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13-09-14 08:58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阻塞性问卷情绪

刘 皓 和 平

1.北京市隆福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037;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 710004

睡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理过程,有助于恢复人体的精力、体力和健康,睡眠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1-2]。迄今为止,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所见甚少。为此,本研究采用一系列量表对2012年3~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15例患者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①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②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制订的标准[3];③患者均被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患者能够理解问卷,并且独自顺利完成问卷调查;⑤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疾病;②患者文化程度低,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③患者存在肺性脑病、意识障碍;④患者有规律服用安眠药。其中,男201例,女114例;年龄65~76 岁,平均(70.54±8.56)岁;病程 2~20 年,平均(9.27±6.51)年。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先应用自编问卷在人群中进行预实验,发现问题,修正自编问卷内容,增强本研究自编问卷的信度、效度和可实施性。在问卷调查开始前,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讲清楚本研究进行的目的和意义,给予统一的指导语然后由调查对象独立自填问卷,问卷结束后调查员统一收集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本研究发放315份问卷,回收315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调查工具 ①自编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经济收入状况、自认为经济收入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居住状况、经济压力、性格、照顾者对患者的照顾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患者对死亡的恐惧等;②抑郁自评量表(SAS)[4];③焦虑自评量表(SDS)[4];④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睡眠问题检出率和得分情况

3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SQI 得分为(7.82±1.48)分,按照文献[6]睡眠问题的判定标准,246例有睡眠问题,占本研究患者的78.10%。

2.2 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患者睡眠质量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经济收入状况、自认为经济收入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居住状况、经济压力、性格、照顾者对患者的照顾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患者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和抑郁为自变量,对其赋值后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照顾者对患者照顾到位和充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经济压力大、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见表1。

2.3 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患者睡眠质量为因变量,以单因素Logistic 回归有意义的6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发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影响心身健康的问题也更为关注,睡眠障碍较为普遍,常常导致患者白天状态欠佳,疲乏无力,工作能力明显下降,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以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该病虽然主要累及肺脏,但是,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7-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睡眠问题更易使病情加重,导致患者出现性格和行为改变。为此,探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关于人群睡眠问题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笔者采用问卷方式对2012年3~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发现:3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SQI 得分为(7.82 ±1.48)分,其中,246 例有睡眠问题,占本研究患者的78.10%。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可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问题,这提示身为一线与患者接触最为紧密的医师应该不但注重疾病的临床救治,而且还要加强对患者睡眠问题的关注与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笔者进行睡眠质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考虑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患者患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因低氧血症而中途反复醒来,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②充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的患者因能够做到对疾病心中有数,不会出现盲目担心、紧张和焦虑抑郁,从而有效避免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进而改善预后;③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影响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10]。因此,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节意义重大,对焦虑抑郁较轻者教会其情绪调节方法,如肌肉放松训练方法和情绪宣泄方法等;对焦虑抑郁构成疾病诊断者则可考虑借助药物帮助其改善情绪,最终达到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目的,打破患者睡眠问题与情绪问题形成的恶性循环,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睡眠问题的目的。可见,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睡眠干预时,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开展,加强睡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有充分并正确的认识,教会其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举办各类活动,加强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可改善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

表1 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 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问题普遍存在,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问题的出现。

[1]杨鲲,李遵清,曹华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及心理干预的追踪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4.

[2]刘兴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42-143.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3):8-2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2.

[5]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6]于红静,曹小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睡眠障碍的护理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79-80.

[7]王媛,于维莉,芦文丽,等.天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296-298.

[8]王川,马德东,肖伟,等.济南市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病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2):128-132.

[9]徐静,洪哲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61-162.

[10]孙艳丽.6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失眠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6):50-51.

猜你喜欢
阻塞性问卷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情绪认同
问卷你做主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