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2013-10-18 07:41田玉霞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活动

田玉霞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也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探索着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教无定法,但是教师教学必须得法。所谓得法,就是以高效教学为前提,改变目前接受式学习的现状,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更有效、更高效。下面是我个人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精心设计合理高效的课堂提问

启发式教学依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启发式教学的提问,必须要有效。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呢?首先,问题要有开放性。所提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回忆以往学过的某个知识点,更不是教师去明知故问,有效提问不仅是对旧知识的回忆,更是为传授新知识做准备。例如,在欧洲西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西餐食品主要有什么,这是在为讲述西欧畜牧业发达做铺垫。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散思维,有欧洲人的饮食联系到欧洲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畜牧业。其次,问题要有可探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答案,必须进行归纳、分析、推理、探究,显而易见的问题,没有必要提问。如,关于台湾工业分布形成的原因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原因有很多,探究性很强,必须要结合台湾的地形、人口分布、历史、交通等多方面来分析、探讨。这个问题既有深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型的教学方法,他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学生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学生找资料、动手实践、成果展示、相互交流,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从中获得知识,这种方法值得倡导。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有效践行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扩展认知,同时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例如,把比较枯燥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学生动手拼图、拼图比赛、赛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形式来掌控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多种分析得到了协同作用,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极佳。新课程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用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来增强学习兴趣,更应该让学生在活动后多谈活动体验,有活动没体验,有活动无收获,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了。

三、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比较法教学,让学生在对新旧知识的区别比较中更好的识记。如,在讲授长江的相关知识以后,讲授黄河就可采用比较法。比较长江与黄河的整体形状,各自的发源地、入海、长度、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两河在治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地形图的形象记忆,加深印象。例如,讲中国34个行政区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形似教学,来加深对各个省市区轮廓的印象。湖南省的轮廓形似长发姑娘、江西省形似一个侧面人物的头像、云南省像鸡、黑龙江省像鸭,陕西省像手枪,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湖北省像帽子等,通过轮廓形状的形象记忆,再记省名、简称、省会,就会容易些。此外,还要注重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教学挂图和插图简明直观,充分运用地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好地图,对提高学生理解、记忆具有良好的效果。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向“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方向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表达能力增强了;质疑、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教师不禁感叹:学生的潜力真是无限的!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方法活动
“活动随手拍”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