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2013-10-18 07:41刘斌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美术课教育者美术

刘斌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新教学理念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已经是广大教育者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论述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一、有效设计学习和教学环境

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境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有效与否。教学环境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教材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掌握与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评价能力,难度过大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太容易,学生将获取不到新知识、新技能,依旧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学习。例如,教师在上《梅竹精神》一课时,把课堂设计成竞赛场,让学生们采用抢答、问答等形式来获取成绩,同时,教育者向学生介绍了梅竹的品质,传授了他们相关的技法步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最后,选出最优的梅竹作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解梅竹的绘画技巧,学习有效性得到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绘画中……

二、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目标明确程度不同,那么,所获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有一定的差距;若教育者的教学目标明确,有具体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始终以目标为核心而进行,那么,教学效果就十分的显著。教育者应在教学开始时要求学生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渴求度,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在编制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始终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意这三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教育者应通过文字的形式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充分掌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这四方面的因素。同时,教学目标编制过程中,还应对美术的各学习领域加以考虑。比如,造型、设计、欣赏、评述、综合等,在目标取向上各异。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各学习单元,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目标,都有着不同。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是促进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初中时期学生的年龄是一个善变的过程,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实际中,有不少初中生认为美术课不重要,有没有不要紧。所以,美术教学中常常不好好听讲,做主课作业。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万不可强制性的制止,应正确的诱导,让他们充分认识美术课的重要性,爱上美术这门课程。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诸多的有效手段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提升。

四、重视美术本体

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全部启动,经常是提供大量的资料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做相应的讲解与示范,多数教育者还担心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没完没了地讲,待学生绘制作品时,时间已经浪费了一大半。然后,教师又开始不断催促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制作,使得学生处在紧张的状态下,严重打乱了学生的思路,只顾着创作,最终出现了作品质量水平低或者没按时完成。其实,美术教育者课堂中无需太多话,差不多15分钟的讲授时间即可。这十几分钟里,可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并且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够合理的构思、绘制。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学生的美术作品必须经过不断的练习才会突飞猛进。应在确保教学目标任务达到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以考虑,开展合理有效教学。

学生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方法,而且还切身地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美与丑。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全面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发扬个性,让美术课堂教学回归到美术本位上来,提升美术课的有效性。

五、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宗旨是互助、配合,小组内部成员应积极沟通交流,彼此信任,对共同完成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估。合作学习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比如,教师在上《花圃》一课时,学生设计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并告知他们具体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后进行分工,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这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了绘画的技巧、步骤,而且还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美术课教育者美术
品读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美术篇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美术课
找蜡笔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