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压法判断潜油电泵正反转的应用研究

2013-09-26 03:26夏新跃欧雪慧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新疆轮台841604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压法稀油电泵

夏新跃,欧雪慧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新疆 轮台 841604)

塔河油田为非均质性极强的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 “两超三高”(超深、超稠、高含胶质沥青质、高含硫化氢、高矿化度)的特点,由于油质稠,原油沿井筒上升过程中流动性逐渐变差[1-3],为此,采用套管掺入稀油的降黏方式进行开采。随着油田超稠油区块动用程度加大,潜油电泵 (简称电泵)因其举升能力强、排量大的特点成为塔河油田机械采油的主要方式。

尽管电泵采油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塔河油田生产中时有电泵反转案例发生,由于电泵井产量高,反转直接影响采油厂上产步伐。为此,有必要对潜油电泵正反转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存在问题

塔河油田油井超深,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修井过程中易发生井口溢流,甚至井喷,为此,在组下电泵机组过程中要求在保障作业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避免井口失控。由于标定机组相序较为复杂,井口未组下管柱,井控风险大,因此,在修井过程中未采用标定相序方法来确认电泵正反转。

由于电泵未标定相序,难以直接确认正反转,因此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改变相序来对比油压变化,从而确认电泵的正反转,由于部分油井初期开井频率较低,井筒全为稀油 (塔河油田因稠油上返需要正注稀油处理井筒,因此,电泵管柱中未下单流阀;同时为避免稠油进入电泵中,新检泵井要求在完井时油管正注一容积稀油,套管注入一环空容积稀油),油压通常较低,观察油压变化不明显,难以准确判断电泵正反转。

塔河油田 “两超三高”的特点导致电泵运行井况复杂,部分油井电泵运行寿命不足1个月,因此,尽量减少电泵启停次数,降低对电泵的损害成为采油厂的重要管理措施,但为了对比油压变化,需要频繁停机倒相序来确认正反转,加速了保护器失效、电器绝缘下降的趋势,影响了电泵的正常运行。

2 理论依据

2.1 憋压压力变化分析

有关学者[4-7]在憋压时根据憋压过程中压力上升速度的变化规律将其过程分为4个阶段:

1)憋压第Ⅰ阶段 主要是油管内自由气体的压缩过程,表现为井口油压与憋压时间呈指数上升关系。

2)憋压第Ⅱ阶段 主要是油管内混合液体的压缩过程,表现为井口油压与憋压时间呈线性关系。

3)憋压第Ⅲ阶段 主要是泵排出口压力与液面恢复造成的吸入口压力同步增加,表现为井口油压与憋压时间呈现关井压力恢复的对数关系。

4)憋压第Ⅳ阶段 主要是憋压后停泵,因单流阀关闭无流体与外部介质进行交换,压力将保持在停泵前的水平上,表现为井口油压与憋压时间呈现水平直线关系。

塔河油田电泵管柱中未下单流阀,且采用套管掺稀生产方式,因此在憋压过程中不存在第Ⅳ阶段,由于憋压值在上升后短时间内便能趋向稳定值,因此,通常取该稳定值作为判断依据。

2.2 潜油电泵特性分析

理论公式表明,对于同一台潜油电泵,其排量、扬程、功率参数随转速变化而变化,其中排量与转速为一次方关系,扬程与转速为二次方关系,功率与转速为三次方关系[8-9];由于电泵井的生产频率可决定转速,且与转速成正比关系,可得:

2.1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 对照组、RPM组和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组3组细胞的生长能力分别为1.065±0.026、0.816±0.021和0.512±0.013,可见,经过RPM和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处理过后的T24细胞生长能力明显下降,其中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组与空白对照组、RPM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式中,H折为电泵实际频率下的折算扬程,即总动压头,m;H理为电泵额定频率下的理论扬程,m;f实为电泵实际频率,Hz;f额为电泵额定频率,Hz。

电泵井的总动压头[10]:

式中,Hp为电泵井的泵挂深度,m;Po为电泵井实际生产频率下的油压折算压头,m;Ft为摩阻损失压头,m;P为泵吸入口压力折算压头,即沉没度,m。

电泵井动液面计算式:

式中,Hd为电泵井的动液面,m。

由式 (1)、式 (2)、式 (3)推导可得井口油压压头计算公式:

由于新检泵井井筒全为稀油,理论扬程损失小,因此,理论扬程选用电泵额定扬程,同时憋压稳定后,流体基本无流动,可不考虑磨阻损失,因此,忽略上述2项影响因素,式 (4)可简化为:

式中,H额为电泵额定扬程,m。

由式 (5)可求得电泵井憋压后的油压压头,为便于分析判断,折算为油压压力可得:

式中,P′o为电泵井实际生产频率下的油压折算压力,MPa。

由电泵理论特性曲线 (见图1)可知,扬程随排量增大而变小,当电泵憋压时,排量基本为0,实际举升扬程高于理论推荐举升扬程,由于憋压扬程高于额定扬程,因此,为保证计算准确,此时所选额定扬程应为憋压所对应的举升扬程。

虽然憋压扬程高于额定扬程,但两者差异不大 (见图2),为便于日常计算处理,将憋压扬程改定为泵的额定扬程。

图1 电泵理论特性曲线

图2 不同扬程不同频率下的折算扬程对比图

3 现场操作方法

①正反注稀油后,观察油套压是否落零,若落零,安排液面测试并现场读取液面数据;②在泵型、液面、开井频率已知的条件下,根据式 (6)折算最高憋压压力,并安装1.2倍量程压力表;③确认地面设备、流程正常后,按开井频率启泵;④缓慢关闭生产翼生产闸门,油压上升至某一值后基本稳定并记录该值,即电泵井实际生产频率下的最大油压;⑤缓慢打开生产翼生产闸门,打开生产翼油压表考克,恢复油井正常生产;⑥对比实际压力值与折算压力值,若实际压力值高于折算压力值80%,则说明是正转,否则为反转,调整相序,重复步骤④~⑤。

4 应用效果及分析

TH12147井为塔河油田的一口采油井,所下泵型为QYDB-120/3500,泵挂深度为3200m,开井前油管正注15m3稀油,环空注入125m3稀油,监测液面深度为1570m,以40Hz、3m3/h的掺稀量启泵。

根据憋压法将相应数据代入式 (6)可得最高折算压力值:

采用憋压法憋压5min,油压憋至6.8MPa趋于稳定,对比憋压实际值与折算压力值可判断为正转。

由憋压数据反推泵的憋压扬程有:

该井憋压下理论憋压扬程为3600m,与计算憋压扬程相差58m,误差率仅为1.6%。

5 认 识

(1)憋压法判断电泵正反转的操作方法简单,数据可靠,成功率高,可用于指导生产。

(2)憋压法判断电泵正反转可减少停机次数,通过憋压法最多停机1次即可判定正反转,而前期判断方式至少需要1次才可判定。

(3)塔河油田电泵井井况恶劣,减少电泵停机次数是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憋压法判断电泵正反转有利于降低停机次数,间接提高电泵运行寿命。

[1]梅春明,李柏林 .塔河油田掺稀降黏工艺 [J].石油钻探技术,2009,37(1):73-76.

[2]张怀智,李开兴,徐子彬 .超稠油注蒸汽掺柴油降黏技术及其现场试验 [J].特种油气藏,2000,7(2):36-38.

[3]汤宜明 .超稠油井筒降黏新工艺技术实践 [J].特种油气藏,2006,13(增刊):144-146.

[4]李青 .电泵井憋压时压力与时间的关系 [J].油田地面工程,1988,7(1):36-39.

[5]李青 .用憋压曲线判断电泵井管柱漏失的方法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9,8(2):57-59.

[6]郑春峰,宫红方,岳世俊,等.QHD32-6油田电泵井憋压曲线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J].特种油气藏,2012,19(3):140-143.

[7]郑春峰,郝晓军,黄新春,等 .憋压诊断技术在渤海Q油田潜油电泵井管理中的应用 [J].石油钻采工艺,2012,34(5):59-62.

[8]李颖川 .采油工程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9]杜林辉,丁磊,田景,等 .电潜泵井憋压法计算动液面技术及其应用 [J].石油钻采工艺,2011,33(3):116-118.

[10]张琪 .采油工艺原理与设计 [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压法稀油电泵
剪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研究
一种适用于大井斜的潜油电泵井单流阀
高温高压屏蔽式电泵螺栓计算优化分析
关于高温潜油电泵推力轴承承载特性的研究
原油密闭处理工艺技术分析及研究
春光油田井筒掺稀降黏稠稀油动态混合流动特征研究
分流式掺稀混配器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混凝土强度的新型剪压法检测技术研究
火电机组公用电泵系统介绍及逻辑设计
西北油田首座“注气+掺稀”先导工程投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