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2013-09-12 09:33于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嗳气反酸泻心汤

于坤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1],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的病证,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胃脘痛主要是指上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胃炎、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西医治疗,往往疗效不良并且容易反复发作,我们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06月至2012年01月治疗的胃脘痛患者126例,入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大于3个月,以胃脘痛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为主症,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透及影像学检查,除外肝、胆、胰等部位疾病造成胃脘痛,将126例分为半夏泻心汤组60例、基础治疗组60例,具体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例,%)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吗丁啉10 mg3次/d,硫糖铝片3片3次/d,连续应用20 d为一疗程。

半夏泻心汤组:以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大枣,炙甘草为基本方,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疼痛剧烈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反酸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暖气者加柴胡、香附,胃阴不足者加石斛、麦冬、沙参,大便干结腹实者加枳实、大黄,食滞者加厚朴、枳实、麦芽、神曲、焦山楂,大便稀溏者加白术、砂仁,久痛夹瘀加丹参、五灵脂,便血者加白芨、地榆炭。日一付水煎服,分两次温服,20 d为一疗程。

1.3 临床疗效 痊愈:胃脘痛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症状消失,并且随访半年未复发,纤维胃镜检查原有病灶已经消失;显效:胃脘痛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症状减轻,并且随访半年内未减轻,纤维胃镜检查原有病灶减轻;无效:胃脘痛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症状未改善,纤维胃镜检查原有病灶未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 13.0统计学软件,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半夏泻心汤组60例、基础治疗组60例进行随访6个月,依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例,%)

3 讨论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可以多种病因如劳倦久病、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六淫侵袭等因素,使得胃失和降,胃气逆乱,气机紊乱故见胃脘胀满疼痛,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致本病发至本虚标实,寒热并见,脾胃虚弱,气机壅塞,湿热内蕴之病机[2]。

半夏泻心汤主治“胃中虚,客气上逆”之“痞”症,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3],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伤及中阴,加之外邪乘虚而入,而致心下痞、寒热互结之证;半夏泻心汤[4]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六味药组成,方中半夏辛温开结,降逆消痞,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干姜温中祛寒,人参、甘草、大枣扶正补虚,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方。

现代药理研究黄芩、黄连具有对[5]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显著杀菌、抑菌作用;人参大枣内含有大量的多糖及维生素等,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了,调节内环境,促进脏器修复功能。

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半夏泻心汤组总有效率85.00%优于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61.6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在治疗胃脘痛(上消化道疾病)时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合理加减,达到攻补兼施、寒热并用,降逆消痞之功,促进疾病康复。

[1]陈红.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22):187.

[2]张广智.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甘肃中医,2010,23(2):1-52.

[3]秦立伟,刘桂英.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光明中医,2010,25(12):2228-2229.

[4]李建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4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33.

[5]杨玉红,张淑华.胃脘痛的辨证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22-223.

猜你喜欢
嗳气反酸泻心汤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