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均衡,更要优质:访监利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

2013-09-26 06:28曾宪波杨万军黄国臣
湖北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监利县新洲优质化

● 本刊记者 曾宪波 杨万军 特约通讯员 黄国臣

近几年来,监利县投入2亿多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校舍焕然一新,图书室、实验室相继达标,“班班通”已覆盖每一所农村学校。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全县大部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然上不来。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余新洲一针见血地指出,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能提高质量吗?质量不高的教育老百姓能满意吗?

14年的县委办工作经历使余新洲更具全局思维,善于着眼长远思考教育发展问题。他认为,教育发展既要均衡更要优质,要通过走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让越来越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最终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

“优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

2009年9月,时任县委办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的余新洲调任监利县教育局局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加快监利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的步伐。

两年前,在学校调研时发现的几个现象,至今仍然令余新洲万分忧虑:学校是最该有文化的地方,可置身一些学校,几乎感受不到校园文化的存在,即便显性的校园文化也十分匮乏;上午十点多钟,在一所县直学校里,整栋教学楼竟听不到读书声、交流声,80%的班级的学生在写作业,就连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学生也在写作业;中考巡视,一个考点每个考室都有学生趴在课桌上睡大觉,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

在教育局局长办公会上,余新洲痛心地说:“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一些学校哪里是培养人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残害学生的场所。这些问题若不能彻底解决,学校建得再漂亮有啥用啊。”

按照余新洲的紧急动议,教育局组织专班调研梳理办学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报告显示,全县中小学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了学校“硬件”的改善,却忽视了“软件”的优化;部分校长习惯于用“部署—检查”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办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亟待转变或更新,等等。

于是,一项旨在提升监利教育软实力的优质化工程在余新洲大脑中日渐清晰起来。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等途径,实现教育质量和人民满意度的稳步提升。”余新洲踌躇满志地说,他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县办出一批校舍达标、环境优美、文化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特色明显,学生向往、教师愉悦、社会认可的优质特色学校。

让先进的理念“落地”,才能带来“教育生产力”的提升

“学校究竟该怎么办?校长究竟该怎么当?教育究竟该怎么抓?”这是在监利县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余新洲现场抛出的三个问题。

“学校要优质,办学思想必须优化。”余新洲说,优化办学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武装头脑,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办学,用科学的办学思想来引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近几年来,监利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狠抓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2011年,组织全县600多名干部参加了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2012年,举办全县骨干教师培训班;2013年,全县分层组织开展了案例式培训活动。

连续三年的全县校长教师全员培训,新思想、新理念、先进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深入人心,廓清了影响和制约校长、教师与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突破瓶颈、改革创新、创建学校特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余局长,只要给我一所学校,我就可以把它办得风生水起、特色鲜明。”看到某学校一中层干部参加集中培训后发来的短信,余新洲在高兴之余,又有了一丝隐忧,培训拓宽了干部教师的视野,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雄心万丈,但是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后,能否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显然又是摆在监利教育决策者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怎么让教师把学来的先进理念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余新洲认为,仅仅借外力培训“洗脑”还不行,要在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基础上,基于校情、班情、生情,开展办学和教育教学行为诊断活动,使学校的办学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看得见、摸得着”。

为此,教育局将优质化工程的阵地下移,邀请专家团队到监利作专题报告,并深入试点学校进行办学情况诊断。

2012年12月7日,监利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专家报告会如期举行。赵丰平作了《从课堂出发——山东昌乐二中素质教育突破之路》的主题报告,并现场观摩了昌乐二中教师执教的示范课。

2013年1月16日,教育局召开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建设座谈会。查祥生等专家按照“一校一案例、一校一专家、一校一切口、一校一路经、一校一特色”的框架,对10所试点学校逐一“把脉问诊”。

今年3月10日,教育局召开中小学优质化工程试点学校咨询方案交流会,专家团队成员与学校深入交流优质化工程建设方案。

4月26日,教育局举行全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启动仪式,将办优质教育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推进,明确提出了优质学校的内涵和监利县创建优质学校行动纲领。

7月16日,教育局召开中小学优质化工程试点学校第一阶段工作评估汇报会,各试点学校分别总结反思了优质化工程建设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目标及措施。省教研室主任傅华强对监利试点学校发生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优质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塑造学校灵魂

余新洲说,实施中小学优质化工程,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也不是剑走偏锋、投机取巧,而是监利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后所确立的新目标、新抓手,是为了充分满足人们“上好学”、接受优质教育需求所采取的新战略、新举措。

“优质化工程不是办学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的系统建构。”余新洲倡导的优质化工程是一项变教师观念、壮学校筋骨的系统工程,是以问题为课题,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办学思想、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教师队伍、校本课程、课堂生态的不断优化,旨在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余新洲说,优质化工程启动之初,部分校长一度有抵触情绪。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头脑风暴式的学习培训,校长们明白“原来学校要这样办”,他们办学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知道以身作则“恶补”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办学实践方面的知识了,办学也有了自己的主张。

有人说,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是观念的改变和思维的转变,余新洲认为,“最难的是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此惠及学生发展,并促使校长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近年来,监利县教育局一改传统的干部教师培训形式,转而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问题解决式的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培训。

按照余新洲“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优质化工程建设思路,试点学校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塑魂”工程。比如,实验中学开始了“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人上”的全面实践;实验小学追寻“把天真活泼还给孩子,创造让学生自主自信快乐成长的幸福教育”;黄歇口小学构建“探究—分享”课堂教学模式;玉沙小学秉承“适合教育”理念,整体推进各项改革;芦陵中学变师本管理为生本管理,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大垸小学确立了“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优质化工程才刚刚起步,打造优质教育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余新洲说,“但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曲折,我们都将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监利县新洲优质化
让阳东新洲的腊味飘香各地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3米直径大锅蒸万只小龙虾破纪录
深圳新洲商业文化广场
深圳新洲商业文化广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化发展措施
监利县:秋冬农业开发 农机大显身手
监利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家级高职院校优质化办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