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2013-09-12 09:33张继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胎膜抗生素剖宫产

张继敏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助产方法,能够改善分娩最终结果,但是术后并发症也对患者造成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13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探讨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3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研究组为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对照组患者未出现感染。年龄均为21~42岁,平均(28.7±3.2)岁。两组在患者年龄、手术操作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应用调查表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主要内容有患者年龄,入院时间、出院时间,诊断结果,手术日期,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使用抗生素持续时间及效果,孕妇手术病理等。

患者切口感染判定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就可进行诊断: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切口自然裂开或是外科医师将其打开的状态下,出现脓性分泌物,亦或是有发热症状,体温≥38℃,局部出现压痛感。以下情况不属于切口感染:切口出现脂肪液化,而且其液体呈现清亮感;缝合针眼位置出现轻微炎性症状,有少许分泌物均不是切口感染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体重指数、胎膜早破、检查次数、血红蛋白、手术时间在两组患者中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项目都是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对比()

组别 例数 体重指数(kg/m2)胎膜早破(例)检查次数>2次(例)血红蛋白(g/L)手术时间(min)68 24.6±2.31 32 42 102.3±9.67 87.5±9.46对照组研究组68 21.2±1.62 9 13 121.2±11.2 48.6±3.64

3 讨论

从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因素都能够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所以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制,避免出现感染,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3.1 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指导孕妇进行有效孕期保健工作,使其了解有关知识,并使其明确剖宫产手术的必要性,手术之后会出现切口感染等症状,确保其能够在思想上足够重视,积极进行护理与治疗的相关配合工作,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增加妊娠期营养补充,诊断患者情况,可以及时采取补铁等措施,使产妇保持健康体态,并有效控制产妇体质量,进行适量锻炼防止过度肥胖,降低术后感染症状出现率[1]。

3.2 对病房以及应用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管理 对空气实行消毒,主要目的是将空气当中存在的微生物完全清除或是直接杀灭,防止空气存在的各类微生物导致人体产生呼吸道疾病,降低医院内患者感染率。为了能够彻底消毒,可应用联合消毒方法,采取紫外线消毒并进行自然通风,达到消灭空气存有自然菌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季节,都需每天进行超过2次的通风换气,而且感染科需于每月都进行空气质量检查,如有问题需要尽快处理,而且要关注病房内地面、以及所应用物体的消毒工作。对换药所应用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能够有效避免切口感染,增加愈合几率,实施严格消毒管理,尽可能将以往集中消毒的换药碗等换做单一性换药包,并进行有效辅助工作,使得集中换药过程中,降低无菌器械被污染几率[2]。

3.3 防止胎膜早破 提前预防胎膜早破出现感染,及时进行宣传教育,使女性在怀孕前就了解并防止阴道或是子宫颈出现炎症;如孕妇是多胎妊娠或是出现羊水过多情况,可以建议其应用合适腹兜将子宫上托住,并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防止重力过大压制到子宫颈口。而且要规避大量运动,不提取重物,避免出现便秘,防止腹压升高。注意孕产妇身体温度改变情况,每日均需4次进行体温测量,如体温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清C-反应蛋白量上升,都显示子宫发生感染,护士先要使产妇了解此种情况,并防止其由于担心抗生素会影响到胎儿从而产生心理负担,确保产妇能够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使各治疗项目顺利开展;积极了解并关注产妇动态改变情况,及时给予相关性护理诊断,进行有效护理。主要护理方法为:确保环境空气保持新鲜;产妇需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2次/d;会阴垫巾需要在施以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确保外阴清洁。

3.4 进行手术配合,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预防并控制感染。大肠埃希菌与肠球菌通常是致使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病菌,需根据此类病菌特性在手术开展前就给予抗生素防止引发感染,积极预防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手术中的医疗人员需要进行明确分工,而且要和执行手术的医师进行严密配合,确保手术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3]。

3.5 指导患者及早于术后进行活动 手术之后进行及早的适量活动能够有利于患者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增加食欲,使得恶露能够及早排出以降低感染率。责任护士需要计划性的给予一对一指导,指导产妇能够在床上进行适量活动,促使恶露排除。在手术完成12 h后将导尿管拔掉,自行排尿,并下床适量活动。

[1]王雪红,刘佩芳.剖官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36):28-29.

[2]张萍,冯建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1,32(4):625-626.

[3]陈一静.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因素调查与护理.吉林医学,2011,5(15):3150.

猜你喜欢
胎膜抗生素剖宫产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