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妊娠期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2013-09-25 11:00侯素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抗凝剂凝血酶纤溶

侯素珍

妊娠妇女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等诸多原因,不同孕期身体的生理需求不同,从而使妊娠妇女凝血系统和纤溶以及血小板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趋势使身体处于一种生理性高凝状态[1,2],本文通过对正常妊娠妇女中、晚期的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检验和分析,总结上述指标在妊娠过程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我们产科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根据,有利于我们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非妊娠组:60例均为2012年1月至10月来本院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岁,既往无急慢性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肝功、肾功均正常。妊娠组: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做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妇女55例,均排除妊娠期疾病及妊娠期合并疾病,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岁,每例妊娠妇女分别孕中期(24~27)周、孕晚期(36~40)周二个不同妊娠期来本院行产前检查时同时采集血液检测。

1.2 方法 ①采集标本:按规定要求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肘前静脉血2 ml注入含有EDTA-K2K抗凝剂的一次性真空管中充分摇匀,抗凝剂浓度为1.5~2.1 g/L,在2 h完成血小板参数上机检测;另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1.8 ml于一次性真空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剂与血1:9)内,充分混匀室温条件下上机,以3000r/min,离心10 min,严格按说明要求测定血浆的PT、APTT、Fbg和TT值,全部检验并在采血2 h内完成。②检验方法:血小板参数检测采用日本生产的MEK-6318K型光电 MEK.自动血常规分析仪,采集 PLT、MPV、PDW 参数,凝血四项(PT、APTT、Fbg、TT)在法国 STAGDArT4血凝仪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

2 结果

本文研究显示,正常妊娠与非妊娠比较,正常妊娠中、晚期PT、APTT明显缩短,MPV显著降低,PLT和PDW显著增高,妊娠中晚期纤维蛋白原Fbg明显增高(P<0.01),详见表1。

3 讨论

PT、APTT分别反映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两者通过不同途径生成凝血活酶,在凝血酶的促进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促使血液凝固。APTT用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PT用于外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妊娠期随着妊娠月份增加,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增高,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及激肽释放原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非孕妇女约增加50%,所以加速内、外源性凝血过程,使PT、APTT随着妊娠期逐渐缩短[3]。Fbg是一种糖蛋白,在凝血酶水解下形成肽A和肽B,最后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来止血。Fbg在血小板的凝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被激活时,其膜上形成纤维蛋白原受体,通过纤维蛋白原的连接作用形成血小板凝集体,最终形成血栓。TT测定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时间,实际上TT测定主要反应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抗凝现象。本文显示,正常妊娠中期TT明显缩短,随着妊娠进展TT反而延长,但总之比非妊娠妇女缩短,这种现象是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引起。

表1 孕中、晚期与非妊娠组妇女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参数比较(±s)

表1 孕中、晚期与非妊娠组妇女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参数比较(±s)

PT(S) APTT(S) Fbg(g/L) TT(S) PLT(×109) MPV(fl) PDW(%)非妊娠组(n=60) 13.2±0.6 35.1±5.0 3.1±0.6 15.6±1.1 188.7±42<0.01 <0.01 <0.01 <0.01 >0.05 <0.01 <0.01.0 10.1±1.6 16.5±0.6中孕期(n=55) 12.6±0.7 33.1±3.3 4.2±0.7 14.8±0.7 208.6±43.0 9.6±1.5 16.9±0.6晚孕期(n=55) 12.3±0.9 31.9±2.9 4.7±0.9 14.3±0.5 222.1±45.0 9.3±1.3 17.0±0.7 F值 10.190 9.156 13.010 8.410 2.640 5.950 37.100 P值

血小板是影响凝血的重要因素之一,PLT反应血小板生成和衰老的动态平衡。MPV代表单个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指标,MPV与血小板功能关系密切,血小板体积增大标志含有较多活性物质,表示血小板代谢和功能旺盛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PDW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PDW水平升高表示血小板大小悬殊,是血小板再生率的良好指标,当MPV增大时常规PDW也增大。本文显示,正常妊娠中晚期与非妊娠妇女组比较MPV逐渐减低,PDW却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正常妊娠的进展,血小板体积变化增大,其中以血小板增多为主,这表明虽然血小板数量增多,但功能不一定增强,这也许是正常机体的一种反应。例如血小板体积增大,显示其功能也增强,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实验室表现之一[4]。

健康人体内存在凝血、纤溶两种途径。妊娠中、晚期由于促凝水平升高,抗凝物质水平下降,纤维蛋白溶解减少等作用,使机体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对机体起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有利于分娩时胎盘剥离的止血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临床上对妊娠妇女进行中晚期上述参数的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状态,有利于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确保孕妇、胎儿的安全。

[1] 周坚.妊娠妇女不同于孕期凝血、纤溶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82-1083.

[2] 魏文迅.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及意义.中国基层医药,2008,15:262-263

[3] 黄小方.孕妇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87-788

[4] 张春平,郭晓霞,杨明清,等.妊高症患者和正常孕妇晚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四川医学,2003,(8):780-781.

猜你喜欢
抗凝剂凝血酶纤溶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抗凝剂对黄鳝外周血抗凝效果的比较研究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