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2013-09-12 09:33余辉王亚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注射器皮下皮瓣

余辉 王亚奇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传统上常采用间断注射器抽吸后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往往费时费力。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科采取放置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或者传统方法进行治疗41例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41例女性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患者在我科接受放置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或者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进行治疗,被纳入本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②术前未接受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③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低张力中厚皮瓣直接对缘缝合。排出标准:①术前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病。②术后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皮下积液诊断标准为局限性隆起或波动性肿块,穿刺抽出不凝固淡红或淡黄色液体。

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9.2±7.3)岁。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组(22例)和传统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组(19例)两组。两组在年龄、积液部位、首次皮下积液量等因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皮下积液处理办法 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组:在无菌操作下,首先用手术刀片16~18 g号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套管侧壁上做2个侧孔,然后于积液低位穿刺并穿刺置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两组间计量指标比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为(4.53±1.35)d明显短于注射器抽吸组(6.4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组(30.89±9.68)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见表1)。留置针,去除针芯,保留套管,用胶布妥善固定针尾,再连接延长管,最后外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低负压吸引,严禁引流管被吸瘪。局部用敷料常规包扎和换药。引流器内无新鲜引流液且皮下触诊无波动感为痊愈并拔管。

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注射器间断反复穿刺抽吸积液,1次/2~3 d,抽吸后伤口立即局部加压包扎。皮下触诊无波动感且注射器无法抽出积液时为痊愈。

常规口服抗生素,记录每例患者每天或每次治疗时排出的积液量。

1.3 观察指标 ①皮下积液治愈时间:每例患者从皮下积液治疗开始到痊愈时间。②累计皮下积液量:每例患者从皮下积液治疗开始到痊愈时全部积液量累计总和。

表1 术后两组间术后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比较()

表1 术后两组间术后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比较()

静脉留置针组(n=22) 注射器抽吸组(n=19) t值 P值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d)4.53±1.35 6.46±2.25 3.327 0.002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ml)24.35±7.97 30.89±9.68 2.342 0.025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可导致皮瓣漂浮,增加伤口张力、减少皮瓣血运、影响伤口愈合,如处理不当可诱发感染导致皮瓣坏死,延长住院时间,推迟术后放化疗等后续治疗,影响综合治疗效果。

文献报告其处理方法有注射器抽吸法、低位切开置管法、皮瓣下注射药物等[1-4]。传统的单纯注射器间歇性性抽吸后局部加压法相对被动,不能使积液腔保持连续闭合状态,每次积液都会重新漂浮起皮瓣,使刚生长的肉芽组织反复撕裂而不利于愈合,不但积液消失时间较长,而且反复多次穿刺增添了患者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低位切开重新放置传统的粗引流管虽能彻底引流[2],但为有创操作,创伤大,患者因疼痛等原因有畏惧心理,还可能增加局部感染机会从而减少了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皮瓣下积液穿刺后注射平阳霉素有发热和肝肾损伤等副作用[3]。生物蛋白胶皮瓣下注射目前多用于顽固性积液患者[4],并且价格昂贵,不宜多次应用。长时间的皮下积液会导致创面表面形成一层纤维膜,此时要痊愈必须手术去除此膜。

本研究发现放置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处理组较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能明显缩短积液治愈时间(t=3.327,P<0.01),又减少了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t=2.342,P<0.05)。与其他处理办法相比,笔者认为放置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有以下优势:①引流充分:持续负压吸引使能使积液连续引流,皮瓣与胸壁间始终处于负压状态,皮瓣与胸壁均匀平整粘附,早期建立血供以利生长。②微创治疗:只需一个常规换药包,床边一次性完成穿刺,就像平常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样简单,创伤极小,几乎无痛苦。③引流更加通畅:多侧孔引流,引流管不易堵塞,不加压包扎,引流管不易压缩变形,可保持引流通畅。④无需再加压包扎:单纯负压持续引流即能皮瓣与胸壁贴敷,无需再加压包扎,更适合腋下和锁骨下积液等不易固定加压包扎区域。⑤取材方便:静脉留置针和负压引流器在各级医院普遍应用。

综合上述,发现皮下积液后,及时行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处理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为患者接受。

[1]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7-119.

[2]毛国璋.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局部积液的治疗体会.医师进修杂志,2004,27(S1):56.

[3]张琴琴.平阳霉素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2):182.

[4]刘鹏熙,刘晓雁,欧阳慧英,等.生物蛋白胶对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作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08):510.

猜你喜欢
注射器皮下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评估胰岛素注射笔相对于传统注射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