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株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2013-09-12 09:33李永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粪肠球菌敏感度

李永毅

肠球菌为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人体内分布在胃肠道,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1]。近年来因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头孢菌素等广泛的使用及导尿管、血液及腹膜透析的频繁操作,从而导致肠球菌感染几率逐年上升,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能够导致感染者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感染、心内膜炎及脑膜炎等[2]。并逐渐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了解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情况,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现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临床分离的50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0株肠球菌,其中标本来源为尿液、血液、分泌物、胆汁、胸腹水、脓液、脑脊液、导管等。送检科室分别为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儿科、风湿科、普外科等科室。对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进行剔除。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及粪肠球菌(ATCC29212)。

1.2 检测方法 肠球菌的培养及鉴定均根据第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进行接种和培养,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到种。药敏板(英国OXOID公司)测定抗菌剂最小的抑菌浓度。判定最小抑菌浓度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抗菌剂试验相关标准[4]进行结果判断。采用WHONET5.5软件对菌株检出率及药敏试验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肠球菌的分类情况 分离的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24/50)、42%(21/50),余从高到低依次为鸟肠球菌(3株,6%)、坚韧肠球菌(1株,2%)、铅黄肠球菌(1 株,2%)。

2.2 肠球菌在各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 检出的50株肠球菌的临床科室分布中,泌尿外科送检标本中肠球菌检出率最高,约占26%(13/50),余科室由高到低分别为内分泌科(7株,14%),内分泌科(5 株,10%),儿科(4 株,8%),风湿科(4株,8%),普外科(3 株,6%),门诊(7 株,14%),其他科室(7株,14%)。

2.3 肠球菌在标本来源中的分布情况 尿液标本中肠球菌检出率最高,约占62%(31/50),余依次为血液(7株,14%)、分泌物(4株,8%)、胆汁(2 株,4%)、胸腹水(1 株,2%)、脓液(1株,2%)、脑脊液(1 株,2%)、导管(1 株,2%),痰液(1株,2%),其他(1 株,2%)。

2.4 肠球菌的耐药性情况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分析中,万古霉素的敏感度最高,其中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的敏感度较高,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敏感度较高。对其余常规抗菌药物均产生程度不一的耐药性。具体见表1。

表1 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例,%)

3 讨论

肠球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机体气管组织的感染,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同时,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肠球菌的感染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医院爆发性感染。肠球菌分为10多种。而我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报道称,在目前分离的菌种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位于第8位和第11位[5]。本文研究中,我院近3年共分离出50株肠球菌,其中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48%和42%。因此,对以上两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基本能够对肠球菌的整体耐药情况进行反映。

肠球菌感染通常位于人体的胃肠道,因泌尿道与肠道的生理位置较为接近,且肠球菌的感染通常为易位感染为主[3]。所以,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率最高。在本文研究中,在肠球菌株的送检科室及标本来源中,泌尿外科及尿液标本中菌株比例最高,分别为26%和62%。

在对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中,万古霉素的敏感度最高,从本院3年来的耐药率上,未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但仍要加强监测和预防,避免出现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本文研究中显示,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的敏感度较高,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敏感度较高。耐药率均不超过20%。而对其余常规抗菌药物均产生程度不一的耐药性。因此,肠球菌的临床抗感染治疗应针对菌种而予以不同的抗生素,而对临床细菌鉴定肠球菌需要鉴定到种。

总之,肠球菌因出现多重耐药特点,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而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产生耐药菌株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视肠球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分布情况,加强感染控制,对标本中的肠球菌情况进行严密监视,对肠球菌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从而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肠球菌的感染,避免和延缓耐药菌的出现和蔓延。

[1]Kobayashi CC,Sadoyama G,Vieira JD,et al.Associate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Enterococcus spp clinical isolates.Rev Soc Bras Med Trop,2011,44(3):344-348.

[2]Nguyen TD,Evans KD,Goh RA,et al.Comparison of medium,temperature,and length of incubation for detection of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J Clin Microbiol,2012,50(7):2503-2505.

[3]李怀先,黄素荣.227株肠球菌细菌耐药性分析.四川医学,2012,33(2):284-285;286.

[4]Kristich CJ,Little JL,Hall CL,et al.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cephalosporin resistance in Enterococcus faecalis.MBio,2011,2(6):199-211.

[5]王伟洪,何建方,施柏年,等.2547株肠球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谱变迁.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1(3):142-144.

猜你喜欢
粪肠球菌敏感度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微酸性电解水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抗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粪肠球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粪便粪肠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粪肠球菌临床株对泰利唑胺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331株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探讨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