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观察

2013-09-23 01:46唐传锋李连贞朱其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川楝子淋巴结炎小柴胡

唐传锋,李连贞,朱其建

(山东省兖州市中医院,山东 兖州272000)

肠系腹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以发热、腹痛为主,发热可以是高热或低热,腹痛以隐痛,阵发性加重,重者可并发肠套叠;慢性以间歇性发作,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甚至有渗出,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仅有中性粒细胞升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与系膜动脉伴行,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分布较密集,而此处是小肠内容物容易堆积之处,所以此处是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侵犯淋巴结的主要部位,既导致成肠系膜淋巴结炎[1]。我们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岁16例,5~7岁13例,8~10岁11例,平均6.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天,平均7天;伴有不同程度发热22例,伴有恶心呕吐l6例,伴有轻度腹泻1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岁17例、5~7岁14例,8~10岁9例,平均5.6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6天,平均6.5天;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有11例,伴有恶心呕吐8例,伴有轻度腹泻6例,便秘4例,血常规查白细胞明显增高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实用儿科学》[2]及《超声医学》[3]。①近半月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②反复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③腹部彩超示多个淋巴结肿大。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及全国《小儿脾虚证诊断标准》[5]。①主症:腹痛;②肝旺证:烦躁易怒,易惊多动,多汗,注意力不集中。③脾虚证:面色少华,萎黄或 白,厌食或偏食,脘腹胀满,乏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④舌脉:舌红苔腻脉弦或脉缓。主症必备,肝旺证和脾虚证不少于3项,结合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6g,枳壳6g,黄芩9g,姜半夏9g,党参9g,白芍9g,生甘草3g,延胡索6g,川楝子6g;川芎6g,浙贝母6g,焦山楂6g,莱菔子6g,生姜3片,大枣3枚。伴发热去白芍、川楝子、川芎,加连翘10g,金银花10g;伴腹泻去白芍、川楝子、川芎,加炒黄连6g,木香6g,茯苓6g;伴便秘加厚朴6g,炒枳实6g,大黄3g(后入);伴腹痛剧烈者加小茴香6g,白芍量至18g,甘草5g;伴痰浊壅盛加陈皮6g,法半夏6g,橘核6g,茯苓l0g;伴恶心呕吐加紫苏梗6g,紫苏叶6g,藿香6g。

对照组;头孢噻肟钠,每日l00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头孢曲松钠,每日80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辅以缓痉止痛药物综合治疗。

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及兼症消失,体温正常,腹部彩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有效:腹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正常,腹部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减小。无效:腹痛症状改善不大,肠系膜膜淋巴结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病因为脾失健运,或内有积滞(痰、湿、食),每当新邪触犯,肺气失肃,气机不畅,而致痰湿食热瘀等互结,阻碍肠道气机受阻,渐成痰核,不通则痛。治疗当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气,化瘀散结为主。小柴胡汤加川芎活血行气,乌药辛开行气,浙贝母化痰散结,山楂消积化滞散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之功。西药虽对急性期症状控制较快,但对整体症状、功能恢复较慢,且治疗后腹痛容易反复发作,为内滞未清、气运仍阻。而中药清热化痰、理气消积,不仅可使症状较快缓解,而且可以治本。

[1]沈苹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7,5(5):110-11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7-105.

[4]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7.

[5]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139.

猜你喜欢
川楝子淋巴结炎小柴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道地药材川楝子的研究近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川楝子与炒黄川楝子急性毒性作用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