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调查和一个新诗教育的案例

2013-10-13 08:36江苏卞冬梅
名作欣赏 2013年25期
关键词:新诗中学语文诗意

/ 江苏_卞冬梅

能否行之有效地开展新诗教学,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对中学语文教育与新诗的现状及其关系方式有一个科学和准确的认知。而科学和准确的认知又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调查和分析之上,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逐步建构起针对新诗这个特定文类的教学模式。2011年12月开始,研究者以“新诗和中学语文教育”为专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访谈。为保证调查的效度,研究者在城市、县城和乡镇各选择了一所中学的高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58份,每所中学发放问卷均为186份,回收551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调查从四个方面展开,包括中学生对新诗的态度、中学生新诗阅读现状、影响中学生新诗阅读的因素和中学生期待的新诗教学等方面。从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城市、县城和乡镇中学样本的差异性并不明显。

中学生对新诗的态度是开展新诗教学的基础,也是我们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建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重要依据。我们能够想象,如果学生对新诗的情感认同高,老师、家长以及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对中学生阅读和写作新诗肯定和激励多,且辅助以适当的教学活动和检测方式,肯定有利于中学新诗教学的开展。问卷就“中学生对新诗的态度”设计的问题是考察学生整体的、直觉的对新诗的感受,按照对新诗的亲近程度,本次调查设计了“很喜欢”、“一般”、“不喜欢”、“很不喜欢”以及“其他”五个选择项。

由表1可知,很喜欢新诗的中学生甚少,大多数人是无可无不可的“一般”,这是中学语文新诗教育的前提。应该说,这不是新诗单独的命运,而是整个文学在中学语文中的现实。如果我们进一步对文学和中学生的关系作一个调查,相信其结果大致和新诗的情况差不多。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是在整体中学生对文学疏远的状况下开展的新诗教学实践。意识到这一点,在很多时候,即便客观上存在新诗的文类特殊性,我们谈新诗的教学就不能就新诗谈新诗,而是应该将新诗教学放在整个中学语文教育的文学生态中去考量。

表2.中学生新诗阅读状况

而表2则反映出,中学生新诗的阅读量很低,经常读的仅占4.9%,而且基本不读的占到了34.5%,事实上偶尔读的60.6%的中学生,主动阅读新诗的也是频率很低的。从表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缺乏引导,主要由着天然的兴趣。而从学生们的阅读动机来看,大部分是很模糊的,没有明确的动机。随意看看,占到了35.9%,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相似比例的学生(31.4%)还是认可新诗对于提高文学素养的积极作用的,尽管18.6%的学生明确指出阅读新诗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中学生的阅读途径现在很广泛,然而新诗的阅读,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语文教材,占到52.7%,这也反映了学生阅读新诗自主选择性的缺乏。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意识到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在当下中学生新诗接受中的重要作用。网络是现在中学生最为依赖和熟悉的阅读媒介,网络阅读新诗占到24.3%,网络诗歌和传统诗歌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正确地指导学生看待和欣赏这类新诗对中学新诗教学的问题。而与之相较,通过传统的文学媒介——文学期刊和诗集去了解新诗的很少,各占了9.5%和10.6%,这提醒中学语文教育,读图时代来临,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有切实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中学生新诗阅读状况,尤其是自主选择性的阅读状况堪忧,这也是中学新诗教学这个课题研究重要的现实意义之所在。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新诗教学?是我们生活本身的诗意匮乏,还是我们的中学新诗教育没有尽到责任?中学生如何看待他们阅读和接受新诗的最重要的媒介——教材?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探讨,一方面可以使得我们找寻到妨碍中学生新诗阅读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可以在教材建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设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表3.影响中学生新诗阅读的因素

出乎意料的是,在对“你认为哪些因素妨碍了你对新诗的亲近”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问卷数据显示,答案并不是我们预先想象的“生活缺少诗意”和“新诗难懂”,而是集中在教材、教学方法和考试这些中学教育的具体环节上,其中认为“教材新诗选篇不当”更是高达72.6%。在随后追加的针对教材的两个问题上,对教材“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两者相加只有20%。之所以对教材不满意,原因则主要集中在新诗“距离我们生活太远”、“陈旧,没有时代气息”、“过于浅显,没有诗味”三个方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意自然在衰减”的时代,这对诗人无疑是一种挑战。“今天的诗意,对诗人的要求更高了……当我们不再依赖任何技术,没有对仗,没有押韵,没有典故,也没有词汇的各种限制,什么都能写到诗里,靠的就是我们人类基本的敏感”,“它只能得到一种瞬间的笼罩,瞬间的闪现”(王小妮:《今天的诗意》,《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也许,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一定有着诗人“诗意自然在衰减”的敏锐,但是,如何在“诗意自然在衰减”的现实语境中开展诗歌教学,对于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不仅是“诗意自然在衰减”,网络怎样改变“诗生活”也是另外一个需要细究的话题。博客、个人网站越来越显示出自我掌控的“私媒体”特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博客、个人网站等的崛起,预示着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大众传媒正碎片成一个一个的“私媒体”。在这样复杂的媒介和文体中间,和传统诗歌相比,网络诗歌必然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比如它会更生活化,近乎纪录片和流水账。从中学语文教学出发,网络诗歌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新诗之间的美学差异相当明显,如果不意识到网络所带来的诗学变化,不尊重变化中所带来的新诗发展,不用一种“当代”眼光进行教学,将无法解决“我”在当下而教材或选文在过去的现实问题。因此诗歌教育的困境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从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诗歌的边缘化是现代社会崇尚科技、人文衰微的必然后果之一。

中小学语文教学对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意义应该说早已被证明。2012年3月10日,在江苏太仓沙溪中国新诗论坛上,吴思敬、林莽、刘福春、王光明、耿占春、唐晓渡、陈超等国内重要新诗研究专家参与的“新诗十九首”评选再次证明了这一基本事实。这次“新诗十九首”评选范围设定的“抒情性较强的短诗(约在六十行以内)”和中学语文教材入选新诗的体量大致相当。从评选的结果看,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再别康桥》《雨巷》《断章》《我爱这土地》《乡愁》《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死水》《相信未来》等进入“新诗十九首”。中学语文教学再次显示了其强大的参与文学经典化和文学史建构的力量。

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的中国,诗歌的“教”与“学”曾经不是一个问题。在古典文言诗歌时代,一方面,平仄、押韵、对仗等尺度规范着诗歌的写作;另一方面,诗歌的“教”与“学”也循着这些尺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范式和章法。只有到了现代,随着诗体的解放,自由诗、白话诗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诗学规范瓦解,新的诗学规范仍然处在未完成的建构中,诗歌的“教”与“学”才成为一个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诗歌教学一直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语文教师的难点。”(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这里提供一个正在南京某中学高二年级实践的“读同时代的诗”的新诗教育案例,其出发点是基于今天的文学教育现实:中学文学教育与同时代文学的关联度很低。具体到目前中学文学教育中的诗歌现实:一是,教材中传统的经典新诗,已经成为僵化的经典,中学语文教育参与文学的经典化使得并不优秀的诗歌成为经典;二是,正在经典过程中而未完成经典化的新诗,或经典化程度不高,或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生命再造无关;三是,青春期的学生应该是处于文学中的诗的年龄,但他们的语文生活却与诗无关。作为教材和读本的补充,遴选出十四首“同时代的诗”,内容涉及青春、成长、爱情、故乡、祖国、自然、诗人、诗艺等方面,具体篇目有:《成长的错误》(韩东)、《少女十四行》(杨黎)、《紫色》(林雪)、《野葵花》(蓝蓝)、《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海子)、《北凌河》(小海)、《怀抱中的祖国》(孟浪)、《墓志铭》(俞心樵)、《镜中》(张枣)、《神赐》(王寅)、《白日梦之十九》(北岛)、《现实》(柏桦)、《公开的独白——悼庞德》(欧阳江河)、《饿死诗人》(伊沙)。遴选诗歌的标准是艺术上有可取之处的短诗、有可能被记诵的句子、有普适的人类情感或对世界有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这些诗是和学生同时代的,能唤起学生诗意想象的。所谓同时代不仅仅是和学生年龄意义上的共时性,因为学生今天所处的当下时代,和之前的时代有着割裂不断的精神联系。一定意义上,“文革”后的中国迄今仍是一个未完成的、成长中的“同时代”。每周一首,一学期完成。“读同时代的诗”,是整个“读同时代文学”的一个部分。

“读同时代的诗”、“读同时代文学”,建构的是最基本的文学生态。一切的文学教育实践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能够得以兑现,首先都得是中学生将文学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猜你喜欢
新诗中学语文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新诗之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新诗之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新诗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