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打造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2013-10-18 07:41刘平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分组班集体学困生

刘平

一、分组合作管理的意义

实践证明,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应付、机械的训练和简单的重复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渐渐淡化。而一旦被关注,就会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努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种状态一旦被激发,个体的动力和能力就会转化为群体的积极动能。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平均用力,“一视同仁”,照顾了学困生就耽误了优秀生,偏重优秀生就淡漠了学困生,这样就造成“厚此”或“薄彼”。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分组合作管理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管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首尾无法兼顾的问题。通过班主任抓六七个组长,组长抓骨干,骨干再带其他同学,这就把班级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内容上化繁为简,形式上提纲挈领,氛围和谐、班风健康的班集体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分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尝试

1. 合理分组。我在班级管理中根据生情、班情和校情、师情确立了“分类搭配、自由组合”的分组原则,将学生按综合评价分为A、B、C、D、E、F六类,A类学生自身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担任组长,B类学生稍差,担任副组长,C、D为中间学生,E、F为学困生,每个小组6人。由于是优化自由组合,同一小组学生之间彼此友好信任,凝聚力高,荣誉感强,不易产生矛盾,在一种自由、自主的状态下生活,能真正进入“管理”的状态,各方面效率也就可以最大化。譬如学习,部分学生由以往的“为完成任务而学习”、“为老师而学习”或“为免于家长的惩罚而学习”的态度就转变为“为需要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过去那种被老师强迫、控制的局面就可以消失。

班级管理小组一旦构建完成,就不再随意调整,这样学生之间固定的结对,彼此熟悉,相互适应,日久生情,有利于携手共进。这样的六人小组,人数适中,彼此互相关注,能力强的有展示、表现和施展管理的欲望;学能力差的,也愿接受手把手的指导和被管理,这样在互帮互助互管中各展其长,各有所得。

这样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小组成员间就会形成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通过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既完成自己承担的责任,又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目标。

2. 注重展示。在班级管理中,课堂教学占绝大部分,班主任应注重发挥学生展示的激励功能,把学生展示的欲望激发出来了,愉悦课堂便生成了,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也就诞生了。课堂展示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充分质疑、释疑,让思考走向深入。

学生展示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学生当老师”,而是把展示与讨论、展示与评价进行互动组合,让展示张开双翼,让展示的过程体现出为学习动力系统充电的效应。每个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点燃学生的“表达情”,捍卫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要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而且要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尤其让学困生看到别人的认可,从而取得成就感。

班主任应多创造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书法、绘画、歌唱比赛,让学生展示艺术特长,跳绳、球类运动技巧等比赛让学生展示体育特长,比赛的方式多了,不同的学生就有了参与机会,就可以展示自己,树立信心。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其量做一个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细心观察学生展示情况,根据学生组织情况充当指导者,耐心听取学生表达,指导学生共同完成每一次展示活动,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

3. 积极评价。分组合作管理要注重评价,小组评价不针对个人,而强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评价是武器”,课堂上,教师上课一定要敢于调动组与组之间的对抗与质疑,并作好“即时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

评价应注重过程,便于量化,关注学生班级生活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譬如,对课堂提问的评价奖励,回答相同的问题,AB类学生的1分,CD类学生得2分,EF类学生可得3分,这样同一小组为得到更多的奖励分数,在合作学习阶段会想方设法教会EF类学生,并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回答问题。班级其它活动的评价可以借鉴课堂教学评价,人人参与的同时更注重关注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不使一人落伍。

通过这样的评价引领,兵带兵、兵教兵,久而久之,就会达到兵兵强壮、整体提升的目的,班集体自然会“活起来”、“火起来”,也“实起来”。

4. 有效落实。分组合作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落实:(1)量化积分定期公布:量化积分要定期公布,通过种种方式收集评价积分,做到节节报、天天统、周周汇、月月评,分组合作管理中收集的分数既要与小组对接,又应定向每一个学生。(2)分组合作管理与各项评比挂钩:大到期末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小到每周的进步之星、每月的各种标兵,都要与日常分组合作管理考核挂钩,让分组合作管理考核评价分数在学生中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用。(3)注重家校联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飞信、电子邮件、校园网站、班级博客、信函等形式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分组合作管理中的突出表现向家长公开,扩大分组合作管理影响,提高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分组班集体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分组
温暖的班集体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