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山治水治穷 建设生态家园——四川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纪实

2013-10-25 07:13
中国水利 2013年20期
关键词:试点县坡耕地项目区

资阳市雁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广安市广安区坡耕地治理试点工程与产业结合

2010年,四川省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给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带来了希望。治山治水治穷,彻底改变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状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建设好美丽生态家园。

治山,加强坡耕地重点治理。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共有泸县、雁江区、东兴区、东坡区、安居区、沿滩区、平昌县、广安区、渠县、营山县、盐源县、简阳市、南部县、屏山县、剑阁县等15个项目县(市、区)先后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其中简阳市、南部县、屏山县、剑阁县为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区坡改梯试点县。项目县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试点工程措施主要布设在现有耕作的坡耕地上,重点治理坡面角在5°~15°之间的缓坡耕地。

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栽植的龙安柚

简阳市坡改梯后种植的水蜜桃

治水,配套水系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截至2012年年底,四川省共完成坡改梯16.891万亩(15亩=1hm2,下同),并配套了坡面水系和田间道路,完成总投资33750万元,其中完成中央投资27000万元,完成地方配套投资6750万元。经测算,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5.16万t,每年增加蓄水量约286.73万m3。

治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试点县以坡耕地改造为契机,推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果木林,或通过土地流转引导业主进行现代农业开发,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全省形成千亩以上坡改梯治理片35片 ,带动特色产业发展面积6.57万亩。

组织发动重落实

四川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提出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总体要求。试点工作以“治山、治水、治穷”为核心目标,坚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着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把项目区打造成“高端示范、全国一流”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四川成立了省水土保持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责任处室具体负责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各试点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试点县政府与项目实施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各县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建什么、如何建,交由群众自己决定。全省形成“政府搭台、水保导演、部门唱戏、群众参与”,合力共建生态家园的良好格局。

统筹推进抓带动

结合试点工程建设,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平台,积极推进项目整合,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带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建设期间,全省共整合其他部门资金6.20亿元,合力打造工程示范区。部分项目县在实施中结合人居环境改造建设农民新村,培育乡风文明,通过项目实施同步推进村组公路、农村饮水、房屋改建等项目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区看得见、摸得着的面貌改变赢得了广大群众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建设管理求实效

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目县认真实行项目公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群众投劳制、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竣工后及时进行项目审计和财务决算,保障了项目建设公平、公开、公正进行。为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四川省对各试点县(区)实行局(站)领导包县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针对部分项目县水土保持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省水土保持局还组织从广安、巴中等地抽调10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援助,项目县之间也互派技术人员到搞得好的县相互学习。同时全省先后在雁江区、泸县召开试点工作建设管理座谈会和工程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经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开启了全省坡耕地治理新篇章。

强化宣传造氛围

四川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仅2012年,省水土保持局分别在出成都的3条高速路口和市中心盐市口的巨型电子显示屏以及九黄机场发布“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水土保持公益广告;局班子成员亲自向市民讲解水土保持知识,发放水土保持宣传资料;在四川日报上发表《加大水土保持建设力度 奋力打造人间锦绣天府》的综合报道;联合四川出版集团公开出版发行新的四川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单行本及释义等普法资料。

各项目县(市、区)坚持把项目宣传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建碑立牌、刷写标语、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全面展开宣传工作,增强了项目区广大干群的水保意识,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几年来,四川省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治理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示范带动效益明显。特别是治理区将坡改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开展现代农业种植相结合,村庄靓了,群众富了,一处处美丽的生态家园正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

猜你喜欢
试点县坡耕地项目区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