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友谊桥梁,共谱合作华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访问欧洲三国

2013-09-07 01:04孙守亮
当代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胡春华苏黎世代表团

■ 孙守亮/文

应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瑞士苏黎世州政府和意大利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中共代表团于2013年7月8—17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主要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和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等。

此访是在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刚刚成功访问德国和瑞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十八大后我党首次派高级代表团出访欧洲地区,传递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与欧洲关系的明确信号,受到欧方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同时,这也是意大利新政府组成后中国高层领导人与意大利新总理莱塔的首次会晤,对推动中意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访问达到了“广泛接触、深入交流、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展望未来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

德国是出访首站。德国是欧盟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凭借强大的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业,德成功抵御住欧债危机的冲击,成为欧洲经济的稳定锚和推动欧债危机解决的关键力量,在欧盟内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近年来,中德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两国2010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1年建立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同外国建立的首个政府磋商机制,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对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不久,李克强总理上任后首访的唯一欧盟国家即是德国。

7月8日凌晨6时许,经过一夜飞行,代表团搭乘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客机稳稳降落在慕尼黑施特劳斯国际机场。巴伐利亚州用最高礼仪欢迎来自中国的贵宾。不顾旅途劳顿,代表团上午直奔西门子公司和宝马公司考察并洽谈合作,之后又会见了巴州副州长兼经济部长蔡尔和企业界代表。下午,胡春华与基社盟主席、巴州州长泽霍夫在州政府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加强两党两国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加强广东与巴州友好省州关系达成多项共识。结束会谈后,泽霍夫州长坚持送代表团下楼,他在楼道里悬挂的一幅画像前停下脚步,特意向胡春华介绍道,“这就是基社盟前主席、巴州前州长施特劳斯。他1975年访华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会见。从那时起,基社盟就一直致力于对华友好”。“两个伟大主席的握手在中国也传为佳话。由老一辈领导人缔造的中德友好已经传递到青年一代手上,我们应加强两党青年政治家交流”,胡春华回应道。泽霍夫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主人一直送到上车处,主客双方紧紧握手话别,相约来年广东再见。

当天晚上,代表团乘机前往德国之行的第二站——下萨克森州。9日上午,受正在休假的魏尔州长委托,下萨州副州长温策尔会见了代表团。温策尔出身于靠环保运动起家的德国绿党,他几乎所有提问都围绕着这个话题。胡春华详细介绍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努力,并着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报告,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红色的党,现在也注入了绿色内容”,这一形象的描述使对方露出会心的笑容。当代表团从州政府驱车赶到位于沃尔夫斯堡市的大众汽车总部时,年近七旬的文德恩董事长已在公司门口等候。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向代表团逐一展示了大众即将在佛山工厂投产的车型。

7月8日,胡春华会见德国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

在德国访问的最后一站是首都柏林,这是一座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城市,它见证了德意志的兴衰沉浮,经历了欧洲的分裂和统一。胡春华分别会见了执政党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考德尔、总理府国务部长冯·克莱登和最大反对党社民党副主席、柏林市市长沃维莱特。胡春华表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视与德国的关系及与各党的党际交往,中方赞赏德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为克服欧债危机所做的努力,中国乐见一个繁荣的欧洲和稳定的欧元,相信欧洲一定可以早日走出危机。曾多次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访华的考德尔赞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进步,感谢中国政府在欧洲处于困难时给予的宝贵支持,表示德联邦政府将恪守承诺,在欧盟内坚决反对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实际上,代表团访德期间接触的各党领导人和地方政府均明确表示希望加强德中互利合作,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足见中德利益交融之深。

中瑞友好深入民心

顺利结束对德国的访问后,代表团乘机抵达苏黎世,开始对瑞士进行访问。由于奉行中立政策,瑞士成为欧洲百年战乱中的一叶和平孤舟,免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涂炭,在列强夹缝中保持了国家独立,且使本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现在,瑞士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万美元。此外,这个在世界地图上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国家还拥有诺华、ABB、瑞银、雀巢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近来,中瑞关系热度前所未有。5月23—25日,李克强总理对瑞士进行正式访问,瑞士也是李总理就任后出访的首个欧洲国家。7月,两国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瑞士成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借助自贸协定东风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成为胡春华访问瑞士的首要任务。

苏黎世是瑞士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座繁华而又静谧的城市,依山傍湖,景色秀丽。因此,胡春华在会见苏黎世州州长海尼格时开场就说,“很高兴来到世外桃源”。胡春华进而表示,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瑞士的友好合作关系,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第一站即选择瑞士,广东将认真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抓住中瑞自贸协定带来的重要机遇,加强与瑞士尤其是苏黎世州在金融、生物医药、精密制造、节能环保、旅游等领域合作。为推动中瑞关系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苏黎世州政府为这次会见做了充分准备。海尼格州长全面介绍该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州务委员兼财政部长补充介绍了苏黎世州金融业发展情况,州水务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州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苏黎世州政府还专门邀请了两家在广东有投资的公司代表出席活动并介绍了各自企业情况。瑞方所有发言稿和幻灯片内容均已翻译成中文,代表团由衷地佩服瑞士人的缜密周到。

参与会谈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瑞中协会会长瓦格纳,这位和蔼老者曾担任苏黎世市市长,在任期间大力推动苏黎世与中国昆明市等地的交流合作,卸任后积极投身于中瑞民间友好事业,访华100余次,为促进两国相互了解做了许多工作。“感谢您为推动中瑞友好所做的贡献,两国关系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与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欢迎您再次访华。”胡春华几句充满深情的话让瓦格纳和在座的所有人都十分感动。“那我可以邀请您加入瑞中协会吗?海尼格州长前不久已经成为协会会员。”“当然可以,促进中瑞友好是我的荣幸”,胡春华爽快地回答道。这时,海尼格朝二人走了过来,三位瑞中协会成员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7月12日,胡春华与海尼格州长共同见证广东省与苏黎世州签署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

7月12日,代表团一行参观法因图尔公司。

在瑞士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诺华公司、ABB集团、瑞银集团等企业。然而与这些大公司相比,一家名为法因图尔的“小公司”却给代表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家族企业坐落在伯尔尼市郊的利斯镇,精密冲压技术全球领先,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行业。听了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并参观生产车间后,代表团对这家公司肃然起敬。该公司在全球拥有员工1800人,去年销售额为4.27亿美元,占全球精冲件市场份额超过80%,奔驰、大众等高端车型均采用其配件。公司负责人还介绍到,该公司在华第一家全资工厂去年已建成投产,第二家工厂考虑设在广东。

在代表团乘轮渡前往施匹茨小镇火车站途中,一位同行的瑞士老太太发现这群中国人“有些来头”,遂主动与团员攀谈。得知代表团来自中国后,她滔滔不绝地讲起两国关系来,“你们总理首访就来瑞士,我们很荣幸,两国还签署了自贸协定呢”,“伯尔尼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兵马俑主题展览,我过几天带家人去看一看”,“我今年一定要去中国旅游……”。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瑞友好如此深入人心,两国关系没有理由不深入发展。

意大利新总理莱塔首次会见中国代表团

意大利是代表团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意大利是文明古国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欧洲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意受欧债危机冲击严重,经济陷入衰退,已连续八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债务形势依然严峻,公债总额约为2万亿欧元,公债率高达130.4%;失业率持续攀升,青年失业率一度突破40%。意政坛也不平静,2月举行大选后政府组阁一度陷入僵局,直至4月底才最终产生以民主党副总书记莱塔为总理的“左中右”共治大联合政府。

16日上午,意大利总理莱塔在总理府会见了胡春华,这是他就任总理后第一次会见中国代表团。由于担任民主党副总书记期间曾参与过两党交往,莱塔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并不陌生。胡春华说:“祝贺您就任总理,我向您转达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亲切问候。”并表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视与意大利的关系,希进一步加强两国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推动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莱塔感谢中方派高级代表团访意,表示意中关系发展良好,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意视中国为意在欧盟外最重要的伙伴,希两国加强全方位合作。莱塔还特地强调了两党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两党已经建立起牢固的“兄弟友谊”,作为总理和民主党领导人,他将尽最大努力推动两党关系不断深化。最后,莱塔说:“期待在G20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期待着早日率团访华。”

访意期间,胡春华还会见了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和民主党总书记埃皮法尼。普罗迪长期从政,对华十分友好。他对中意、中欧关系发展表示满意,说:“欧中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已成为意政坛共识,无论哪个党执政,都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普罗迪也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现在兼任几所中国大学客座教授。胡春华问道:“您是知名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发展形势?有什么建议?”普罗迪表示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正处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所走的每一步都十分关键,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市场潜力看,中国都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盟虽身陷危机,但情况逐渐好转,愿与中国分享发展经验。

除罗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大区主席艾拉尼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重要的推介机会,称大区已跻身意大利乃至欧洲先进地区行列,今后希与广东加强合作。胡春华表示,广东与意经济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双方可以加强在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循环经济、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把意大利的技术、创新、设计和品牌优势与广东的制造能力、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代表团还参观了萨克米陶瓷机械公司和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于1088年,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该校孔子学院2012年还被评为全球最佳孔子学院。

扩大对欧合作,提高广东对外开放水平

在此次欧洲之行中,胡春华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加强与欧盟发达国家的合作,打造广东经济和对外开放“升级版”。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随行的佛山市委、省发改委、外经贸厅和外办负责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东经济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着力加强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广东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在参观华为研发中心、听取中兴公司的情况汇报时,他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广东企业“走出去”,形成“国际竞争力”。

7月16日,胡春华会见意大利总理莱塔。

在会见会谈及参观企业时,胡春华向外方着重推介了广东。说起广东的各种数据,胡春华如数家珍: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2012年GDP为5.7万亿元,占全国九分之一;对外贸易额9838亿美元,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随行的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补充道,广东每年要从国外进口4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外方合作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来,纷纷表态要尽快带经贸代表团访问广东,寻求更大合作。

通过这次访问,广东与三国相关地区的交流合作也得到加强和拓展。胡春华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共同商定,明年以更加务实合作纪念两地结好十周年,巴伐利亚将于2013年在深圳开设经贸代表处,目前已物色好首任代表,广东也将尽快在巴伐利亚设立经贸代表处。广东还与瑞士苏黎世州和意大利罗马涅大区分别签署了《广东省与苏黎世州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广东省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合作意向声明》。

此访还达成许多经贸务实成果。大众汽车公司表示将按最高标准打造广东佛山工厂的生产线,在一期顺利投产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二期项目,届时佛山工厂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几乎接近大众沃尔夫斯堡总厂水平。西门子公司表示将加快与中国南车集团和广东省铁路投资建设集团在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园合作项目进程。此访还推动了广东省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双方决定加快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此外,胡春华还专门向德方介绍了刚刚启动的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德金属产业合作的新平台。访问期间,广东省发改委还分别与瑞士ABB集团和诺华公司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16日晚,代表团圆满结束对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的访问,搭乘民航班机回国。刚上飞机,胡春华竟然发现他身边坐着一位老朋友——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他搭乘同一航班前往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这一偶遇也许是对中欧合作密切程度最真实的注解。

猜你喜欢
胡春华苏黎世代表团
胡春华强调扎实有力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胡春华强调——抓紧抓实秋粮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胡春华强调——加快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苏黎世的雨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苏黎世的冬夜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