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2013-09-25 11:00谢红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急症产科孕产妇

谢红雨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1],能够有效的控制大出血的发生来挽救孕产妇的生命,一般应用于产妇出血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而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量超过500 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回顾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由于产后出血而切除子宫的3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主要探讨导致产科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处理方法以及患者的预后,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避免子宫切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本院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16845例,其中剖宫产患者9367例,阴道分娩患者7287例,而应用产钳助产患者191例。因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其中年龄最大4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34岁。初产妇患者12例,而经产妇患者26例,有人工流产史患者32例,剖宫产史患者6例,孕周在37~42周,平均为39.5周。经阴道分娩子宫切除患者18例,而经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患者20例。

1.2 诊断标准 危险因素产后出血,胎盘粘连或者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的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七版《妇产科学》[3]。

1.3 治疗方法 38例患者均进行子宫按摩、宫缩剂进行注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以及应用止血剂等防止子宫出血的方法进行积极处理,也有患者应用宫腔凝血酶纱布条进行宫内填塞压迫止血等方法[4],应用这些方法后,仍然无法控制子宫出血,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的情况下,行子宫全切术或者是子宫次全切术,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以及及时补血和补液进行治疗。

2 结果

2.1 发生率 在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16845例中,由于不同产科因素的原因导致子宫切除术患者有38例,其发生率为0.226%。

2.2 危险因素 由于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的38例患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子宫破裂引起的子宫大量出血,其次是胎盘因素,然后是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现这些情况有必要进行手术切除子宫进行治疗。见表1。

表1 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

2.3 子宫切除数 35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16845例,其中剖宫产患者9367例,行子宫切除患者25例,占分娩总数0.148%,阴道分娩患者7287例,行子宫切除患者11例,占分娩总数0.065%,而应用产钳助产患者191例,行子宫切除患者2例,占分娩总数的0.012%。

2.4 治疗结果 在38例子宫切除的患者中,术前都给予支持治疗,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过程后都给予输血和输液疗法,抗生素常规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在38例患者中,孕妇胎儿无一死亡。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控制产科因素导致的大出血、抢救孕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即是控制出血、保全孕妇以胎儿生命的最后手段[5]。但对产妇恢复后的身体反映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导致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原因的主要方面为胎盘因素:本院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226%,产科急症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是胎盘因素,共14例,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其发生率很高。患者中既往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手术史,如人工流产史,引产史以及剖宫产史。人工流产、中期引产、清宫术及剖宫产术可出现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子宫内膜增长不良,若出现怀孕会容易出现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进而增加产后出血量,造成失血性休克,为了防止出血的继续发生,保全患者的生命,进行切除子宫;其次是子宫收缩乏力,体重>4000 g的巨大儿或者是双胎导致子宫张力增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张,子宫肌壁被破坏,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进而产后出血增多,出现失血性休克,进行子宫切除;再次是子宫破裂,分娩、流产、刮宫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子宫肌壁损伤,弹性降低,进而发生子宫破裂,可以产生失血性休克,所以要切除子宫。

在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很多[6],主要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我们一般推荐子宫次全切除术,因为该手术方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少,且该术式一部分子宫组织被保留,符合孕产妇的生理需求,比较人性化[7]。在本文的研究中,3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92.1%,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占7.89%。

子宫在妇女的生理和心理上有特定功能的作用,特别是对未产孕妇切除子宫要谨慎行事,且在妊娠时期,盆腔充血较多,子宫切除的难度被增加,损伤周围器官和容易出血,虽然子宫切除能够有效的防止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应掌握行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子宫切除的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同时卵巢排卵和其他激素的活性也被改变,给未产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孕妇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影响生活质量。需尽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机能。根据对本院3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以下几种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手术导致的并发症,密切观察产程情况,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均可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加强避孕措施,减少宫腔操作可有效的减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检查,积极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出血的发生。

[1] 高庆亚,沈崇荣,产科因素导致子宫切除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0,32(15):2041-2042.

[2] 康定卿,产科急症子宫切除9例临床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1,7(3):106-107.

[3]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5-208.

[4] 宋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02.

[5] 陈素君,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43-144.

[6] 孙爱缺,刘静乔,柴静,产科因素子宫切除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0,32(16):2252-2253.

[7] 付玉.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2):4682.

猜你喜欢
急症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