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

2013-10-14 07:53张建英
卷宗 2013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网络文献

张建英

摘 要:现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全新服务行业,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的服务工作,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及网络资源,从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转移。

关键词:网络;文献;信息服务

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在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开展信息交流与服务工作已成为当今不可缺少的手段,充分有效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作为信息服务机构的高校图书馆其职能和地位正受到新技术、新方法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信息服务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网络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

文献信息工作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显著的综合性服务项目,是21世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点。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的兴起,网络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这种国际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给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信息网络的特殊用户——图书馆应熟悉并掌握各类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范围、深度等,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智能型服务。因此,有必要对网络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1.1 电子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由以紙质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印刷型文献迅速向以数字化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联机/网络型”、多媒体、光盘型等文献转移。信息资源将从以馆址为主体向以电子信息源为主体方向发展,且具有突破时空限制、轻便化、智能化等特点。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图书馆传统的馆藏与空间优势已不复存在,要跟上时代潮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打破传统图书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实现信息资源存储与检索的数字化、虚拟化,图书馆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转化为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型、多媒体、光盘型的文献,通过网络构建虚拟馆藏,全面提供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光盘数据库仍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主体。它是高校师生获取高质量的学术动态、科研成果等信息的重要来源。图书馆应根据馆藏基础、软硬件技术条件及其宏观发展计划,对馆藏文献、馆藏目录、专题文献、文摘等,分重点有计划的进行数字化处理,使馆藏文献能够及时在网上传递,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1.2 网络化

网络是一种实现数据共享的有效工具。而网络文献信息服务正是以各类网络作为其服务的基础设施,以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其工作内容。今天全球开发出的计算机网络服务项目已超过千种,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文献检索、信息咨询等。传统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一般仅局限于本馆的馆藏,网络化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范围可从本馆扩大到整个网络空间,成为网上数字化图书馆。读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网络技术向图书馆提出服务要求,还可以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3 服务手段现代化

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手段是利用卡片式、书本式的目录索引及文摘等检索工具,通过手工检索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服务手段是一种单一被动落后的服务方法。同时利用信息网络设备对馆藏信息和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开发,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工作逐步走向信息数字化、手段自动化、服务网络化。

1.4 社会化

随着全社会信息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图书馆要求已不仅仅是满足文献的借阅,更多地是希望图书馆能够满足他们对经济、科技、管理、交通、通讯、财会、税收、金融保险、医疗福利、公共关系、环境卫生以及农林牧渔业等各个领域文献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联网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实现面向全社会的全方位服务,逐步形成文献信息服务的规模效益。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 开发本馆信息资源

图书馆要积极开发本馆的信息资源,积极创建具有本馆馆藏特色的数据库。要针对本馆馆藏文献信息的特点,充分发挥本馆的信息优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现有馆藏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起反映本馆特色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效性强的数据库。如建立学院学报篇名数据库、毕业生论文数据库、科研成果等数据库,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查 找资料提供了帮助。 图书馆还可利用网络技术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开发,使文献信息服务手段日趋现代化。如建立具有本馆自身特色的图书馆主页,通过友好界面,充分发挥电子服务系统的各项功能,向广大读者提供图书馆动态、馆藏信息、新书通报、专题咨询等多项服务。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献信息宝库,它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有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还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涉及商业、文化、教育、科研、经济等各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消除了时空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使知识与信息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全社会共享。读者只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远程的联机检索、浏览、预约,以选择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打破了印刷型文献的局限性。

2.3 掌握网络信息导航技术

网上资源数量庞杂,内容包罗万象。它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给查找和获取有效信息带来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对网络上特定领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有效组织和加工整理,使之 有序化。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来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重点和开发利用网络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和资源指南寻找、收集各种信息源。将检索获得的各类型信息分析、整理、分门别类,按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归纳并编制出与之相配套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只用经过这样的加工、整合,才能形成能满足读者特定需要的序列化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深层次的网络信息服务。

3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新拓展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新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图书馆每天要接待各种需要的读者,他们中有些属于阅览型读者,仅仅要借阅一般文献;有些教授、科研人员则是特定信息获取型读者,他们要求快速得到有关综合信息;还有些研究检索读者,他们为了深入研究某项课题,要花较多时间去图书馆收集丰富的专题文献信息。图书馆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群对信息的需求。

(1)信息咨询工作更显示出其强大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工作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灵活。例如,开展“一小时培训讲座”,其内容涉及“机读目录检索指南”、“光盘电子文献检索利用”及“参考工具书查询利用”等等,使初涉图书馆网络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读者,能顺利地利用计算机获取文献信息、查阅电子信息资源。又如,结合读者咨询,编写数据库内容介绍、读者服务指南等参考资料。

(2)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图书馆网页成为读者与图书馆相互沟通的园地。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为教学、科研服务。通过网页、E-mail反馈读者的大量需求,并予以解答。另外,对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讲座。

(3)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与“镜像”数据库服务相结合。为了搞好“镜像”数据库服务,图书馆要建立自己的“镜像”服务器,把本地读者需要的远程(网络上)信息系统合法地备份下来,提供利用。图书馆通过“镜像”服务器,可以为读者节省了大量的上网时间和费用。

(4)开展便利、灵活的文献信息“自助服务”。当今的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给读者许多“自助服务”。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引入的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读者只通过图书馆网员,到图书馆便能轻松地使用一些服务功能,如查阅馆藏及流通状况、预约所需图书文献、续借文献等。读者通过该系统还可得到其他服务,如提供文献信息下载、打印、用户发送建议请求帮助及馆际文献互借等,教师通过网页指定教学参考书,使读者在获取各种信息服务时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网络文献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