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转型升级 再创发展优势

2013-09-14 04:15中共江阴市新桥镇委员会新桥镇人民政府
唯实 2013年5期
关键词:新桥全镇企业

中共江阴市新桥镇委员会 新桥镇人民政府

深化转型升级 再创发展优势

中共江阴市新桥镇委员会 新桥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新桥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镇经济始终保持健康、稳增的良好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税收、亩均产出在无锡市乡镇(街道)中名列前茅。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被无锡市委、市政府列为无锡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镇。

一、从散到聚、从低到高、从优到强,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创新,新桥经济走上了一条集聚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集聚集约程度高。2001年,新桥镇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三集中”建设,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目前,全镇13000多亩农田已有11800多亩实现了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90%以上。以阳光生态农林为主体的万亩生态林初具规模,农业经济逐步走上了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良性循环道路,农田亩均产出达到6500多元。园区工业企业占全镇的80%以上,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毛纺面料和职业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以毛纺服装业为龙头,新能源材料、生态农林、生物制药、石油机械、房产开发等六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经营集约的发展新格局。2012年,全镇98%以上的工业销售和利税均来自于工业园区。

主导产业竞争力强。新桥镇毛纺服装产业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砥砺发展,新桥毛纺服装产业以规模大、市场占有率广,成为全国行业的航空母舰,成为全球最大的毛纺业基地,达到年产精纺呢绒面料4500万米、高档西服650万套生产能力。全镇拥有1个世界名牌、4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验产品、1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袋式除尘工作组、ISOTC/38国标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分别落户新桥,全镇共制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7项。阳光集团每天开发50个新品,形成连续不断的新品链,引领市场潮流。阳光集团纺织品标准与检测服务中心被列入国家科技扶持计划。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

新兴业态发展态势好。服务产业和总部经济“双轮驱动”,产业经济与资本经济联动发展是新桥转型发展的最显著特色。海澜集团克瑞特公司、海澜之家供应链等回归新桥总部,销售在新桥,服务在外面的品牌连锁经营模式,实现了“飞地发展”,海澜之家、阳光时尚、爱居兔三家品牌连锁经营门店发展迅速,有效实现了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产业的完美嫁接,海澜之家全国连锁门店2500多家,正纳入上市计划之中。江苏阳光、四环生物、凯诺科技三大上市公司成为新桥构筑资本高地的独特风景。2012年,新桥总部经济、资本经济的贡献份额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40%左右。

二、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新飞跃

按照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定位,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升级。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品牌经营专业化、资本运作产业化”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毛纺服装传统产业在全国行业中的领军地位,不断提升“毛纺之乡、名衣之都”的美誉度,提高新桥品牌的扩张力。一是抓技改升级。全面提升毛纺服装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使传统产业发展由劳动力支撑为主转变到技术支撑为主,2012年完成技改投入15亿元。二是抓品牌标准。继续实施《关于对获得无锡市以上名牌产品称号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企业的奖励办法》,力争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国驰名商标和项目品牌,努力形成威尼帝、奥德臣、康纳利等高端品牌和海澜之家、阳光时尚、安居兔等大众品牌并驾齐驱的局面,实现“研发在新桥、生产在外面;销售在新桥、服务在外面;品牌在新桥、影响在外面”,形成毛纺服装产业“世界看江阴、江阴有新桥”的集聚优势和品牌效应。三是抓五大经济。新桥财政收入增幅的50%来自于五大经济,今后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以一批品牌、一套模式,进一步放大总部、资本、品牌、标准、生态为内容的五大经济效应。其中海澜之家2013年力争实现销售100亿元,利税超20亿元,连锁门店超3000家。

培优新兴业态。紧紧围绕精品旅游小镇建设新定位,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重点打造国际一流的东方威尼斯水文化和马文化相融合的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建设马文化博物馆、圣马威尼岛七星级酒店、10里水景长廊等配套设施,形成集马术运动、生态湿地、酒店会务、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业基地。规划建设“欧若亚”小镇,建成以服装艺术、毛纺研发、商务休闲、置业消费等为特色的高档业态和多元功能复合的理想居住区,打造以总部经济、品牌经济、标准经济等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把新桥北大门建成与张家港城市相协调的窗口,彰显新桥高位均衡“和而不同”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特色。

做强规模企业。打造2个千亿级企业,以阳光、海澜为龙头,五年内实现企业净资产1000亿元以上,增强新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3家以上上市公司,加快阳光生态、海澜之家、焱鑫科技、强力新材料、振新实业等企业上市步伐,五年内确保全镇有5家以上上市公司。同时以达海基金为龙头,推进基金、股权、风险投资等工作。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力求引进产能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具有广阔前景的重点重大项目,为新桥后续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加大对焱鑫集团、精亚集团等优势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大集团企业顶天立地、优势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

三、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贡献发展理念,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打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少地无地发展。

构筑人才高地。重点推进海澜“凤凰计划”和阳光集团“三鹰计划”两大人才建设工程,同时从培养新桥企业第二梯队的战略出发,将重点扶持强力科技、精亚集团、宝力重工、振新实业等一批成长型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确保每年引进1000名科技型、管理型高级人才。狠抓国家“千人计划”研究院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省“双创人才”。建立“可用人才库”,根据我镇产业发展情况,把退休的、有较高知名度、实用性强的专家学者建成人才库,供企业备选。对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政府实行嘉奖,真正做到优秀人才在新桥有实惠、有地位,使新桥成为人才建设的高地,汇聚人才的洼地。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筑巢引凤,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党委政府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并在有关规费、成本上给予优惠,在审批手续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

优化创新环境。实施《关于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奖励意见》,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千万元专项基金扶持政策为推动,紧紧围绕行业领先、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要求,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今年将申报高新企业2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5家。优化环境、平台、人才、项目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加强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所等载体建设,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今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新增专利500件,参与起草和制订行业标准3项,争创省级品牌产品1个。

完善政府服务。加大拆迁力度,实现土地连片开发,加强土地集聚力度,进一步加快提高集聚程度,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完善“一企一策”个性服务,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地紧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加大对科技、技改、标准等扶持政策力度,推动企业走内涵式扩张之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新桥全镇企业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再别新桥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