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2012年最大暴雨洪水组合特性研究

2013-09-26 03:26王必新宜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宜昌44300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控制站沱江洪峰

王必新 (宜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宜昌 443003)

刘 帆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湖北 宜昌 443133)

杨 丽 (宜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宜昌 443003)

2012年7月,受长江上游岷沱江、嘉陵江、干流区域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三峡入库流量自7月22日14时由34500m3/s迅速上涨;23日20时,三峡入库流量超过56700m3/s;24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达70000m3/s;24日20时,三峡入库流量到达洪峰峰值71200m3/s,为长江上游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峰,也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最大一次洪水。

1 三峡水库流域概况

三峡大坝控制流域面积100×104km2。长江干流宜宾以上属峡谷河段 (宜宾至玉树段通称金沙江,玉树以上称通天河),长3464km,总落差5100余米,占全江总落差的95%。金沙江河段比降大,滩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北岸的雅砻江。宜宾至宜昌段 (通称川江)长1040km,沿江丘陵与阶地互间,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南岸有乌江。

金沙江控制站为屏山水文站,2012年因向家坝水利工程蓄水,该站撤销,变为由向家坝水电枢纽控制,控制流域面积458800km2。岷江控制站为高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35378km2。沱江控制站为富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9613km2。嘉陵江控制站为北碚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56736km2。乌江控制站为武隆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83035km2。三峡入库控制站为寸滩站,控制流域面积866559km2。

2 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012年7月16~18日,受中低层切变影响,岷沱江持续大雨,局部暴雨;乌江中到大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岷沱江中下游地区、宜重区间西部和乌江中上游地区,其中岷沱江中下游、乌江上游地区局地出现持续暴雨,而且降水历时长。7月21~22日,受西南涡东移影响,岷沱江和长江上游干流下了暴雨,日最大面雨量53.8mm (21日出现在岷沱江流域)。23~25日受低涡影响,乌江和三峡区间西段出现大到暴雨,岷沱江、嘉陵江和长江上游干流出现中雨。本轮强降水一是持续时间短,降水强度大,二是强降水范围集中。各区间雨量柱状图如图1~3所示。

3 入库洪水

1)金沙江 7月中旬,受金沙江流域强降雨和水利工程泄水影响,向家坝站出现涨水过程,7月15日02时由10800m3/s开始上涨,21日11时达到16100m3/s,之后流量维持在16000m3/s左右。

图1 2012年7月16~18日各区间雨量柱状图

2)岷江 岷江高场流量7月15日10时由5390m3/s开始起涨,7月17日20时涨至15200m3/s后缓退,7月18日23时出现了第2次洪峰16800m3/s。之后缓退,7月21日15时退至7710m3/s。然后开始新的一轮上涨,7月22日23时到达洪峰,洪峰流量为26000m3/s,最大流量涨幅达18300m3/s。7月23日02时以后开始回落,至7月29日23时回落至7700m3/s。

图2 2012年7月21~22日各区间雨量柱状图

3)沱江 沱江的富顺控制站从7月15日20时的380m3/s开始起涨,7月18日14时涨至2220m3/s,之后在峰顶停留8h后开始回落。7月21日20时回落至1010m3/s。然后快速上涨,7月23日08时到达峰顶,洪峰流量为7600m3/s,最大涨幅达到6590m3/s。在峰顶滞留6h后开始退落,7月26日13时回落至1010m3/s。

4)朱沱站 长江干流朱沱控制站从7月16日02时18700m3/s开始起涨,7月19日23时涨至35900m3/s,形成第1次洪峰。之后开始回落,22日02时回落至26900m3/s。之后快速上涨,于23日23时到达洪峰,洪峰流量为56500m3/s。最大涨幅达到29600m3/s。

朱沱站主要主要控制了金沙江、岷江、沱江来水。点绘各站流量过程线 (见图4)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朱沱站56500m3/s的洪峰的形成主要受岷江、沱江来水影响,受金沙江来水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5)嘉陵江 7月16日8时嘉陵江北碚站流量为2320m3/s,然后开始上涨,7月17日12∶45形成第1个小洪峰,洪峰流量5730m3/s。之后回落再次上涨,在7月20日14时,形成第2个小洪峰,洪峰流量4520m3/s。7月22日2时北碚站流量为2970m3/s,之后开始快速上涨,7月23日09∶45到达峰顶,洪峰流量为18000m3/s。洪水在17000m3/s附近维持了近10h后快速回落,7月31日12时回落至2970m3/s。

图3 2012年7月23~25日各区间雨量柱状图

6)寸滩站 长江上游干流寸滩站从7月16日14时的22000m3/s开始缓慢上涨,形成一个流量为37900m3/s的洪峰后缓慢消落,22日8时回落至31000m3/s。之后流量快速上涨,24日08时到达峰顶,洪峰流量为67300m3/s,8月1日20时洪水又回落至31000m3/s。

寸滩站主要控制了长江干流来水和嘉陵江来水。点绘朱沱、北碚、寸滩3站流量关系图 (见图5),分析得出寸滩站受朱沱、北碚站流量影响明显。

图4 2012年7月向家坝、高场、富顺、朱沱流量过程线

图5 2012年7月朱沱、北碚、寸滩流量过程线

7)乌江 武隆站7月17日8时从1420m3/s开始起涨,在7月18日14时和7月19日10∶15分别形成洪峰流量为4660m3/s、4880m3/s复式洪峰,然后回落。7月24日08时流量从30300m3/s开始上涨,7月25日11时到达峰顶,洪峰流量为6160m3/s,之后快速回落。

8)三峡入库洪水 三峡入库流量从7月17日08时的25700m3/s开始起涨,第1次洪峰涨至7月20日18时的42700m3/s后回落。7月22日16时从34200m3/s开始上涨,7月24日20时到达峰顶,洪峰流量为71200m3/s,是三峡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

三峡入库洪水主要包含长江干流来水、乌江来水及寸滩以下至坝址区间来水。经分析71200m3/s洪峰的形成,受乌江流域来水影响较小 (见图6)。

图6 2012年7月寸滩、武隆、三峡入库流量过程线

4 结 论

(1)2012年三峡71200m3/s洪水属于典型的暴雨洪水,主要以寸滩以上来水为主,尤其受嘉陵江、岷江、沱江来水影响为主,受金沙江影响较小。

(2)第1次洪水过程属于宽胖型洪水,致洪降水属于连续降水过程;第2次洪水过程,由于主降水在岷沱江和长江上游干流,降水历时短、强度大,降水范围集中,因此岷江和沱江涨洪迅速,都形成一个尖瘦峰形,经过长距离河道的坦化作用,入库洪水的峰形稍微变胖。

(3)洪水峰高量大,由于上游的主要干支流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的洪峰几乎同时遭遇,形成了三峡建库来最大洪峰。

(4)洪水涨洪迅速。第2次洪水过程,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岷沱江和长江上游干流西段,且降水历时短,强度大,致使洪水上涨速度快。按宜昌站流量序列计算,洪峰频率相当于17年一遇。

猜你喜欢
控制站沱江洪峰
龙龙草的诗
DCS系统在机井控制中的应用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ECS-100系统控制站硬件配置及使用
恐龙科普秀
——多棘沱江龙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又唱沱江谣
淡定!
美国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改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