专科学院/系进行换届和调整的通知》要求,学系于2012年6月30日召开了换届选举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第二届核医学系务委员会。

换届后的核医学系在原有13家组成单位的基础上增至18家,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电力医院、复兴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世纪坛医院、胸科医院、石景山医院、潞河医院、航天总医院、四○一医院、西苑医院及广安门中医院的核医学科,学系力量进一步壮大。学系主任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铁教授担任,副系主任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云川教授、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春林主任医师、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蒨教授、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阿东教授担任,学系办公室设在北京朝阳医院,系办公室主任由张春副教授担任。

通过对18家单位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了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核医学系,具备了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医疗、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发展成为拥有精干的技术队伍和精良的仪器设备的高水平专科学系。本学系拥有的技术力量和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诊断水平特别是在心肺血管疾病方面的诊断水平以及年接受核医学检查的患者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学系拥有一支庞大的核医学专业队伍,目前总人数142人,其中正高职称者13人,副高职称者17人,中级职称者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5人。本学系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培养研究生约4~10名。2006至2010年共培养研究生23名,目前在读研究生8名。学系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国际学院核医学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专升本、护校、医学检验、影像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系、预防医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的核医学教学工作。

学系在研课题经费300余万元,其中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其他项目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年共计发表论文197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171篇,SCI收录12篇(最高影响因子3.915,累计影响因子32.68)。近5年学系成员以系主任王铁教授为主,共计主编/副主编专著8部,参编专著15部。学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英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该书已于2012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核医学》英文教材。

学系各单位科室工作面积合计3 855 m2,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6台,万元以上的设备70台。这些仪器设备的功能及显像年检查人次约40 000人次,PET检查约1 000人次/年,体外分析(放射性免疫和化学发光分析)达18万人次/年。

学系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各医院特色和工作重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医学显像方法在呼吸、循环系统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PET的临床应用与研究;SPECT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核素检查在内分泌方面尤其是糖尿病中的应用;利用现有学科优势及设备条件,开展多种方法学对比研究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及高级神经功能的研究;肿瘤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核医学应用中的放射防护等。

“十二五”期间,核医学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本学系的现有资源,把本学科建成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核医学工作者,拥有一批精良设备、拥有多项科研项目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优秀学科,争取在5年内进入北京市及国家重点学科行列。

猜你喜欢
北京朝阳医院学系核医学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2020年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举办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西区)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系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北京朝阳医院:利益调整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